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壽寧縣下黨鄉。 下黨鄉政府 供圖
中新網寧德10月4日電 (記者 呂巧琴 葉茂)俗稱閩東的福建省寧德市,曾一度被稱為中國東南沿海“黃金斷裂帶”。
數十年來,寧德市堅持“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推動農業、工業兩個輪子一起轉,地區生產總值從1988年的20.1億元(人民幣,下同)增至2021年的3151億元。
寧德市委書記梁偉新表示,寧德綜合實力躍升至福建省第5位,跨入全國百強城市行列,實現了從“老、少、邊、島、貧”地區到福建全省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華麗蛻變。
百姓富:日子越過越好
時值國慶長假,寧德市壽寧縣下黨鄉下黨村300多米長的村道上,遊人絡繹不絕。75歲村民王光朝的“幸福茶館”內,不少人品茗打卡,共享下黨“幸福”的味道。
“我們這一代人,是從過去下黨鄉的苦日子過來的,以前根本想不到會有今天這樣的生活。”王光朝說,“像我這麼老的人,在家裡創業一年營業額也有十幾萬元,感到很幸福。”
下黨鄉,曾是福建省唯一的“五無鄉”——無公路、無自來水、無電燈照明、無財政收入、無辦公場所,通往四個毗鄰鄉鎮都要徒步10餘公里。
隨著交通路網的改善,遊客來了,產業也活了,“養在深閨待人識”的生態農產品走出大山。2015年初,下黨鄉註冊“下鄉的味道”公共品牌,植入消費扶貧理念,開創中國第一個扶貧“定製茶園”。
下黨鄉鄉長吳德表示,探索建立“公司+合作社+農戶”共建共享的發展機制,將全鄉的種植業納入合作社進行統一管理、生產和銷售,“鄉親們的日子,是越過越好。”
這樣的致富故事,在閩東大地上生動上演著。經過多年努力,寧德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88年的492元增至2021年的21282元。
寧德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夏睿表示,這些年,寧德因地制宜推動茶葉、蔬菜、水果、中藥材、食用菌、畜牧業、漁業、林竹花卉和鄉村旅遊特色產業發展,形成“一縣一業”的發展格局,推動民眾從脫貧走向致富。
生態美:撬動美麗經濟
絕美的灘塗海島、神秘的霞光落日、金色的沙灘……寧德市霞浦縣的海,每一幀都是不可錯過的風景,被譽為“攝影家的天堂”。
位於霞浦縣長春鎮海尾村的海尾城堡,拱形門洞搭配彩色玻璃,頗有地中海風情,眾多遊人在此打卡拍照。
“因海而生,向海而興,霞浦的灘塗攝影和民宿熱正起源於家門口的這片海。”霞浦縣攝影協會主席鄭德雄說,交通、漁業的發展,讓霞浦的海更加生動,也讓這片生機勃勃、瞬息萬變的景象被更多的攝影愛好者記錄,吸引大量遊客。
依託優美的海岸線景觀和攝影資源,霞浦縣近年來加快推動“旅遊+攝影、民宿、文體、露營”多元業態發展,實現年接待遊客700萬人次以上、旅遊收入60億元以上。
霞浦“攝影+民宿”、屏南“鄉村+文創”、福鼎“白茶+文化”……擁有豐富山海資源的寧德市,全面實施“旅遊+”,推動旅遊與農業、漁業、茶業等優勢產業融合發展,2021年接待遊客4587.8萬人次、旅遊收入410.8億元,二項指標增幅均居全省前列。
“文旅融合發展是促進文化振興,帶動旅遊產業提質增效的有力措施。”寧德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雷雯說,著力推動文化和旅遊產業在機制與運營上融合,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產業優:經濟高速發展
2011年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戶以來,寧德鋰電新能源產業高速發展,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
寧德市工業和資訊化局副局長鄭晨斌表示,透過扶持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發展,完善基建配套、推動產城融合,精準招商對接、完善產業鏈缺失環節,最佳化營商環境、助推產業升級,促進協同發展、打造互為上下游的緊密聯合體,成功對接鋰電產業鏈專案80多個,完成投資480多億元,“新能源千億產業叢集,從設想變為了現實。”
寧德時代是寧德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寧德發展形成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鏽鋼新材料、銅材料等四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主導產業叢集。其中,不鏽鋼新材料、鋰電新能源兩個產業已成長為年產值上千億元的產業叢集。
據統計,這四個主導產業2021年實現產值3681億元,增加值增長59.1%。鄭晨斌說,寧德的產業叢集從無到有、從小變大、由點拓面,成為寧德乃至福建全省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得益於先進製造業的加速壯大,寧德經濟蝶變升級,正全力建設全球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的核心區,闊步邁向“萬億工業時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