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遜親赴歐盟總部談“脫歐”,“最後的晚餐”能否吃出名堂?

眼看距離英國“脫歐”過渡期結束僅剩3周有餘,英歐未來關係談判卻始終談不攏。為了打破僵局,英國首相約翰遜9日飛往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準備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進晚餐,共商大計。

“這場在最後關頭上演的、由三道菜組成的晚宴,能否成為四年來英歐分手大戲的關鍵突破口?”英國媒體設問,“還是說,得給各位看官來上‘厚厚一打’耐心?”分析人士給出預判:雖然日前英歐各有讓步,但尺度有限,部分“讓步”只是拔除了先前蓄意埋下的“暗樁”。更棘手的是,雙方在公平競爭環境等議題上尚未確立原則性框架。接下來最好的結果是,雙方先建立原則共識,達成階段性成果,再將談判做技術性延期。

硬骨頭

今年1月31日,英國正式“脫歐”,隨後進入為期11個月的過渡期,直到今年12月31日結束。若未達成未來關係協議,英歐貿易2021年起將回到世貿組織(WTO)框架下,重新實施邊檢和關稅等安排。

考慮到“無協議脫歐”將給雙方市場帶來巨大破壞,英歐都有意早日完成談判,不想讓傷痕累累的全球經濟再被“黑天鵝”驚擾。今年3月,英歐打響談判發令槍,但由於雙方在公平競爭環境、履約管理和漁業三大議題上存在重大分歧,談判不斷上演“加時賽”,截止日期也從10月中旬挪到11月中旬,現在又延長至12月……

“我總是心懷希望,但我不得不實話實說,現在情況非常棘手。”約翰遜在出發前向媒體“倒苦水”。就在7日晚,他剛剛與馮德萊恩透過電話,雙方認為三大議題分歧依然橫亙在前,達成協議的條件“尚不存在”。他們已要求各自首席談判代表及其團隊準備一份對分歧的概述,以便在布魯塞爾面議。

歐洲新聞電視臺稱,歐英未來關係協議草案長達1800頁。雙方已就約95%的文字達成一致,剩餘5%是難啃的“硬骨頭”。

第一根“硬骨頭”:漁業問題。根據歐盟共同漁業政策,英國海域60%以上的捕魚配額屬於歐洲大陸國家。英國要求在“脫歐”過渡期結束後完全收回領海主權,歐盟則希望在英國水域最大限度地保留歐盟成員國漁民的捕魚權。

最新進展是,歐盟在這一問題上有所讓步,提議把歐盟在英國水域的捕魚權份額在十年內逐步做適量削減,但未獲英方認可。而法國在關鍵時刻的緊逼,也給後續談判增添變數。英國《每日郵報》評論,法國總統馬克龍12月1日以“法國漁民權利”相脅,施壓歐盟不要退讓。法國布洛涅的漁民長期在英國水域捕魚,馬克龍為了2022年大選,需做出強硬姿態,爭取北部選區農民支援。

第二根“硬骨頭”:公平競爭環境問題。歐盟希望英國遵守歐盟有關工人權利、環境法規和國家援助等方面的規則。英國則表示,“脫歐”的目標是擺脫遵循共同規則並重新確立國家主權。

履約管理問題,是第三根“卡喉嚨”的硬刺。英國政府9月公佈《內部市場法案》,其中涉及北愛爾蘭的條款被認為凌駕於“脫歐”協議之上,違背國際法。歐盟對此怒氣衝衝,表示如果英國不修改條款,將不批准任何自貿協議。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也在上月對約翰遜發出警告:切勿破壞北愛爾蘭和平程序。

在美歐雙重壓力下,約翰遜政府8日同意放棄有爭議的立法,並表示歐盟可以在北愛爾蘭派駐官員,對來往貨物進行監督檢查。《每日郵報》評論,這是約翰遜向歐盟伸出橄欖枝,為進一步談判消除障礙。

《衛報》指出,週三的晚宴過後,歐盟峰會定於12月10日舉行,屆時歐盟各國領導人希望能看到協議草案。如果英歐領導人顯示“轉變的空間”,那麼預計未來關係談判將在歐盟峰會之後繼續展開。“很明顯,需要注入一些政治動力。”

找平衡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認為,儘管歐盟和英國看似分別在漁業和履約管理問題上做出讓步,但實質上妥協有限。因為約翰遜的“讓步”只是拆掉了先前自己製造的障礙,歐盟的讓步既沒有讓英國高興,也沒有讓法國滿意。

在崔洪建看來,約翰遜之前採取的是拖延戰術,意圖利用支援“脫歐”的特朗普政府向歐盟施壓,並埋下國內法“暗樁”,逼歐盟在最後一刻退讓。但隨著拜登發出警告,約翰遜需要調整策略,重新找平衡——第一,向歐盟表達續談的誠意,彌補之前的信任缺失;第二,向美國隔空傳話:已察覺美國新一屆政府的關切和底線。

外媒還注意到,就在約翰遜到訪布魯塞爾的同一天,英國表示從明年1月1日起將暫停因飛機補貼爭端而對美國商品徵收的報復性關稅。路透社評論,這一決定標誌著英國開始與歐盟的貿易政策分道揚鑣,也標誌著英國與美國建立更緊密關係的雄心。

崔洪建說,英國外交素有預先出牌的傳統。未來關係談判也好,暫停對美徵稅也罷,都是在預判美國新政府外交動向後進行提前佈局,為的是在“脫歐”和英美自貿談判等問題上獲得拜登支援,維護英美特殊關係。

“雖然英國開始調整談判策略,但留給它的時間真的不多了,需要絕處逢生。”崔洪建說,三大議題中,漁業問題相對容易解決,因為原則已經達成,無非是額度方面討價還價。但另幾大議題尚未確立原則性框架。為求避免“無協議脫歐”,接下來最好的結果是,雙方先建立原則共識,達成階段性成果,再將談判做技術性延期。

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王義桅認為,英國現在處於慌亂之中,不安全感比較強。

之所以慌亂,是因為約翰遜要求在歐盟峰會上會見法德領導人“邀約失敗”,對方認為一系列麻煩是英國自找的,應當予以懲戒。“所以現在是英國求著歐盟。”

之所以不安全,是因為約翰遜與多國商談雙邊自貿安排、“讓英國成為全球貿易超人”的夢想實現起來既有難度,又費時日,不可能馬上替代脫離歐盟市場的損失。而一旦“無協議脫歐”上演,英國民眾的生計將更為艱難。

根據英國11月25日釋出的《財政可持續性報告》,受疫情影響,英國今年國民生產總值(GDP)預計縮減11.3%,創下1709年大霜凍以來的最大降幅。英國貿易機構告訴《每日郵報》,許多公司對“無協議脫歐”缺乏準備,它們在抗疫9個月後,才剛剛回過神,將注意力轉向這一問題。食品和汽車行業受到“無協議脫歐”的衝擊將尤為猛烈。

兩位專家認為,目前來看約翰遜力求避免“無協議脫歐”,但這一風險仍存。“無協議脫歐”不僅是“買東西更貴”的問題,還會產生疊加效應,給全球帶來更大破壞。例如,WTO爭端解決機制處於空轉,英歐邊界貿易爭端的解決很可能無規可循。即便拜登政府未來重新重視WTO的作用,但“遠水難解近渴”。再比如,海關等部門的組建、捕魚問題所引發的糾紛,都可能在政治、經濟上對英國、歐盟產生深遠影響,激發社會動盪。

有輿論評論,在長達4年的英歐離婚大戲中,曾經以紳士形象著稱的“大不列顛”彷彿已經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撕”起來兇猛異常,“拖”起來沒完沒了的“小不列顛”。昔日的“體面”哪兒去了?

這恰恰是英國人需要回答的“時代之問”。王義桅認為,世介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英國正經歷近代以來最為關鍵的時期。而它歷來又是一個講究民族性和外交實用主義的國家,帶有民粹色彩的約翰遜政府上臺後,邊緣戰略更是層出不窮,然而這種方法越來越不奏效。

“本來,約翰遜還有特朗普陪伴,透過冒險和攪局顯示存在感,但隨著特朗普即將離任,約翰遜正愈發孤獨。”王義桅說,“人、國家、制度、態勢……方方面面的原因造就了英國行事的怪異感。”英國社會是更加保守內向,還是開放多元?英國政府是更多聚焦國內事務,還是積極參與全球事務……如何抉擇,直接影響英國的發展方向和與世界的互動模式。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題圖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張全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994 字。

轉載請註明: 約翰遜親赴歐盟總部談“脫歐”,“最後的晚餐”能否吃出名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