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的戰勢迫使日本軍隊放棄在索羅門群島的基地。1944年盟軍在一系列登陸行動中佔領了馬里亞納群島,突破了日軍在太平洋的內防禦圈,在6月的菲律賓海海戰(馬里亞納海戰)中日本的航母艦隊被重創。從而進一步改變了美日雙方的戰略態勢,美軍已經掌握了戰略主動權,日本人在太平洋上的防禦已經岌岌可危了。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最後的決戰階段。日軍的戰爭資源基本上已經消耗殆盡,海軍和空軍已經沒有和盟軍作戰的實力。這年秋,尼米茲將軍率領太平洋艦隊向西橫行,麥克阿瑟將軍率領西南太平洋部隊猛攻,兩支美國勁旅成鉗形攻勢,似猛虎下山,迅速逼近日軍佔領的太平洋戰略要地——菲律賓。日本必須破釜沉舟,決一死戰。他們於是制定了一套“勝利”計劃——美國艦隊一旦侵入日本的內圈據點,殘存的日本海軍就傾巢而出,誓死迎擊。
日軍在決定這個計劃以前,曾經制定了4個方案。但經過仔細的考慮,最終選定了第二方案,即打算用7/10的力量進行決戰,在重挫盟軍作戰意志以後爭取停戰或講和。實際上,只不過是垂死掙扎罷了。
10月20日,晴天一聲霹靂,麥克阿瑟將軍指揮的美兩棲部隊在哈爾西第3艦隊支援下,順利地登上萊特島。
然而,就在美軍登陸萊特島的前兩天,日本人碰巧截獲了美軍一份電報,這份電報正好為日軍提供了所需要參考的重要情報,於是日本海軍司令豐田下令實施“捷一號作戰”,從而釀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3個最。
一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不含麥克阿瑟的登陸船隊,雙方參戰艦達293艘,飛機達1996架;二是時間最長,不算萊特島登陸,從23日到26日雙方軍艦整整廝殺了3個晝夜;三是戰場最廣,戰區東西寬600海里,南北長2000海里。
1944年10月17日,美軍先頭部隊首先攻佔了菲律賓東部萊特灣。美軍先頭部隊在萊特灣小島登陸後,日軍大本營針對美軍選擇萊特灣作為登陸點,對各艦隊的任務進行了具體詳細的規定:小澤艦隊南下,在呂宋以北海面充當誘餌,引誘美艦隊遠離登陸部隊和艦隻,為主力艦隊製造戰機。
慄田艦隊主力北上,取道聖貝納迪諾海峽,一旦美主力艦隊離開萊特灣,便趁機長驅直入美軍登陸灘頭,掃蕩美登陸艦隻和部隊;志摩的第五艦隊也南下助戰,取道蘇里高海峽,與慄田艦隊形成鉗形攻擊,直取萊特灣。10月下旬,日本各支艦隊按照計劃同時向萊特灣進發。
10月26日8時34分,哈爾西下令隨後趕到的第4特混大隊的30架美機,向慄田艦隊撤退的方向追擊。日軍“大和”號戰列艦被2枚炸彈擊中,兩艘巡洋艦“能代”號也中雷沉沒。
到此,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以登陸與抗登陸為背景的海戰——萊特灣大海戰落下了帷幕。
萊特灣海空戰是太平洋戰爭中最後一次大海空戰。雙方參戰的軍艦總數超過五百艘,飛機更是有數千架之多,從戰列艦、航空戰列艦、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魚雷快艇、潛艇種類齊全。
戰爭的結果是大日本帝國聯合艦隊的水上航空力量被全部殲滅,僅有的四艘航母被全部擊沉,使日本的海、空力量遭到毀滅性打擊,使美國人完全掌握了菲律賓地區的制海權和制空權,而且完全切斷了日本與南方重要資源地區的海上運輸線。從而徹底失去了日本帝國任何可能獲勝的希望。萊特灣海戰決定了日本必然滅亡的命運。此戰之後,美國人開始直叩日本人的大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