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望城一中外國語學校校長李志華:去愛吧,像孩子一樣

專訪望城一中外國語學校校長李志華:去愛吧,像孩子一樣

望城一中外國語學校校長李志華

李志華能感覺到,學生挺喜歡他。

前不久,他參加低年級的活動。活動一結束,學生便擁上來,嚷著要“和校長合影”。

他被一圈圈圍住,學生們扯著他的衣角,像孩子拉著父親一樣,不肯鬆手。

“好好好,我們拍合影。”他欣然答應,對著鏡頭亮出了剪刀手,自己也笑得像個孩子。

李志華說,這種被需要、被信賴的感覺,做教育的人最有感觸。

把你們的名字刻在石頭上

走進望城一中外國語學校(以下簡稱“望外”),一方醒目的文化石立在眼前,熾熱的文字,炯然望向來客。

文化石的一面寫著“一切為了孩子,一切為了未來”;另外一面寫著“尚善尚美”“求真求實”“圖新圖強”,筆跡略顯稚拙。下方五枚篆刻名章,是寫字人的名字。

望外文化石,是李志華的誠意之作。2019 年秋天,學校建成開學,教學設施一一就位,唯獨文化石上,李志華有意留下了空白。

文化石上寫什麼?誰來執筆?李志華有文章要做。去年秋天,他發動全校兩千多名師生為文化石題字。大家興致盎然,紛紛拿起筆來創作。這些稚嫩的作品,雖然不及名家大作有分量,但李志華從中看到了更寶貴的東西:質樸的少年氣息。

“沒有什麼比學生親手寫下的文字,更能代表一所新學校的精神氣質。”李志華請來工匠,把優秀的學生作品刻在了文化石上。

從教二十餘年,李志華已過不惑之年,對“校長”兩個字,有了更為深刻的思考。他說,校長,要當好“幕後人”,把師生推到臺前,給他們舞臺,為他們喝彩。

一位老師說 :“李校長很少說‘我覺得’,經常把‘你覺得呢’掛在嘴邊。”望外年輕老師居多,李志華是前輩,也是校長,但他不會居高臨下,與大家相處時非常誠懇。

因為他覺得,望外是屬於師生的。

帶你們去未知的世界探尋

李志華把學生看作自己的孩子,喚他們“望仔”,還為“望仔”設計了造型:卡通人物穿著白色太空服,咧嘴笑著,一雙明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世界。

“望仔”寄託著李志華的期待。在這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學生的年齡跨度從六歲到十五歲,童年入學,少年離校。李志華說,要呵護他們珍貴的好奇心,給他們九年快樂的時光。

於是,他把望外的校園,打造成了一個充滿科技感與奇思妙想的空間。望外的每間教室外,都掛著一塊電子班牌,班上的大事小事,都轉換成圖片和影片,在班牌上滾動播放;在雲課堂教室,學生人手一臺平板電腦,動動手指,就能將課堂接入網際網路。

望外的教學樓,由連廊相接。連廊牆上,繪著宇宙、星空,世界建築奇蹟,還有家鄉望城的風光。卡通“望仔”坐上時空飛船,帶著大家“穿越古今”。學生走在連廊裡,彷彿穿行於時空隧道。既然是探險,當然不能只有電腦和牆壁上的“紙上談兵”。李志華帶著學生動手體驗鮮活的生活,邁開腿丈量厚重的歷史。學校開設了七十多門課外活動和興趣課。棋藝課上,學生靜若處子。運動課上,學生動若脫兔。還有校外的遊學,彷彿穿行在現代與傳統之間的神秘旅程:遊長沙世界之窗、寧鄉方特、望城銅官窯、雷鋒故里……

望外的靈魂是熱愛

李志華說,他對學校最初的設想,是培養學生成為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創新思維、應變能力和審美情趣”的世界公民。2017 年,李志華曾到訪英國。半個月裡,他堅持每天給學生寫信,記錄分享自己的所見所感。他在信中寫道:“希望你們也有機會出來看看,感受不一樣的文明。”

語言,是瞭解文明的絕佳入口。望外以外語立校,李志華創造機會,讓望外的學生從小浸潤在外語學習的氛圍之中。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可以加入興趣班,跟著英語童話劇裡的王子公主,咿呀咿呀念出簡單的詞彙;到初中後,他們可以在英語之外,選修日語等語種,掌握與世界溝通的另一門語言。

外語學習,不是填鴨式的,也不以考試為目的。李志華說,語言的功能,是人與人之間的理解溝通。

兩位新同學的加入,佐證了李志華的話。2019 年,13 歲的季雨麓和妹妹隨父母從日本一起回國,在望外七年級就讀。同學們對季雨麓很友好,因為上過日語課,大家會主動用日語和他聊天,問他關於日本的人和事。他笑著說:“爸爸媽媽有了新的工作,我和妹妹結識了新同學,愛上了新學校。”“希望他們在美麗的望外校園,享受愛的陽光,自由呼吸,恣意生長。”李志華說,這裡,有雨天為小“望仔”撐傘的大“望仔”,有風雨無阻堅守在護學崗上的家長,有陪伴著他們成長的好老師……望外的靈魂是熱愛,愛知識、愛生活、愛人,熱愛,是建築這所學校的基石。

與李志華校長面對面焦點問答:從《平凡的世界》看見自己

專訪望城一中外國語學校校長李志華:去愛吧,像孩子一樣

李志華校長和學生交流

Q:我每天坐公交車來上學,有時候車上有老人,我會主動讓座。可有的時候,我自己想要坐一會,怎麼辦?——劉博濤(X1502 班)

A:禮讓他人,是一種美好的品格。公交車上的老人,身體弱一些,我們多幫助、照顧他們一些,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你自己真的很需要座位,大可以說出自己的想法。我想,稍有理智的人,都能夠理解你。網路上常常有一些人,逼著年輕人讓座,不讓就惡言相向,這其實是一種道德綁架。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讓座與不讓座,是大家自己的選擇。凡事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人,也不能一味地妥協。

Q:有什麼書對您的成長影響很大,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嗎?——朱胤林(X1502 班)

A:我小時候在婁底的山村裡長大,父母是地道的農民,家裡的條件並不好。我從小就喜歡看書,但那個年代,我們能接觸到的書籍相當有限。記得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愛上這本書,是因為感同身受。書中的主人公孫少平的成長環境和我很像。我讀著他的經歷,就好像看到了自己。我從他身上,獲得了力量:不管身處何時何地,一定要積極向上,樂觀地面對人生中的種種挑戰,未來總有希望。於是,我努力讀書,認真工作,從山村考到城市讀書,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Q:我們選擇閱讀書目時,是聽父母的意見還是聽自己的?——姚梓晨(X1502 班)

A:學校和老師推薦的指導書目,大家可以當作參考建議。但也不是說,我們只能看這些書。同學們要有意識地擴大自己的閱讀面,博覽群書,廣泛涉獵,從書中獲得新知,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就初中生而言,我希望你們多讀一些名人傳記,透過他們的故事啟發自己的人生;我還希望你們多讀一些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了未知。我們能夠看到、學到的,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大家可以透過閱讀,打破時間和空間的界限。

文/圖《十幾歲》雜誌記者 餘婭 白潔 統籌/李樂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晨影片”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爆料微信關注:xxcbwx,24小時報料熱線0731-85571188。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636 字。

轉載請註明: 專訪望城一中外國語學校校長李志華:去愛吧,像孩子一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