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是很多西方人對中國人的印象。
不過,這種荒謬的印象是從何而來的呢?
很快,國外某著名問答網站就此展開了大討論,不少來過中國的老外們很是慷慨激昂,怒斥本國和本國人民的無知、傲慢。
Vladislav Antonov:
原因很類似,一般中國人會認為,美國人生活在富裕的社群內,有自己的大房子,但等他們來中國一段時間後,他們就會感到失望了 。
首先,不幸的是,對於一個典型的西方人來說,獲取資訊的唯一渠道是這個:
網路和新聞
網路是你獲取資訊的很好的方式,不過,因為西方人不說漢語,所以他們只能從以英語為媒介的媒體渠道上獲取資訊,所以,你會期待美國媒體去說那些在經濟和政治上是他們對手國家的好話嗎?
並不是所有的西方人都願意看中國的媒體(比如,我推薦新華),即使是他們的英語頻道。
因為西方人腦海中自動會閃現出“輿論宣傳”四個大字,但是,難道諸如CNN,BBC,NBC和其他任何媒體不是宣傳工具嗎?至少你可以從這兩種截然相反的媒體渠道資訊中做一下比較。
Robin Daverman:
在今天遠不是這樣。
二十年前可能是這樣,但是如今,西方的大多數城市正在被前來旅遊的中國人攻陷,他們會買各種各樣的奢侈品,把當地的商店“洗劫一空”,所以,你怎麼能說中國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呢?
由於媒體在宣傳上的肆無忌憚,坦白來說就是一些噪音,正在西方國家的上空狂轟濫炸。
美國媒體恨瑞典(穆斯林太多),恨德國人(太有錢),恨法國(太討厭),當然,別的國家也恨美國(太蠢,太自私,太霸道)。
如果你看看這些抱怨,你會發現中國在這些指責中不偏不倚的,不會在某方面太“過”,沒有太多穆斯林,也不太自私,不會太霸道,也不會很蠢……
我想說,中國人相當有手段,他們會把自己擺在一個舒服的位置,不會讓人把他當成主要的靶子。
Bruce Bai:
這周我一直在中國浙江省旅行,期間曾和兩個計程車司機閒聊,他們倆過去在日本工作過。
其中有一個司機說,他在2000年去日本工作時,會經常被問到諸如中國是否有高速公路,中國普通家庭是否有轎車等等腦殘問題,如今這樣無知的問題還在被不斷好奇地詢問著。
據這位曾居住在日本的中國老兄講,他在看當地電視節目時,經常可以看到節目中出現一些腦袋上長疤的農民,他們居住生活條件很差。但當他看一些日本關於中國的節目時,上面總是在講一些負面訊息,比如中國的環境汙染有多糟糕,腐敗醜聞多普遍。
有時,很多中國人會對這樣歧視性的報道很憤怒,但是如今的中國人更自信了,在2014年,有一個臺灣所謂的專家在電視上大言不慚的說,中國內地大多數人吃不起茶葉蛋,但中國人只把這當一個有趣的段子。
很多國外所謂的中國專家甚至都沒有去過中國,他們常常是故意或者傲慢誤導媒體,他們關於中國的印象還挺停留在30年前,中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它仍然在路上。
David Barry:
對於西方媒體那些所謂的自由媒體無知的洗腦,我將會給你舉一個例子。
首先,我在中國待過十年,知道那裡正在很多問題,比如說很多城市的汙染問題。然而,我也知道中國是這樣的:安全,多數人都安居樂業,城市發達便利,信仰自由且很實際,我參觀過那裡的道觀,寺廟和教堂。很多人生活相對富足,心態開放樂觀。我很高興能在那裡住過一段時間。
回到英國,經常有一些沒到過中國的英國人會問我這樣的問題:“你吃過狗肉嗎?”很悲哀的是,像英國這樣日益衰敗的國家,根本就沒有向他的民眾們展示過中國,這一個在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
回到英國,我認識一位女士,她跟她富有的丈夫住在一個享有特權的社群內,有一次對我說:“你怎麼敢去那樣一個糟糕的地方呢?”
她指的是中國,我試圖糾正她的說法,但是她太自以為是,以至於她始終認為我在說謊。她從來沒有去過中國,甚至都沒去過當地那些僅隔數里的貧民窟,她生活很安逸,會參加各種晚宴,經常去看歌劇。
她是一個自由主義者,一直堅持英國應接受移民,她恰恰不知道這會給英國城市帶來很多不安定的因素。
同時,她把自己包裹在舒服的繭裡,被那些自由的媒體欺騙著,並一直堅信她那自由的信仰會造福英國,而中國則是一無是處的。
如果她哪怕是走到十里之外的地方,她都會意識到她那些想法有多愚蠢,不幸的是,她不喜歡坐飛機,所以更不會去中國,相反,她會一直坐在舒適奢侈的家中,看那些BBC報道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