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最近,新拍的抗日題材電視劇《亮劍3:雷霆戰將》遭到觀眾和網友的質疑,人民日報和中紀委網站點名批評之後,該劇已經下架。
看過一些片段的觀眾就能夠發現其中眾多的槽點,什麼女護士緊身套裙、八路軍別墅當團部、男主個個都是油光粉面髮膠上頭……不一而足!
不過,這些只能夠說是導演的惡趣味,而其中的一些設計到軍事技術上的錯誤,我們在這裡卻可以再說道說道!其中一個大問題就是影片中的日軍士兵,拿著擲彈筒頂著膝蓋發射,還排出槍斃陣型,好像不這樣就難以顯示大日本帝國的火力強勁一樣!也不知道導演是怎麼會想到這個高難度“體位”的!
圖片:《亮劍3:雷霆戰將》中日本鬼子們排出槍斃陣型,將擲彈筒頂在膝蓋上發射。
影片中出現的這些擲彈筒,當然都是道具,沒有啥威力。
真正所體現的是日軍在侵華戰爭中使用的89式擲彈筒,也是日軍最為青睞的步兵武器之一。
從原理上講,擲彈筒可以看成是簡化版的迫擊炮,射角大,彈道彎曲,有效射程500米左右。日本資源貧乏,大規模裝備正規的迫擊炮太奢侈了,於是就搞出了這麼一個小“炮”,使用起來還特別的順手,不僅日軍基層軍官非常推崇使用擲彈筒,連八路軍也繳獲了不少,用起來非常簡便靈活。
日軍步兵訓練手冊詳細介紹了89式擲彈筒的使用方式,調整好炮身角度後,拉動擊發杆上的皮帶即可完成擊發。
圖片:要“洗地”的朋友不用再費心找圖片了,這張是八路軍戰士將擲彈筒抵著腳,但卻只是檢查而非發射。
89式擲彈筒全重4.7公斤左右,而同口徑的迫擊炮至少要6公斤,這對於步兵來說無疑是非常友好的。
在作戰時,擲彈筒小組的負重比重機槍組或迫擊炮組輕很多,保證了良好的機動性,在步兵衝鋒時可以及時提供火力支援。
據抗戰老兵回憶,日軍豐富經驗的擲彈筒射手,在400米左右的範圍內命中率能達到80%以上,我軍使用捷克式機槍向日軍中隊射擊,日軍中隊使用重機槍作掩護,在隱蔽處利用擲彈筒攻擊我方機槍火力點,僅僅兩發擲彈,我軍機槍便啞了火。
擲彈爆炸後聲音很大,我軍士兵一度以為是炮彈。
圖片:擲彈筒的規範使用方式,和迫擊炮一樣需要抵在堅實的土地上,並有射手和裝填手共同操作。
淞滬會戰期間,中國第18軍與日軍發生了激烈的交戰,其中一個旅設的36挺重機槍暴露火力後,被日軍的89式擲彈筒和92式步兵炮摧毀了32挺,剩餘4挺不得不頻繁移位,火力輸出大打折扣。
在太平洋戰場上,神出鬼沒的擲彈筒也讓美國人吃夠了苦頭。
面對火力優勢的美軍,日軍逐漸調整戰術,將美軍引入艦炮和重炮火力無法觸及的島嶼腹地,利用坑道和工事,與美軍展開對抗。
日軍利用機槍作掩護,美軍士兵聽到槍聲後立刻隱蔽,炮手則佔據有利地形,使用擲彈筒對美軍進行殺傷。日軍工事坑道四通八達,擲彈兵可以打幾炮立刻換地方,使美軍無法鎖定目標,採用這種戰術,對美軍士兵造成了重大傷亡,使美軍的奪島戰爭打得異常艱難。
圖片:美軍在檢查繳獲的迫擊炮,這其實只是記者的宣傳照,卻被廣泛流傳,害苦了美軍士兵。
美軍在繳獲日軍擲彈筒後,對它的使用方法有嚴重的誤解。
擲彈筒的臺座呈弧形,使用時單膝跪地,底部正好可以放在大腿上,所以美軍士兵便以為是日本人發明的“腿上迫擊炮”。
結果真的有美國傻大兵將擲彈筒頂在腿上進行發射,結果被後坐力所傷,輕則脫臼,重則骨折,後來美軍不得不“官宣”警告:不準將擲彈筒放在腿上玩。
圖片:擲彈筒。
其實,在影視劇中出現將擲彈筒放在腿上發射的錯誤並不是《雷霆戰將》這一部劇,很多導演似乎和當年的美軍一樣有這樣的誤解,認為這樣發射才帥氣,而且往往都是將擲彈筒當成是單人武器,一排排的射手單人操作進行密集發射,也從來不會找隱蔽之類的。
事實上,一個擲彈筒發射組最好是兩人以上,一個專門負責送彈藥,否則開一炮要拿一下彈藥,然後就要重新瞄準,這樣就無法實現快速密集發射了!
所以說啊!這些神劇導演們,拍攝的手勢、體位都一樣,肯定是一個速成班出來的!
圖片:這是一部叫《長沙保衛戰》的電視劇35集中的鏡頭,看來橫店出身的導演們都很偏愛擲彈筒腿上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