楠木軒

蘇伊士運河擱淺貨船等待漲潮脫困 日本船東面臨1億美元賠償

由 宮繼梅 釋出於 綜合

圖為救援行動中

  海外網3月27日電 23日,蘇伊士運河航道被擱淺貨船堵塞,幾天搶救後仍無力脫困。荷蘭救援專家團隊認為,該超大型貨櫃輪“長賜號”的脫困條件遠比想像中的危險與複雜,保守預期可能要耗上數個星期,最糟糕的情況是貨輪將在蘇伊士運河“斷成兩半”。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目前蘇伊士運河內外的“堵塞船團”已超過206艘貨輪,光卡在運河上的貨櫃價值就高達120億美金(約合785億元人民幣)。各大航運集團都在對是否避開蘇伊士運河繞道行駛作出評估,部分已經展開對“貨船塞車”的應變計劃。

  在過去數天的救援行動中,救援團隊先是動用挖掘機在岸邊挖掘,幫助因失控而插入運河堤岸的貨輪船頭脫困,並配合南北兩向的多艘拖船使力,希望把“長賜號”推往北向駛離。但“長賜號”體積巨大、吃水過重,蘇伊士運河管理局25日又調來挖砂船,於受困的船頭底下日夜抽沙,但截至26日,卡死運河的貨船仍然毫無所動。

  雖然挖掘行動沒有明顯進展,但救援團隊期待3月27日的蘇伊士運河漲潮能為貨船帶來足夠的脫困浮力,因此從25日晚間開始,專家團隊也已展開了減重評估,開始卸除貨輪的多餘重量。

  臺灣長榮海運緊急聘用的荷蘭專業打撈團隊Smit Salvage母公司負責人貝多斯基(Peter Berdowski)在接受電視臺採訪時表示:“我們不想預測進度,現在的風險狀況極其複雜,最快幾天內能排除、最慢則得拖上好幾個星期。”儘管隨著時間延長,蘇伊士運河“海上塞車”慢慢出現了各種負面的連鎖效應,貝多斯基強調:“如果追求的是安全脫困,整件任務就真的急不得,搞不好最糟糕的情況是卡住的貨輪在蘇伊士運河斷成兩半。”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分析認為,優先卸除燃料與壓艙水雖然是比較保險的方法,但移除的重量很可能不足以幫助“長賜號”脫困,再加上潮汐時間將至,因此綜觀各種狀況而言,確實是令有關團隊都極度焦急。

  《金融時報》統計,截至26日清晨,卡在蘇伊士運河內外的貨輪已高達206艘,這一數字比起24小時前增加一倍,並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日倍數增長”。一方面是因為許多貨輪已來不及調整航線,只能期待運河能在未來幾天內順利通船,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大部分的船運公司不願意過早啟動“繞道南非好望角”(航程約增加9至14天,費用平均增加47萬美元)的替代航線。

  《華爾街日報》報道,在蘇伊士運河中斷航行的72小時內,中東到東亞的貨輪租用價格已經飛漲了47%。由於租賃合約規定,本次蘇伊士運河的癱瘓事故責任應由船東公司日本正榮汽船負責。截至目前為止,各方粗估累積的可能索賠費用,已高達美金1億元(約合6.5億元人民幣)以上。(海外網 朱惠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