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老人忽然寸步難行 竟是“腿梗”從中作“梗”

你的腿偶爾會不會痠麻脹痛?你家的老人外出會不會一路上“走走停停”?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現象?也許這就是和心梗、腦梗一樣危險的“腿梗”在從中作“梗”。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老年人常見病——“腿梗”。

□泉州晚報記者 張沼婢 通訊員 周錦緞 肖梅珠 王婷

一走路就疼得要命

69歲的張阿姨雙足部冰冷麻木痠痛,左足足趾末梢發黑、足部麻木疼痛3年。最近10多天,症狀加劇,步行時疼痛明顯,無法繼續行走,需要停下休息。

到安溪縣醫院就診後,經CT血管造影檢查,顯示左膝下脛前動脈、腓動脈呈慢性完全閉塞。

該院介入血管科主任郭治平帶領團隊進行病例討論後,決定為張阿姨實施“局麻下行介入微創術治療左下肢動脈病變”,也就是透過一個穿刺點開通左下肢血管閉塞狹窄病變。術後,張阿姨左下肢血供明顯改善,足背動脈搏動明顯,疼痛症狀消失。

和張阿姨一樣,70歲的鄭阿姨,患有下肢動脈閉塞等多種疾病。由於常年受疾病困擾,一走路就疼得要命,起居要旁人伺候,身體遭罪還拖累兒女,鄭阿姨痛苦萬分。

近日,鄭阿姨在家人帶領下求診於安溪縣醫院。郭治平醫生為其實施介入手術後,症狀明顯改善。鄭阿姨激動地說:“太厲害了,我這做過手術的左腳,明顯比右腳熱乎。”

郭治平介紹,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俗稱“腿梗”,是動脈粥樣硬化累及下肢動脈導致動脈狹窄或閉塞而引起肢體缺血癥狀的一種慢性疾病,以累及大中動脈為主。該病7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在15%—20%。男性發病率略高於女性。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患者,長期大量吸菸人群等,更容易出現動脈硬化,嚴重者將導致動脈閉塞。

危害不亞於心梗腦梗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序加速,下肢動脈閉塞硬化症發病率逐年增長,該症可導致患者間歇性跛行、靜息痛、肢端潰瘍,甚至肢體壞疽,致殘率、病死率高,如不及時治療,可能需要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危害不亞於心梗、腦梗,但 “腿梗”卻較少為人知,還有不少人誤以為是普通腿痛。

冬春季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高發季節,但很多患者以普通腰腿痛對待,因而耽誤了治療。郭治平提醒,原發性高血壓病、糖尿病及長期吸菸的人群,特別是超過70歲的老年人,如出現下肢冷感、蒼白,進而間歇性跛行,後期病肢皮膚溫度明顯降低、色澤蒼白或發紺,或出現靜息痛、肢體遠端缺血性壞疽、潰瘍等症狀,應高度警惕“腿梗”可能,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很多老年人發現走路後腿疼、腿腳發涼發麻,這些都是由於下肢血管斑塊堵塞動脈血管導致血液灌注不足的典型表現。如果發現家人朋友腿容易酸、麻、脹、痛,走一段路就要歇一會兒,就要提醒他們儘早就診,明確病因。

“腿梗”患者記住這些“梗”

高糖、高脂、肥胖、吸菸、喝酒都是動脈硬化閉塞症的高危因素。因此,已經確診的患者,日常要養成低脂、低糖、低鹽的良好飲食習慣,口味清淡,戒菸限酒,保持健康的體重。

此外,還應該進行規範的鍛鍊,達到控制血糖、血脂和體重的效果。常見的有騎腳踏車、游泳等以腿部肌肉運動為主的運動方式,利於側支迴圈建立,改善下肢缺血狀況;還有針對下肢區域性鍛鍊的“伯格氏運動”,具體方法為先堅持行走直到下肢出現痠麻脹痛等症狀以後再休息,等症狀完全緩解以後,再次行走,透過反覆的運動,可以增加閉塞動脈周圍的側支迴圈,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

不論採取什麼樣的鍛鍊方式,建議以不感到勞累、微微出汗為止,不宜過度運動。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77 字。

轉載請註明: 69歲老人忽然寸步難行 竟是“腿梗”從中作“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