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四方安全對話”難掀太平洋波瀾

由 敖學農 釋出於 綜合

外媒稱,“四國聯盟”並非一個聯盟。它們沒有共同的安全承諾。印度與其他三國之間仍然存在隔閡。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3月12日發表文章稱,美日印澳“四國聯盟”是拜登遏制中國計劃的一部分,但一些專家不太相信。

文章稱,美國總統拜登的政府今年入主白宮時打算把盟友聯合起來,致力於遏制中國在整個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領土聲索。週五,拜登朝這一目標邁出了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步,召集“四國聯盟”——即美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的鬆散聯盟——領導人舉行一次虛擬會議。“四國聯盟”或稱“四方安全對話”,是一個非正式的戰略論壇,雖然不是一個像北約那樣的正式軍事聯盟,但在一些人看來,它是對中國在亞太地區日益增強影響力的潛在抗衡。儘管成員國一直強調這種關係中較為溫和的方面,例如最近在新冠疫情上的合作,但是“四國聯盟”國家組成軍事圍堵的可能性並未被北京所忽視。

保守的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4名研究員(包括美國前防長詹姆斯·馬蒂斯)本週在《外交政策》雜誌上撰文說,“四國聯盟”未來可以在以下4個關鍵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海上安全、供應鏈安全、技術、外交。

不過,上面所說的任何一條都不能肯定發生。請記住,2007年“四國聯盟”的最早形態曾迫於中國的壓力而凋零和瓦解。中國把該組織描述為企圖圍堵自己,北京會在經濟上報復的可能性讓美國的三個夥伴國不願考慮採取任何強硬立場。

智庫蘭德公司的高階分析師蒂莫西·希思說:“這很可能會導致與中國的更緊張關係,包括對印度、澳大利亞和日本實施經濟報復的可能性。”對它們每個國家而言,中國都是最大的貿易伙伴。

希思指出,“四國聯盟”遠未結成統一戰線。他說,成員國之間的裂痕可能是讓中國感到欣慰的地方。

他說:“這仍是一種非正式的聚集,幾乎沒有什麼制度性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四國聯盟’絕對不是‘亞洲版北約’。‘四國聯盟’成員國可能對中國以及維護基於規則的秩序的必要性有著共同關切,但它們在如何應對中國的問題上缺乏共識。成員國對優先事項的看法存在差異,印度主要關注印度洋,而澳大利亞和日本則更關注南海。”

他補充說,用體育來打比方,就是眼下北京控制著比賽的節奏。

另據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3月12日文章稱,“四國聯盟”並非一個聯盟。它們沒有共同的安全承諾。印度與其他三國之間仍然存在隔閡。在軍事方面,美、日、澳三國的協同程度遠遠超過四國在一起,儘管最近恢復的海上聯合軍演將有所幫助。“四方安全對話”將是亞洲多變的聯盟和外交幾何形態的一個部分。

文章稱,對拜登來說,接下來的動作也許不是那麼容易。美國的盟國仍然希望美國憑藉經濟方略重返該地區,因為目前亞洲有了兩項在沒有美國參與下籤署的重要貿易協議——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中國已經加入了RCEP,現在還想加入CPTPP。日本和澳大利亞將拖延此事,但是拜登團隊需要明確表示美國準備重新加入,否則該地區可能會屈服於中國的直接壓力,或被中國經濟的龐大體量所裹挾。

文章認為,“四國聯盟”成員還必須設想出擴大成員國陣容的最佳構架——最有可能的是按需引入英國、加拿大、法國、韓國等參加海上軍演。但是由於華盛頓信譽的下降及其手上的選項有限,拜登團隊只是為取得儘可能好的效果而打出了它手上的一張大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