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虎嗅汽車組
作者 | 李文博
頭圖 | 大眾汽車
6 月 22 日,被譽為“馬斯克頭號迷弟”的大眾汽車集團執行長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在一場論壇上表示:“大眾汽車現在處於僅次於特斯拉的良好位置。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我們可以一點點縮小差距”。
5 天后,大眾汽車用來“縮小差距”的第一款武器——ID. AERO概念車正式在中國亮相。和它的對手特斯拉一樣,大眾汽車很清楚,想搶到未來十年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入場券,必須先在中國站穩腳跟。
ID. AERO 概念車產自大眾祖傳 MEB 平臺。該平臺是大眾汽車從 2015 年就開始研發的一款模組化電動車架構,首款車型 ID.3 在 2019 年 5 月於歐洲開啟預售,此後還孕育過 ID.4 和 ID.6 。 MEB 平臺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江湖諢號:電動 MQB。
但和其它 ID 車型身份稍微不同的是,ID. AERO 概念車是家族中第一款量產純電三廂轎車,預示著大眾汽車將正式進入這個它在燃油車時代最熟悉的細分市場。
根本不是“純電帕薩特”
正如在中國一提到大眾轎車人們總能脫口而出帕薩特一樣,提到純電、大眾、轎車,人們也總會不由自主地將它聯想成“純電帕薩特”。
事實證明,這種聯想錯得離譜。
首先,從車身尺寸上看,ID. AERO概念車的軸距是 2966 毫米,一臺正兒八經的 C 級轎車。遠超帕薩特的 2871 毫米和特斯拉 Model 3 的 2875 毫米,與特斯拉 Model S的 2960 毫米不相上下。這樣的尺寸也符合它“旗艦電動車轎車”的定位。
其次,從車身比例上看,ID. AERO 概念車使用了短前懸+短後懸的設計思路,平衡整臺車的視覺重心。同時縮減車窗面積,讓車身所佔的比例更大,車頂更為扁平,儘可能地向轎跑靠攏。ID. AERO 概念車即便是在靜止狀態下,也呈現出一種蓄勢待發的運動姿態。與大眾燃油車規矩、內斂、相對保守的設計風格不同,ID. AERO 概念車更強調在豪華和年輕間取得平衡。
第三,ID. AERO 概念車的前臉很大膽,發亮且扁平化設計過的大眾 logo 位於中間,全封閉格柵下方為讓正面撞風儘快透過,設計師特意鑿了許多開孔導流氣體。
值得關注的是,ID. AERO 概念車進氣格柵中央下方有一個疑似為毫米波雷達預留的飾板,考慮到大眾目前在國內的前駕駛輔助硬體配置是 1 個毫米波雷達+ 1 個單目攝像頭,ID. AERO 量產版大機率也會沿襲這種方案。
車尾相對樸實無華,考慮到中國消費者已見過太多中國品牌電動車誇張激進、不閃瞎後車駕駛員眼睛不罷休的車尾設計,ID. AERO 概念車的車尾就挺沉悶的。
最後,作為一臺電動車,設計師特意強調了 ID. AERO 概念車對空氣動力學的關注,比如壓低的車頂,平滑的車側線條,尺寸儘可能小的實體後視鏡,隱藏式門把手、低風阻輪轂等,最終將風阻係數做到 0.228 ,比國產電動轎車小鵬 P7 的 0.236 要好少不上。當然這個成績和特斯拉 Model S 的 0.208 還有不少差距。
其它關於 ID. AERO 的資訊釋放得相當有限:77 度電池包,續航 620 公里(WLTP),明年初量產,2023 年下半年交付,由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分而國產。
在概念車上,我們一般看兩件事:設計趨向和量產可行性。
ID. AERO 概念車部分展示出了大眾集團對電動轎車的理解,也映射出設計師內心的糾結與掙扎:不能太豪華,那樣會老氣橫秋;不能太年輕,那樣會輕浮飄忽,只能折中,兩邊都不得罪。
在量產可行性這件事上,ID. AERO 概念車做得很好,既沒有電子後視鏡,也沒有對開門、鷗翼門,B柱照常存在,基本做到了“所見即所得”。
馮思翰的最後一戰
與頭號明星 ID. AERO 概念車的榮耀登場不同,舞臺上的另一位參與者,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 馮思翰多少顯得有些落寞。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 馮思翰
不出意外,這是他最後一次以中國 CEO 的身份代表大眾集團出現在公開場合。今年 8 月 1 日,他將在三年的中國跌宕生涯後,正式交棒貝瑞德。
在這場告別演出上,馮思翰選擇儘可能多地說中文,眼裡寫滿了對中國的深深眷戀與不捨。
2004 年,馮思翰出任上汽大眾有限公司市場與銷售執行總監、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2007 年返德,2012 年迴歸,出任及一汽-大眾品牌總經理。
南北大眾雙重歷練後,馮思翰於 2016 年 8 月出任大眾乘用車品牌中國 CEO。2019 年,馮思翰正式擔任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這一年,大眾集團在中國賣出 423 萬臺新車,為全球貢獻了近 40% 的銷量份額。當年,大眾擊敗老對手豐田,登上全球汽車銷量王座。
但馮思翰在中國的蜜月期沒有持續多久。2020 年,大眾在華銷售新車 385 萬臺,同比下跌10.88%;2021年銷售 330 萬臺,同比下跌14.29%。去年 11 月,馮思翰被傳將因“燃油車業務欠佳”和“電動車銷售不力”被調回總部。
在電動車這件事上,馮思翰確實幹得不怎麼漂亮。
2021 年,大眾集團在不足一年的時間裡,向中國密集匯入 5 款ID.系列車型,但總銷量只有 70625 臺,未完成 8 萬臺的最低年度目標。
以激進轉型聞名的赫伯特·迪斯忍不住公開批評馮思翰,稱“大眾汽車必須改變在中國銷售電動汽車的方法,以應對其在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電動汽車銷售欠佳的問題”。
要知道,在 2020 年大眾年度財報釋出會現場,迪斯可還在對馮思翰及中國團隊不停地表示感謝。
迪斯變臉,比馬斯克翻書還快。
2021 年,大眾集團的全球電動車交付量是 45.29 萬臺,實現了翻倍增長。但迪斯很不滿,因為特斯拉達成了史上最佳交付紀錄:93.6 萬臺,是自己的 2 倍多。
迪斯的“雷霆政策”很快落錘中國——這個全球最不容有失的電動車市場。第一步,就是調整人事。
自 1993 年就開始在狼堡打工的大眾老兵貝瑞德出任大眾集團(中國)CEO;華為汽車業務戰略顧問 Marcus Hafkemeyer 出任中國CTO;大眾集團俄羅斯 CEO Stefan Mecha 出任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國 CEO 及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銷售負責人。
總結一句就是:馮思翰捲鋪蓋,貝瑞德開新時代。
寫在最後
從全球市場看,ID.3 是歐洲市場最暢銷的電動車之一,這為大眾集團的電動車戰略夯實了基礎。但在中國市場,ID.3 、 ID.4 和 ID.6 組成的電動家族,卻很難打動國人的心。大眾 ID 系列在中國最可怕的不是後輪用碟剎引發爭議,而是在碟剎事件之後,再無第二個能激起大家興趣的爭議點,真正的消亡不是死去,而是被遺忘。
ID. AERO 是一臺一眼即識的“大眾”,但在中國電動車市場,它還會面臨三個難題:
第一,“大眾”標對電動車消費者號召力,遠不如它在燃油車市場裡那般呼風喚雨。在部分人心裡,這個標代表著因循守舊、裹足不前、老掉牙古董,堅決不碰;
第二, ID. AERO 量產後的對手,既有小鵬 P7 這樣已得到市場普遍認可的老玩家,也有比亞迪海豹這種來勢洶洶的新對手,如果算上零跑 C01、比亞迪漢 EV、極氪 001,ID. AERO要進入的是一片中國本土汽車公司虎踞龍盤的兇險之地;
第三, ID. AERO 會推出南北大眾兩個版本,這意味著大眾集團在“攘外”之前,必須先“安內”,這道題的難度一點也不比干掉小鵬 P7 和比亞迪漢 EV 容易。
不過,好在汽車行業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馬拉松,前 10 公里的贏家未必能在後 10 公里繼續保持領先。人們總喜歡用“大象轉身”來形容大眾集團的電動化轉型,但人們經常只注意到大象轉身速度慢,而選擇性忽略大象一旦轉過身後,那四隻可以輕鬆碾碎一切,力大無比的腳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