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川藏鐵路高度跨越兩座珠峰,外國:要修100年,中國:20年就行

由 童豔紅 釋出於 綜合

藍藍的天、白白的雲、還有青稞酒酥油茶,很多人都懷揣著一個西藏夢,卻又止步於此,這個被稱為"天路"的地方,沿途的風景有多美,建設就有多難。自古以來,通往藏區的路只能依靠馬匹或駱駝,一走就是大半年,川藏鐵路的修建可以說是民族的世紀之夢。

川藏鐵路東起成都,西至拉薩,其間沿途地貌落差極大,橋樑工程隧道佔比81%,線路八起八落,累計爬山高度1.6萬米,接近於跨越兩座珠穆朗瑪峰的高度,被稱為世界上最難建的鐵路。

歐美工程師曾說,全世界沒有哪條鐵路,能在建設風險和難度上與川藏鐵路比肩,估計要修100年。而中國表示,我們只需要20年。為什麼中國只需要20年就能建好?

一.歷史基礎:先輩的構想,為今日提供借鑑

自晚清民國以來,修建川藏鐵路的聲音就從未停止。孫中山是提出川藏鐵路建設的第一人,其編制的《zhi那現勢地圖》初步勾勒了川藏鐵路的線路和走向,然而因受制於當時落後的裝備、技術以及資金的缺乏,導致計劃擱淺。

孫中山關於川藏鐵路超前性的構想,不僅順應了中國內地與西藏緊密關聯的歷史潮流,同時,也為後人留下了重要的思想遺產。

在中鐵二院的檔案館裡,有一張中國最早的川藏鐵路路線勘探圖,此圖繪製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純手工繪製,這裡凝結了三代中國鐵路建設者的夢想,圖紙上標註了水文和地質的大概引數。

很難想象,當時的人們是怎麼進入叢林密佈、高寒缺氧、地震、滑坡等地質災難極多的"生命禁區"。先輩們留下的資產,無疑對今天正在建設的川藏鐵路而言,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無形中推動了建設的腳步。

二.看家本領:不怕苦、不怕死、頑強拼搏的精神

魯朗位於西藏林芝縣,藏語意為"不想回家的地方"。在這個如詩如畫般的地方,川藏鐵路的勘測隊員正在面臨生死考驗。這裡海拔高達3700米,勘測隊員首先面臨的是高原反應。

在高原上爬山,讓人恨不得想要多長兩個肺,而他們每次還要攜帶重達十幾斤的勘測儀器,為了儲存體力,他們爬山時幾乎不說話,一鼓作氣往前走。

其次,面對的是各種不知名的生物和黴菌。在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裡穿行,不可以徒手攀扶樹枝,不可以袒露皮膚,因為不知名的黴菌可能會讓你引起過敏反應,不知名的生物可能會試圖等待機會準備攻擊。

距魯朗200公里以外的擁巴,環境更為惡劣。這裡碎石子成堆,爬一步要往下滑半步,這裡沒有電,沒有訊號,沒有乾淨的水源,往來道路隨時都有可能因為落石塌方中斷數十天,而在此期間無人能進、無人能出,在這裡索道成為了關鍵性的運輸裝置。

有時候食物運上來,可能只夠吃6天,百分之九十的人體重都在下降,沒有人知道他們正在經歷什麼,而他們早已習慣,早已學會克服這一切。

這就是我們的看家本領,不怕苦、不怕死、頑強拼搏的中國精神。讓他們留下來的絕不是兒女情長,為藏民同胞儘快修一條走出去的火車,這是他們來川藏最大的意義。

再苦再累,大家也在咬牙堅持,能夠彙集如此龐大的隊伍,同心同力,一心只為川藏鐵路的建設,大概只有中國才能做到。在脆弱的生態環境下,無論是黨員還是群眾,都勇敢的衝出來,川藏鐵路的高效率離不開他們的無私付出。

三.中國獨有的高新技術裝備助力川藏鐵路

成都至雅安路段是川藏鐵路的東線工程,這裡是被稱為"天漏"的多雨地帶,工程人員必須在夏季暴雨來臨前完成施工,而工程師黃元平和他的同事要在兩天裡完成以往四天的橋樑架設任務,這是前所未有的挑戰,是什麼讓施工速度如此之快?

中國自主設計製造的輪式運梁車,改變了傳統的運輸模式,加快了運輸的速度,從運輸到吊裝,80分鐘即可全部完成,這是目前全世界最快的架橋速度。工人們就是靠它完成了橋樑任務。

此外,在距離施工現場1公里的地方,建造了制梁工廠,把制梁工廠建在施工現場,這也是中國首創,極大地壓縮了運輸的距離。這些預製工廠,是川藏鐵路提升施工效率的秘訣之一。

同樣的,在其他路段,中國的自主高新技術裝備也發揮著無可比擬的作用。比如拉薩至林芝路段,這裡隧道工程量巨大,全程有47座隧道,因為地質的特殊結構,有時會遭遇軟巖大變形,隨時有塌陷的風險。

適用於高原的裝載機,瞬間推力可達50噸,這是全球獨有的高原裝載利器,還有一體式帶模注漿機,噴漿在10秒內就可以快速凝固,這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隧道支護噴漿。

正是這些高新工業的助力,才創造了令國人傲嬌的中國速度,國外需要100年的工程,我們20年就能完工。

四.建設"天路"迫在眉睫

"黃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崗上,看那鐵路修到我家鄉",這是西藏同胞百年來一直殷切盼望的夢想;我國目前唯一未定的國界就是西藏綿長的邊防線,這是國家的邊防任務所需;"四川天府奧區,物產殷富,只以艱於運轉,百貨不能暢通",這是帶動川藏經濟所需。

建設"天路",事實上早已蓄勢待發、迫在眉睫,中國人的百年夢想,如今正在將它變為現實,100年太長了,20年足夠了,因為我們是有備而來,早已做好了萬全的建設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