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白雲怡 於金翠】編者的話:“中國的(脫貧)經驗對(世界)其他地區很有借鑑意義”。世界著名經濟學家、全球發展問題專家、“休克療法”之父傑弗裡·薩克斯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他曾擔任聯合國秘書長特別顧問,被評為“世界百名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學家”。從1981年開始,薩克斯多次到訪中國,親眼見證了中國從貧困走向繁榮的過程。他認為,在當今世界,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有助於建設開放的國際合作體系,幫助發展中國家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建設我們想要的未來。
傑弗裡·薩克斯 圖源:視覺中國
中國消除絕對貧困,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環球時報:在過去40多年中,您到訪中國多次。您如何評價這些年尤其是過去10年中國的變化?中國的變化有哪些意義?
薩克斯:自從1981年第一次訪問中國以來,我一直都能看到中國的變化。這種變化已經持續40多年,這非常了不起。中國從一個貧困國家變成一個非常繁榮的國家,而我個人也從這個令人讚歎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很顯然,中國的(脫貧)經驗對(世界)其他地區很有借鑑意義,一些深受貧困困擾的地區如果採取中國的策略,將變得非常有潛力。
就過去10年的發展而言,中國已從一個製造業大國發展為尖端科技的全球領導者,這是重要的一步。此外,在一系列環境可持續發展技術方面,中國也正成為領頭羊。轉向可持續發展,不管是對中國還是對世界,都至關重要。
環球時報:2021年中國宣佈完成消除絕對貧困的艱鉅任務。您曾評價稱,這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經濟發展成就之一,甚至也許是最偉大的。您為什麼對中國脫貧給予如此高的評價?
薩克斯:中國用40年時間(向世界)展現了終結普遍的絕對貧困是可能的。這不僅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也是非洲等其他仍然比較貧困地區的(脫貧)“路線圖”。中國成功的關鍵是在人力資本、基礎設施和商業資本方面的高投資率。長期規劃和市場力量的結合,以及中國的對外開放(在消除貧困過程中)也非常重要。
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改革)開放前,大多數中國人還生活在農村地區,都很貧困。但到2021年,(在中國)極端貧困已經被完全消除。這是我親眼看到的,因為中國政府部門曾多次邀請我訪問中國不同地區,請我提供評估或建議。在過去20多年,我數次訪問中國一些最貧困的縣,看到了這些地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國透過綜合實施一系列措施消除極端貧困。這需要大量的、艱苦的工作。中國的發展也向外界證明,對人員和基礎設施的高水平投資將吸引大量的商業資本和企業。在這一時期,中國對外開放經濟,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貿易國之一和偉大的製造業經濟體。這是一種基於大規模前瞻性投資的路線圖,我認為這對其他地區非常有用。我曾對其他地區的領導人表示,可以借鑑中國的經驗。
隨著不斷創新,中國將在多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環球時報:西方對於中國發展的前景有很多討論,諸如“中國崩潰論”等論調也一直層出不窮。您對中國的未來發展怎麼看?
薩克斯:我非常樂觀。中國應該繼續大力投資教育,加大研發投入,並透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其他發展中國家接觸。
當下對中國來說最關鍵的是尖端科技的不斷髮展和創新。在過去40多年中的很長時間裡,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工廠”,一個擁有熟練工人但主要依靠西方技術的大型製造業經濟體,但從大約15年前開始,中國的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現在,我們可以在全球領先的科學期刊中看到許多來自中國的文章。大量的尖端科技也是中國研發的。中國還承諾致力於在關鍵的可持續發展領域進行技術研發,比如電動車和光伏、可再生能源、5G、新材料科學等。
在一些領域,中國進行了大量的基礎研究和開發,同時進行了大量的商業發展和商業創新。我認為,這些都非常重要,因為隨著不斷創新,中國將繼續在工業、製造業以及新興服務業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中國將成為可持續發展轉型的領導者。大家知道,未來我們不能再以舊的方式進行生產,不能像過去那樣依賴化石燃料,因為氣候變化會破壞地球(生態)。非常幸運的是,中國正在迅速地向零碳能源系統邁進,並將成為該領域的領導者。我相信中國的技術會幫助其他國家向零碳能源系統邁進。
全球發展倡議有助於建設我們想要的未來
環球時報:在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一些中國人希望中國完全照抄美國的發展模式,不過後來中國並沒有這麼做。假如中國當年這麼做了,對今天的世界來說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薩克斯:任何國家都不應該完全照抄別國的模式,因為不同國家的(現實)條件、文化和歷史都是不一樣的。正如你所說,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以及經濟和人口大國,當然應該採用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中國採取的是一種混合經濟制度,有重要的國有部門,也有重要的私營部門。這是一個很有特色的模式。雖然這是中國自己的(獨特)模式,但我認為,對其他國家尤其是那些貧窮但希望奮勇直追的國家,(中國道路)提供了很多啟示。
在過去幾十年裡,“美國模式”已經失靈,不平等現象正在飆升,很大一部分美國人只能接受質量平庸的教育,能源轉型也因為石化行業既得利益者(的阻撓)而陷入停擺。此外,美國正在轉向“內向化”和保護主義,即使在商業和投資領域也是如此,這對美國和世界的長期未來都是不幸的。
事實上,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都需要找到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支援可持續發展、共同繁榮、高質量生活、數字經濟和全球合作。我很高興地說,中國正在對此進行積極探索。
環球時報:您如何評價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今天,我們為什麼要更加重視發展問題,加強國際合作?
薩克斯:這項倡議非常重要,它表明中國希望與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合作,以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這項倡議是強有力的合作呼籲,世界各國也對此作出了非常積極的回應。
我非常讚賞中國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承諾以及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我們知道,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現在還沒有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我們需要更多資金,更多關注,更多全球合作,我們需要結束俄烏軍事衝突,結束制裁,我們需要一個開放的國際合作體系。全球發展倡議對達成上述目標都很有幫助。
現在,我們需要停止美國和中國之間的激烈對抗,推動兩國走向合作。中國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美國的發展融資倡議可以相互配合。透過合作,我們可以真正加快貧窮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程序。這是我非常希望看到的方向。全球發展倡議非常有建設性,能夠幫助建設我們想要的未來。
這個世界的治理不取決於某一個國家的決定
環球時報:您一直呼籲中美共同致力於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合作,也認為現在美國的心態是“美國必須在世界占主導地位”“美國唯我獨尊”等。您認為美國可能放棄這種心態嗎?這種心態存在哪些誤區?
薩克斯:從二戰後,美國一直(在世界)技術和經濟領域享有主導地位,以至於它逐漸把自己視為全球領導者。1991年蘇聯解體時,美國更認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
然而,這是一個誤解。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尤其是一個人口僅佔世界總人口4.2%的國家,可以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是全世界的領導者。這種想法既傲慢,又錯誤。我們需要一個多元化的、多極的世界。這個世界的治理不取決於某一個國家的決定或其“主導地位”,而是需要遵循國際法尤其是《聯合國憲章》。
美國的外交政策是舊思維的反映。現在已經不是20世紀80年代或90年代了。今天的我們需要一個多極的世界,一個合作的世界。北美、歐盟、中國、非洲等都是全球的重要地區和國家,我們需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解決全球問題,在遵守《聯合國憲章》等的基礎上相互交往。
在這一背景下,美中關係尤為重要。我認為美中關係應該是一種合作關係,一種受國際法約束的關係。但是我也注意到,美國很少有人瞭解中國的現實和歷史,很少有人來中國親眼看一看,更少有人像我一樣幸運地有機會結識許多中國朋友和同事。所以,美國對中國存在著巨大誤解。美國有關“民主國家”對抗“專制國家”的想法是錯誤的,團結我們的因素遠比分裂我們的因素多得多。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倡導美中之間需要有更多對話,不管是政府機構之間,還是學者、藝術家、遊客和學生之間。我們討論得越多,對話和交流越多,和平與合作也會越多,這對整個世界都有好處。
我們現在正走在一條危險的道路上。我對美國對華政策感到非常失望,它是被誤導的,是一個嚴重錯誤。我們已經看到誤解和談判失敗會導致怎樣的衝突——俄烏軍事衝突就是一個例子。美國去年就應該就俄羅斯對北約東擴的擔憂同莫斯科展開談判,而不應該繼續推動北約擴大,這是危險而富有挑釁意味的。但我們沒有采取適當的外交手段,雙方也沒有達成諒解,最終導致衝突爆發。
在當今世界,衝突很容易帶來毀滅性結果,會導致不可估量的破壞和生命損失。我們需要合作,需要相互理解。這就是為什麼美國需要採取一種新的外交政策,一種基於合作而非對抗的外交政策。我曾專門針對這一問題寫過一本書——《新外交政策:超越美國例外主義》,但恐怕美國負責外交政策的高官沒有仔細閱讀過這本書。未來,我將繼續努力傳播這一觀點。
環球時報:您曾表示,西方指控中國在新疆實行“種族滅絕”是不公正的。您也對香港未來表達過樂觀態度。但我們注意到,美國政府繼續借涉疆、涉港問題抹黑中國。您怎麼看待這一現象?
薩克斯:《世界人權宣言》是一份我們都應當遵循的全球性檔案。美國不應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作出(有關新疆、香港的)指控,或針對其他國家的挑釁性指控。人權問題應該在聯合國框架下被認真討論和系統性地處理,這才是最佳的解決方式。指責和大聲吼叫沒有任何幫助。
美國政客一直在推動詆譭中國的運動,並試圖建立一個反華國家聯盟。這是一個錯誤而危險的想法。世界正因許多衝擊而變得危險且不穩定,美國政府需要重新考慮其外交政策,並採取一種含有更少敵意、更多合作的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