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土黃色封面預算案背後的“泥土之美”

中新網2月23日電 題:香港土黃色封面預算案背後的“泥土之美”

作者:朱延靜

23日,第五波疫情之下,香港網路媒體的直播畫面裡,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以影片方式發表了本屆特區政府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

3天前,這位“財爺”在其個人網誌預告了這本土黃色封面預算案的基調:泥土之美不在悅目,而是蘊藏豐富的養分可以讓樹苗茁壯成長;樹幹再強,還鬚根深穩紮,才能不懼風雨、枝繁葉茂。

香港土黃色封面預算案背後的“泥土之美”

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圖片來源: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

今天,陳茂波展示了對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的信心:預測香港經濟在下半年會有較好表現,全年實質增長在2%至3.5%之間。中期而言,香港經濟前景正面,預測2023年至2026年間,平均每年實質增長3%,稍高於疫情大流行前的十年2.8%的趨勢增長。

在遭受疫情衝擊的背景下,今年的預算案依舊展現了香港特區政府的積極作為,包括會調撥一切可動用的資源、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全力抗疫,單在預算案預備的資源已逾540億港元。

同時,預算案也明確,特區政府將推出多項舉措緩解企業經營壓力,為企業週轉提供協助,寬減措施覆蓋利得稅等數十類稅費。

種種措施傳遞出了特區政府積極應對挑戰,配備充足資源,盡力為市民和中小企紓困的決心。

香港土黃色封面預算案背後的“泥土之美”

資料圖:設於香港馬鞍山體育館的“火眼實驗室”。 李志華 攝

南開大學臺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在接受中新網採訪時表示,可以看出,新一年的財政預算案體現了特區政府對於經濟前景的樂觀。儘管香港經濟會受到疫情衝擊及國際市場變動的影響,但香港的區位優勢依然是保持中長期經濟向好發展的內在動力。

信心和決心的背後,有著兩種推進香港經濟向前發展的“泥土”。

在經歷了2019年的“黑暴”肆虐後,2020年以來,隨著香港國安法的落實,選舉制度的完善,滿目瘡痍的香港已由亂轉治,迎來由治及興。

回顧過去的2021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同比上升6.4%、重回國際金融中心三甲之位、再度獲評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種種資料和跡象表明,香港過去一年強韌的復甦動力得益於政治的新氣象,為香港經濟穩定發展提供了一方便於“根深穩紮”的泥土。

香港固有的制度優勢,包括法治及司法獨立、自由的貿易和投資制度、簡單低稅制,以及高效廉潔的政府等,都提供著讓企業不斷拓展業務、提升競爭力的有利環境,以使整體經濟持續繁榮發展。

香港土黃色封面預算案背後的“泥土之美”

資料圖:香港中環。中新社記者 洪少葵 攝

在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看來,香港經濟能夠保持穩定向好,首要是香港在金融、外貿等優勢領域始終保持強勁勢頭;其次是特區政府在關注民生、紓解民困、支援中小企業方面,有持續的投入。

郭萬達特別提出,內地的發展機遇對香港也產生著不小的積極影響,這一點不可忽視。而這正是香港經濟穩中求進的另一種“泥土”。

國家“十四五”規劃為香港確定了新的發展定位,經濟“雙迴圈”發展策略為香港發揮得天獨厚優勢帶來機遇,而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的出臺,以及“前海方案”更加有利於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超級聯絡人”角色作用也進一步增強。

過去近25年的發展歷程充分證明,香港的繁榮穩定離不開內地腹地的廣闊空間,內地豐富的資源和政策,便於香港經濟發展汲取養分。

誠如陳茂波所言,堅信在“一國兩制”下,香港這片土壤,一定可以成就更美好的未來。(完)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87 字。

轉載請註明: 香港土黃色封面預算案背後的“泥土之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