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2021年我國期貨業大事,那麼期貨立法必將位列其中。
在5日舉行的第17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副主任王翔介紹,按照立法程式,一部新法律的制定一般要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三次審議透過,“目前期貨和衍生品法草案已經經過了常委會的二次審議,下一步將根據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和有關方面的意見,繼續對草案進行修改完善,適時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進行第三次審議。”
30多年來,我國期貨市場和期貨行業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2020年,期貨市場總成交額超過400萬億元,我國商品期貨交易總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1年6月21日,原油期權在上海掛牌交易。(上海期貨交易所供圖)
王翔說,在期貨領域,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以期貨交易管理條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為支撐,以部門規章、規範性檔案為配套,以期貨交易所、期貨業協會自律規則為補充的期貨市場法規制度體系。
我國先後制定了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銀行業監督管理法、證券法、證券投資基金法、保險法、信託法、反洗錢法等一系列金融法律,但期貨法遲遲沒有出臺。
“期貨市場是管理風險的市場,必須做好自身風險防控,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王翔說,期貨法的立法著眼於服務期貨行業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著重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保障金融安全,重點要提高立法質量和效力。
“行業對立法的期盼已經不是有沒有,而是好不好,管不管用,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王翔認為,制定期貨和衍生品法,能不斷完善我國金融法律制度,突出法治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方面的作用,推動期貨市場法治化程序,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記者劉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