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繞道走的“黑臭河”到老百姓的親水樂園

從繞道走的“黑臭河”到老百姓的親水樂園
從繞道走的“黑臭河”到老百姓的親水樂園
從繞道走的“黑臭河”到老百姓的親水樂園

記者 黃冉 通訊員 王佶敏 王志立

居住在大運河畔,故事總是離不開水。

以水系豐富著稱的拱墅區,61條河道串聯起山色蒼翠、水韻悠長、勝景繁多的拱墅畫卷,也構建起一個更為生態宜居的親水環境。

和現在“人在花中走、魚在水中游”不同的是,拱墅區境內曾經有44條“黑臭河”,周邊居民出門都要捂著鼻子繞道走。

從2012年底首次提出“零直排”概念,到2014年消除境內44條黑臭河實現水質“連級跳”,再到2017年全面完成全區41條劣V類河道剿劣和99個小微水體治理工作,以及今年以“城市環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百日集中攻堅為契機,實現汙水“零直排”三年行動計劃的圓滿收官,拱墅兩奪“大禹鼎”,探索出了富有特色的“親水共享、還河於民”治水模式。

而一條條河的變遷,背後正是拱墅區蕩氣迴腸的治水奮鬥史。

A

探索生態治水新模式

說到治水,就不得不提曾經“臭”名遠揚的後橫港河。

後橫港河位於祥符街道湖州街北側,治理前,河道水體富營養化,每年都暴發藍藻,遠遠都能聞到水裡的腥臭味,一度成為杭州市著名的“黑臭河”。

改變始於2011年。

那個時候,浙江省還沒有正式推進“五水共治”這一關鍵之策,拱墅區在傳統的“截汙、疏浚、引流、固岸”治水模式之外,創新探索了生態化治理新路子——在後橫港河內投放食藻蟲、曝氣增氧、種植沉水植物並投放魚類,建立河道的生態系統。

“食藻蟲可以消除富營養化水體的藍綠藻等,再種植金魚藻等沉水植物用來吸收水中的氮、磷等富營養物質,最後往河裡放入螺、貝、魚、蝦等高階水生動物,使河道成為一個完整的、能夠自我修復的生態系統。”拱墅區河道監管中心副主任範能介紹。

水清花香、魚翔淺底,成功脫“臭”的後橫港河,為拱墅治水帶來了更多的信心,多種生物技術也將逐步推廣。2016年,拱墅區推出片區化治理模式,將十字港河、後橫港河、紅旗河等“打包”,全面提升紅旗河片區水質。

治理成功的後橫港成為杭州市首條生態示範河道,拱墅還捧回了全省治水最高榮譽“大禹鼎”。

B

邁入“親水”“樂水”新階段

從水底窒息到生態呼吸,治水不僅帶來了環境面貌的變化,更帶來了水岸融合發展的契機。

2016年,拱墅啟動沿河生態健康廊道建設五年行動計劃,探索構建“生態廊道”系統,透過貫通園路,水岸同治,將沿河景觀系統“連點成線、連線成網”,到2020年底全區將建成沿河生態廊道107公里。

在拱墅眾多河道中,有一條很特殊,直接連通了西湖和運河兩大世界文化遺產,它就是古新河。

古新河生態廊道因為存在3處斷點,而無法真正實現貫通,其中一處便是沿淺水灣小區段。

為此,拱墅區城管局在廊道改造駁坎,建設了下沉式通道,把廊道和住宅的距離拉遠了,同時對綠化進行改造,解決了這一歷史遺留難題。

後來,河邊還建起了杭州內河首個垂釣平臺,承辦了全市首屆垂釣大賽,沿河居民重新找回了家門口戲水垂釣的樂趣。

2018年,古新河片區摘得杭州市首批“美麗河道”的桂冠,從“模範河”到“狀元河”,成為杭城乃至全省“五水共治”從“治水”到“親水”的轉型代表。

這一年,拱墅再次勇奪“大禹鼎”,為杭州治水交上了一份美麗答卷。

C

打造都市戶外運動“綜合體”

生態廊道建起來了,拱墅治水人開始思考,如何因地制宜打造更多健康生活的場所。

於是,靠近大運河亞運公園的塘河片區,推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2019年,塘河片區環河健身綠道正式啟用,集智慧運動、休閒娛樂、生態休憩、主題設施於一身,也開啟了全市首個都市戶外運動“綜合體”。

綠道範圍內不僅有全市首個亞運會專案——輪滑球室外訓練場,還配有室外射箭場、半場籃球活動區、皮划艇運動區等4大主題運動區塊,以及夜光鞦韆、健康文化、趣味樂活、垂釣平臺等4個生態休閒區塊。

既然是環河健身綠道,夜跑功能肯定少不了。拱墅區城管局量身定製了有趣的“智慧酷跑”,深受“夜跑族”的喜愛。還有水幕電影、夜光鞦韆和兒童樂活區等,成為居民散步、休憩娛樂的新去處。

2019年,塘河片區獲評省級美麗河湖,其生態與運動相融合的理念得到了社會各界點贊,環河健身綠道也成為杭城獨具一格的運動+時尚的“親水品牌”。

D

引入企業治水盤活“水經濟”

今年,已經有生態治水基礎的紅旗河片區,又迎來了新一輪治水模式的創新——探索應用“智慧生物鏈靶向治水”技術,在水裡建立一個穩定的純生態食物鏈系統。

80萬隻河蚌成為“治水大軍”, 24小時不間斷濾食水中的藻類、浮游生物、有機碎屑等,成為調節河道水質的“得力幫手”。同時,透過智慧生物鏈靶向治水控制系統,將營養物質精準輸送到每一隻河蚌體內,再透過配置水生植物、定期投放魚類,完善河道生態迴圈系統。

如今,“智慧生物鏈靶向治水”技術已初顯成效——今年9月21日,紅旗河片區完成杭州市的美麗河湖驗收,且水質保持在Ⅲ-Ⅳ類。

成果背後,是治水企業自帶2000萬元投資,不拿任何財政補貼立下的“軍令狀”——如果連續三年紅旗河片區水質無法保持在Ⅲ類以上,將免費清場並得不到任何補償。

這看似並不“划算”的買賣,企業正是看到了發展“水經濟”的路子——河底的淤泥減少了,水體變清了,河裡的蚌和魚也長大了。

“河蚌治水”產出的經濟效益可用於維持專案執行,後期還可以繼續發展水產品加工廠、珍珠批發市場等落戶拱墅,打開了拱墅政企合作長效治水的新思路。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177 字。

轉載請註明: 從繞道走的“黑臭河”到老百姓的親水樂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