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與文獻述評
自2004 年加入歐盟和《申根協定》之後,得益於便利的地理位置和較低成本的營商環境,波蘭逐漸受到海外華商的青睞。其中,被譽為“歐洲義烏”的華沙中國城逐步發展成為波蘭乃至中東歐地區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同樣,華沙中國城也是波蘭中國移民最集中的聚居社群。目前,中國移民是波蘭第七大少數族群,排在烏克蘭人、德國人、白俄羅斯人、俄羅斯人、越南人和義大利人之後。據統計,截至2020 年3 月,在波中國人數量達到12160 人。而1989 年底,波蘭僅有617 位中國人。此後,從1989 到2009 年的20 年間,在波中國人數量增長了將近5 倍。2012 年,“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提出之後,在波中國移民數量迎來了第二個增長高峰。僅從2014 年1 月到2016 年7 月,在波中國移民數量就增長約25%,僅次於烏克蘭人61% 的增長率。那麼,快速增長的波蘭中國移民群體主要來自哪裡?他們從事什麼活動或行業?這一群體的現實境遇如何,以及有何利益訴求?探討這些話題,對於準確把握波蘭乃至中東歐地區的中國移民真實狀況以及政府有效保護在波華商利益,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目前國內學術界對該議題的介紹和研究並不多。2011 年,李明歡教授對2008 年波蘭中國移民資料進行了整理。2014 年,李明歡教授又將波蘭的資料更新到了2011 年。從這兩份研究報告的內容來看,作者關注的主要是西歐國家,對波蘭著墨甚少。張慧等利用實地觀察和個案深入訪談方法,對在波中國移民群體的演變趨勢、移民目標及其移民動因進行了討論。事實上,在波中國移民近一半都聚集在華沙中國城,他們的來波動機、目標和生活狀況具有很強的代表性。但該文在具體的訪談案例引證上,僅僅提及一位來自華沙中國城的移民個案,很難有效反映這一群體的真實狀況。馮萍的研究也存在案例樣本較少的問題,她對在波中國移民的幾個移民階段及其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但僅僅選取了4 個案例。此外,有學者曾指出,當前歐洲華僑華人研究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是歐洲國家多、語言雜、資料散,尤其是關於英、法、德之外歐洲小語種國家的資料非常缺乏。或許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國內學界對波蘭乃至中東歐華僑華人研究較為不足的原因。
同樣,國外學界的相關研究也不多。波蘭雅蓋隆大學學者喬安娜·沃登加(Joanna Wardega)著重梳理和分析了波蘭中國移民的發展歷程、各省分佈情況、移民型別和動機以及未來去向,並指出2012 年前後從事國際批發貿易的中國人佔在波工作中國移民的70%。此外,波蘭華沙大學移民研究中心剋日什托夫·卡爾達斯維奇(Krzysztof Kardaszewicz)研究員透過一個簡短的華商個案,描述了金融危機之後華沙中國城開始面臨的轉型之困,但未開展實地調查研究。基於此,本文將以波蘭乃至中東歐地區最大的中國移民社群——華沙中國城為例,充分運用實地觀察、訪談和問卷調查等方法,探討在波華商的發展歷程、現實境況和轉型之困,以期為有關部門決策和相關智庫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二、研究設計
目前,有關華沙中國城的公開資料和學術研究成果有限,調研涉及的物件也較為龐雜。由於田野調查法可以蒐集原始資料,經過實地考察和反覆討論,課題組決定採用田野調查法對華沙中國城開展追蹤性調研。
(一)研究假設
課題組最早到訪華沙中國城的時間是2019 年8 月底,初次調研以瞭解背景資料、實地感受與觀察,並與多名商戶代表和華商組織進行群體性訪談為主,尤其是與“波蘭華人青年聯合會”(以下簡稱“青聯會”)進行了初步接觸,對華沙中國城有了初步認識,為接下來為期5 個月的調研做好了充分的鋪墊和準備。
此後,課題組又在“青聯會”的邀請下實地參與了遼寧省企業代表團和福建省商會與華沙中國城專案合作的內部座談會,加深了對華沙中國城產業模式的瞭解。在此基礎上,課題組就華沙中國城的經營現狀與困境提出了若干假設:
假設1:文化水平、語言能力、思維模式對在波華商的擴大經營和產業升級有較大制約;
假設2:華僑華人組織和商會對在波華商的集體利益維護具有重要作用;
假設3:波蘭政府的稅務政策和中波關係對在波華商具有一定的影響;
假設4:在波華商傳統批發貿易模式的利潤率越來越低,競爭越來越激烈;
假設5:在波華商的社會融入與企業的發展壯大和未來去向具有較強關聯。
(二)研究方法
基於以上觀察和假設,在具體的調研方法上,課題組決定增用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有助於從少數人那裡瞭解到深入詳細的資訊,問卷調查法則有利於從較大群體中掌握少量基本資訊。問卷調查可以對訪談研究獲取的資料起到有效的補充,使調研的廣泛性和真實性得到加強。為了保證訪談物件選取的科學性,本研究遵循抽樣中的“異質性原則”和“最大差異化原則”。從整體上而言,雖然華沙中國城的絕大多數商戶都從事國際批發貿易生意,但他們在經營門類、進貨、銷售渠道和銷售方式上存在著一定差異,其中的異質性可見一斑。
考慮到不同經營門類的差別和代際差異(老一代和新一代),課題組共選取12 位訪談物件,並對12 位華商代表逐個進行了編號,分別為R1 —R12。訪談物件覆蓋了華沙中國城的所有主要經營門類,包括商會平臺服務(R1)、女裝(R2)、鞋子(R3)、童裝(R4)、證件業務辦理和娛樂(R5)、倉儲(R6)、窗簾(R7)、床上用品(R8)、小商品(R9)、燈具和培訓服務(R10)、牛仔(R11)、法律事務諮詢(R12)等。同時,他們也都是行業中較具代表性的人物,包括曾在華沙中國城開業之後成功轉型的華商代表,長期為商戶提供法律和會計事務服務的代表,華商協會、華僑華人社團組織的負責人,以及覆蓋主要門類的商戶代表。同時,問卷調查在問卷星平臺進行,共回收有效電子問卷81份,其中男性佔83%,女性佔17%;94% 持中國護照,6% 持海外護照。其他資料將在下文論述中予以引注。
(三)訪談綱要
為了驗證以上假設,本研究擬定了以下訪談提綱:
問題1:目前的文化水平、語言程度、護照身份、來波年份和動因,以及主要經營的商品門類;
問題2:批發貿易的進口渠道、銷售渠道和銷售目的地;
問題3:目前經營狀況如何,利潤增長還是下降?如果增長的話,是什麼因素促進了增長?如果下降的話,什麼因素導致了下降?
問題4:近年來遭遇的困境有哪些?又是如何應對的?
問題5:在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中國企業走出去越來越多對華商是機遇還是挑戰?
問題6:對行業的未來持樂觀還是悲觀態度,以及未來1~3 年左右有何經營計劃?
問題7:中國的相關政策或者大使館是否可以在助力華商的產業轉型或升級中發揮作用?另有什麼建議或訴求?
三、華沙中國城的發展歷程
在波蘭的貿易行業中,亞裔商人規模達到數萬人,尤以中國人和越南人居多,此外還有印度人、土耳其人、韓國人、蒙古人、菲律賓人和印尼人等,他們主要聚集在華沙近郊的幾個大型商貿批發中心。這些批發中心主要由中國人、越南人和土耳其人投資建立,相互毗鄰。其中,華沙中國城是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一個。
(一)行業概況與發展背景
華沙中國城的華商主要經營鞋襪、服裝、床上用品、電子產品、皮革製品、內衣和小商品等種類。根據華沙中國城集團辦公室提供的資料,截至2019 年,在此從事外貿的華商註冊公司(商戶)有450 家左右。經實地調研得知,平均每家商戶約有5 人,僱傭員工3 人左右,再加上一些專門從事配套服務業的華商,駐紮在該處的中國移民數量大約為3600~4000 人。這些華商主要來自浙江、福建、河北三省,其中浙江籍華商接近80%(見圖1),尤以青田縣居多。
華沙中國城的發展與中東歐地區中國移民的奮鬥軌跡基本同步。20 世紀90 年代初,中東歐地區的中國移民增長主要沿著以下幾條路線:第一,從俄羅斯進入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從匈牙利進入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和中東歐其他國家;第三,從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進入德國、奧地利和義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三國備受中國人歡迎的原因是三國對持有中國護照的人員簽證要求較低。東歐劇變後中東歐新市場的興起,加上中匈免籤條約的便利,對大批華商產生巨大吸引力。
1989 年波蘭轉軌之初,國內物資非常匱乏,一批來自中國的華商聚集在華沙露天的大市場做批發生意。那時的中國進口貨物價格非常低廉,基本不愁賣。1994 年廣東粵海集團在華沙近郊烏爾卡·科索斯卡(Wólka Kosowska)地區投資2500 萬美元建立了華沙中國城(簡稱GD),最初只有一個商業樓。據被訪者R1 講述,華沙中國城建立伊始,大量商鋪長期空置,僅有20 多個外貿公司在此經營,且大多是國營公派企業。
2002 年,溫州商人金建敏等合資收購了華沙中國城,但GD 的簡稱仍然得到保留。此後,華沙中國城迎來了新的機遇期。金建敏出資對商城的軟硬體設施進行了改造升級,並以平均每年2500 萬美元的投入規模對市場進行擴建。經過連續多年的擴建,華沙中國城現已成為中東歐地區最大的亞洲商品分撥中心,佔地30 公頃,商業建築面積超過12 萬平方米,總投資額已超過1.1 億歐元,共有6 座商樓、3 個倉庫樓和一個招待所。為方便採購商批發業務,中心商樓按照產品種類分割槽,同時設有外幣兌換處、會計事務所、餐廳、食品店、郵局、銀行等服務機構。華沙中國城產品款式、檔次多樣,為採購商提供了充分的選擇,供貨物件既有遍佈波蘭全國及周邊國家的批發點、連鎖店,也包括地市、鄉鎮的個體商店。
(二)主要發展階段及其影響因素
華沙中國城規模的不斷擴大離不開入駐商戶的迅猛增長。根據訪談得知,華沙中國城的發展歷程大體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94—2003 年的起步時期。華沙中國城的主要商戶大多是國營企業派駐,少量商戶從華沙大市場轉移過來。例如,受訪者R12 和R8 分別來自河北唐山和浙江溫州,以國企外派身份於1992 年和1995 年來到波蘭。之後,他們看中了波蘭以及周邊國家的市場機會,長居創業,賺取了第一桶金。據R12 回憶,他大概是東歐劇變後第一批來到波蘭的中國人,見證了華沙中國城的投資和落地。1993 —1995 年,華沙中國城的商品供不應求,可以說“來啥貨,賣啥貨”,根本不愁賣。一位同一時期在義大利的華商受訪時同樣指出:“只要開店就沒有不賺錢的”。儘管如此,當時在波蘭的中國人比西歐國家以及匈牙利都少得多,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一是20 世紀90 年代的波蘭批發市場主要被越南和亞美尼亞商人佔據,華商在此面臨激烈的競爭;二是相對嚴格的移民政策成為嚴重的阻礙因素;三是波蘭政府對中國移民的不友好態度;四是這一時期中國在波蘭的直接投資比重非常低。
第二階段是2004—2011 年的急劇擴張期。問卷調查顯示,華商來波年份多數在2005—2011 年之間,佔比約為52.50%(見圖2)。波蘭的統計資料與此基本吻合,自2006 年起,中國逐漸成為了波蘭最重要的亞洲地區移民來源國。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在於波蘭在2004 年成為第一批加入歐盟和申根區的中東歐國家,區位優勢迅速凸顯,市場潛力巨大;與此同時,歐盟內部商品、人員、服務和資本的自由流動,吸引了大批本來在其他中東歐國家從事批發貿易的華商轉移到波蘭。B另一方面,華沙中國城的改革之舉,尤其是重視招商服務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據被訪者R4 介紹,為了招商引資,2004 —2006 年,華沙中國城總經理甚至親自到機場接機並宴請前來考察的商人。在所有訪談物件中,最早來到波蘭的華商是在1995 年,人數增長的拐點在2004 年前後。這時正值波蘭加入歐盟前後,在波蘭建立中轉市場,既可以作為進軍西歐的跳板,又可兼顧中東歐市場。這一階段進入波蘭的華商絕大多數都來自歐洲其他國家,尤其是中東歐地區,如波黑、匈牙利、西班牙和羅馬尼亞。
第三階段是2012 年及之後的穩定增長時期。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多西歐國家市場受到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時,波蘭卻保持了持續性經濟增長。另外,2012 年“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提出後,波蘭的市場前景受到更多關注,自中東歐其他國家和從中國國內直接來波從事批發貿易的華商數量驟然上升,且這一時期的新生力量主要來自國內。根據訪談和問卷調查資料來看,約42.5% 的華沙中國城華商都是在2012 年及之後來到波蘭的。
四、華沙中國城商戶的轉型之困
經過多年的積累,華沙中國城一些有實力的企業已經成功轉型至房地產和服務業等其他行業,但批發貿易仍是華商從事的主要行業。大量受訪華商表示,其低附加值的走量批發模式,極大地制約了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和產業升級。
(一)行業競爭不斷加劇
華商以強大的“中國製造”能力,早期搶佔了市場先機。然而,近些年來,來自波蘭、越南和土耳其的商人陸續進入到批發貿易行業,有的甚至繞開華商直接從中國義烏進貨,導致競爭加劇。受訪者R9 曾經是一名公務員,2013 年隨愛人來到波蘭下海經商,目前主要從事各種日常首飾、創意禮品等小商品批發。在進駐華沙中國城之前,R9 主要在波蘭鄉下做零售店業務,目前仍在波茲南有一家880 平米的大型零售超市。然而,R9 表示,他們的一些老客戶慢慢摸索到了門路,開始直接從中國進貨,波蘭華商的整體業務受到較大沖擊。受訪者R4 的表述同R9 類似。R4 已在波蘭深耕14 年之久,在華沙中國城有兩個較大的服裝類門店,但因為來自義大利的同類競爭產品越來越多,加上國內製造業的勞動力成本上升,導致現在市場銷路不斷變窄,甚至連原有的波蘭客戶也在不斷流失。華沙中國城面臨的競爭日益加劇,批發商業模式逐漸顯露衰落態勢。大約兩年前他們公司的童裝銷售市場包括波羅的海三國、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等,而當下的銷售渠道則主要變成了內銷波蘭。原因是先前從華沙中國城進貨的烏克蘭、白俄羅斯和波羅的海三國等國家的商人都想逃避波蘭的稅收,以不開具發票的方式確保產品在本國市場上更有競爭力和利潤空間。但隨著波蘭市場監管和稅務政策日益嚴格,這種操作方式極易“引火上身”,遭到重罰。受訪者R2、R7、R11、R9 也表示存在這種現象。問卷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個觀點,48.75% 的受訪者認為同類產品的競爭越來越大,47.50% 的受訪者認為生產成本不斷在上升(見圖3)。
(二)融入主流社會比較困難
語言和文化素養對波蘭華商融入波蘭的主流社會具有直接影響。由於地理位置遠離市區,以華沙中國城為核心圈的華商及其家屬已然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封閉的移民社群,難以融入波蘭主流社會。因此,華沙中國城的商品很難進入波蘭的主流大型購物廣場、零售超市,也難以樹立品牌標識、提高商品附加值,更難以得到波蘭社會的認可。
經課題組實地觀察和訪談發現,華沙中國城商戶的社交範圍幾乎都侷限在城內這個較為封閉的中國人圈子裡。除了較長假期的出遊訪友之外,他們的日常生活、娛樂和居住大都在華沙中國城附近,附近開設的中餐館、棋牌室、KTV 等配套服務店面更加促成了一個獨立於華沙之外的“華人圈”。與此同時,雖然近半數的華商已經在此生活了10 年以上,但80% 以上的華商波蘭語水平僅可應付與生意相關的簡單對話。
根據訪談和問卷調查結果看,華沙中國城華商的整體文化水平偏低,80% 以上的華商學歷都在高中以下。雖然在批發貿易行業裡,就基本的商業模式和具體操作來看,經驗位居首位,學歷的門檻並不重要,但從長遠來看,絕大多數華商的轉型之路已經嚴重受到語言能力和思維模式的制約。
在12 位受訪者中,僅有3 人學歷在本科以上,他們的波蘭語水平要高於文化水平較低者。受訪者R12 於20 世紀90 年代畢業於國內重點大學俄語系,後外派到波蘭並參加了波蘭語培訓,之後20多年一直留在波蘭創業,現精通波蘭語,主要為華商提供法律和會計事務諮詢業務。受訪者R1 大學本科畢業之後於1995 年來到波蘭,可以熟練使用波蘭語。他在中國城先做過批發貿易,承包過中國飯店,之後又與外商合作創立了合資公司。目前,除合資公司之外,他還透過商會平臺整合資源,從事諮詢、培訓、會展等相關服務業工作。受訪者R10 本科畢業之後,曾在波蘭大學修讀波蘭語和歐盟相關法律知識,因而不僅具備了波蘭語交流能力,也精通波蘭及歐盟的相關法律。目前,R10 除了在華沙中國城擁有自己的商鋪之外,其業務範圍還涉及教育培訓、諮詢服務等行業。與以上3 位語言和文化素養兼備的受訪者相比,其他9 位受訪者的波蘭語能力僅在基本交流層次,有幾位受訪者甚至完全不能交流。而在調研中可以發現,轉行做服務業的華商基本上都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和語言水平。
(三)稅務稽查不斷趨緊
由於少數華商曾有利用法律空隙,遊走在“灰色”經營邊緣的行為,導致這一群體被推上了稅務稽查的“風口浪尖”。事實上,這一問題在歐洲其他國家同樣存在。問卷調查資料顯示,約79%的受訪者認為波蘭稅務政策是當前華商面臨的主要難題(見圖3)。從波蘭華商的發展歷程來看,在過去較長時間段裡,華沙中國城存在的灰色經營模式為小微企業帶來了暴利,幫助華商積累了原始資金。據受訪者R12 回憶,20 世紀90 年代波蘭走上經濟轉軌道路後,市場經歷了較長的混亂無序時期,政府部門受賄現象嚴重,在客觀上助推了這種灰色經濟的發展。據中國駐波蘭大使館釋出的資訊,波蘭稅務部門對華沙中國城的突擊性稅務稽查從2017 年年底就已經開始了,其重點是稽查商業行為中的偷稅漏稅問題,對華沙中國城的營商環境造成了很大影響。
受訪者R2 和R11 指出,波蘭的稅務政策一直在變,就連波蘭人也較難適應。他們認為,這與波蘭近兩年經濟下行壓力和財政負擔加重有關,政府試圖透過各種渠道聚攏稅收、提高財政收入。R7認為,近兩年波蘭稅務部門對華沙中國城稅務政策不斷趨緊,一方面與長期以來華商稅務操作不合規的積弊有關;另一方面則與波蘭財政負擔加重,以及當前執政黨對華不友好態度相關。R7 還表示,自從2015 年波蘭政府換屆之後,華商與前任政府原有的溝通渠道以及關係中斷,遭受的稅務打擊力度格外強烈。2019 年末,波蘭稅務部門經常開展稅務突擊檢查,“矛頭”似乎直指華沙中國城。持同樣看法的還有受訪者R2、R4、R10 和R11,他們一致認為在此之前波蘭稅務執法人員來檢查時會對不合規問題逐條清晰指出,也會提前致函商戶。然而,現在執法人員經常“無故找茬”,有時甚至要求翻數年前的財務舊賬。只要商戶遭到檢查,則罰款不可避免。因此,華沙中國城的商戶只要看到執法人員到來,就關門停業,但最終也難逃處罰。據受訪者介紹,這些執法人員開具每筆罰單都會得到一定比例的提成,這或許也是他們樂此不疲的原因之一。
(四)家族經營模式暴露一定的弊端
“華人的奮鬥史堪稱一部家族奮鬥史,歐洲的華人經濟普遍存在著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多數批發商仍舊是一種放大版的“家庭作坊”,即以經營者的家庭為基本單位,在盈利方面具有明顯的短視性。華沙中國城的華商也具有這樣的共性。同時,在12 位受訪者中,除R1、R6、R10、R12等少數商戶計劃長期留在波蘭或已經定居波蘭之外,其他8 位在訪談中都表示在波蘭只是為了做生意賺錢,沒有留下的長遠打算。多數華商沒有在波蘭長久紮根並打入主流社會或主流市場的長遠規劃。其背後原因除語言方面的不足、文化素養的欠缺外,還有家族企業模式的掣肘。
受訪者R2 和R11 表示,計劃再賺幾年錢之後回中國。問及原因時,他們表示一方面國內經濟發展越來越好,他們對祖國也有濃烈的文化認同和故土情懷;另一方面在波蘭始終感覺是寄人籬下,無法真正融入主流社會。即使受訪者R6 在華沙的“倉儲——批發——零售”一條龍產業做得有聲有色,但被問及未來打算時,他表示賺錢之後還是會回國定居。與R6 形成對比的是R7,其生意逐漸慘淡,對未來較為悲觀,表示一旦經營困難就回國發展。受訪者R9 認為,由於自己的波蘭語水平有限,很難將商品打入波蘭的主流消費商場或購物廣場。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公司是家族經營模式,自己當老闆,老婆、親戚或同鄉在公司做幫手,還僱用了幾個波蘭員工。在談及制約發展的原因時,R9 強調家族模式使得融資和風險投資都存在一定掣肘。所以有研究指出,波蘭的中國移民中,處在中國城的華商沒有一家可以用到風險投資、金融投資,最多就是傳統的貸款。華沙中國城從事批發貿易的華商大多是家族企業模式,這或許是他們共同的弊端之一。
五、華沙中國城華商的未來前景
從調查問卷可見,大多數受訪者對華沙中國城目前的經營狀況和未來前景持悲觀態度,持樂觀態度的佔比不到四分之一。他們認為,傳統的批發貿易可替代性太強,加上國內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行業競爭的加劇以及波蘭稅務部門的干擾,促使他們不得不做出轉變,邁向多元化和正規化經營成為必由之路。同時,華商也深感維持良好經營和成功實現轉型並非易事,普遍希望中國政府相關部門提供幫助和支援。
(一)探索多元化發展的品牌建設之路
在華沙中國城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裡,走量式批發一直是絕大多數華商盈利的主要模式。在此期間,也有少數華商嘗試透過電子商務平臺開通零售業務,但終究因“量少利薄”、耗費精力大而放棄。也有一些華商將零售業務擴充套件到波蘭二三線城市的實體零售超市,但由於波蘭本地商人的同質化競爭不斷加劇,業務不斷受到擠壓。因此,探索出多元化發展的品牌建設之路至關重要。未來,華商應該注重產品升級,減少中間環節,延伸產品線,走出一條多元化的具有高附加值的品牌建設之路,這樣才能在全球價值鏈中立於不敗之地。
從訪談和問卷調查資料來看,華沙中國城75% 以上的商戶面臨著利潤率不斷走低的困境,但也有25% 的商戶能夠逆勢而上,走出了一條從“工廠到貼牌銷售”的品牌化模式。被稱為“鞋子大王”的受訪者R3 即是一個例證。R3 來自福建莆田,1997 年先到匈牙利,隨後跟堂哥來到波蘭華沙中國城經營鞋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R3 逐漸摸索並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經營理念。他在國內建立了自己的鞋子加工廠,也在歐盟註冊了產品商標,由“粗放型”生產逐漸轉向“品牌化”發展道路。透過十幾年的努力,公司產品在波蘭和其他歐盟國家的認可度和知名度不斷上升,除了內銷波蘭市場之外,也在波羅的海三國和德國擁有重要市場。創業經歷和經營理念相似的還有受訪者R8,他來自浙江溫州,於1999 年以外派身份來到波蘭,憑著在床上用品領域創業多年的敏銳嗅覺,在波蘭開拓了新市場。與R3 相似的是,R8 格外注重產品的供貨渠道和產品質量,同時也擁有自己的工廠和商標。其貨物銷售渠道相比大多數商戶而言更加靈活多元,除波蘭之外,還銷往英國、德國、立陶宛、芬蘭、法國、荷蘭和中東歐其他國家。
(二)邁向合規化勢在必行
非正規經濟利用了制度監管的漏洞,但那些“投機取巧”的做法往往經不起嚴格審查。近年來,波蘭等歐盟國家加大貿易保護和市場監管整頓力度,法律制度日益完善,稅務執法更趨嚴格,“灰色”經營空間越來越小。根據課題組的訪談和問卷調查來看,華沙中國城的絕大多數華商都能正視過去存在的不合規經營行為,並且意識到遵守當地稅務政策的重要性。自2017 年稅務大檢查之後,他們已經逐步走上了正規化經營道路,但由於過去留存的手續不齊全等問題,仍然時不時會被“翻舊賬”並遭處罰。受訪者R2 和R11 認為,未來的經營必須越來越正規化,遵守波蘭方面的相關要求。不過,他們也表示,波蘭稅務部門的執法行為、稽查頻率和處罰力度,似乎對中國人表現出了一種固有的偏見,尤其是本屆新政府上臺之後有變本加厲之勢,使得華商覺得即使再規範稅務也沒有用,因而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和憂慮。
調研發現,經營狀況向好發展的商戶在稅務問題上反倒處變不驚,因為在他們看來,合理合法納稅是長遠經營之道,在擴充套件業務、銷路,提高產品質量、生產效率以及款式新穎度等方面多下功夫,才是批發貿易的制勝之基。受訪者R8 就是這類商戶的典型代表。R8 獨闖波蘭從事批發貿易已經超過20 年,在問及如何看待波蘭的稅務大檢查時,他坦言“臨危不懼”。R8 表示,當稅務執法人員突擊檢查時,幾乎華沙中國城所有的店鋪都選擇“關門大吉”,而他的店鋪卻從來不關。因為他覺得自己的每一筆貨物進出都有發票,一張不缺,經得起檢查。但是,有一次稅務執法人員對其公司發票一番徹查之後未發現問題,於是又提出檢查倉庫貨物,最終以存在多餘庫存的“莫須有”理由進行處罰。R3 也是在面臨稅務大檢查時少數堅持營業的商戶之一。在他看來,只要按照波蘭的稅務政策正常正規納稅,就不怕稅務稽查。以上兩個案例說明,合法合規經營至關重要,僥倖心理無法應對稅務等其他檢查;但也暴露了波蘭稅務部門對華商的刻板印象,以及執法過程中的亂作為現象。
(三)迫切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援與幫助
自2017 年華沙中國城稅務稽查頻繁發生以來,在波華商的切身利益頻繁受損。我駐波蘭大使館廣泛收集華商的意見之後,積極組織在波華商與波蘭稅務部門之間就稅務稽查工作進行調解。但直至2019 年末,波蘭稅務部門圍剿式的突擊檢查仍然經常發生。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華商普遍對此深感焦慮,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未來的不正當稅務稽查。大多數華商表示,從2017 年之後就逐漸走向了合規化經營,遵守波蘭的稅務政策,旨在扭轉以往的灰色經營方式,但稅務部門的刻板印象和波蘭的灰色清關仍然讓華商們無所適從。
據一位受訪者在問卷調查中透露:“現階段波蘭稅警、邊防海關等不透明執法對華沙中國城的引資環境產生顯著負面影響,前景堪憂。波蘭稅收混亂並不僅僅體現在批發一個環節,而是從清關開始一直到終端零售客戶都存在逃稅的灰色默契。然而,這些灰色收入並沒有進入商人的口袋,而是進入了波蘭某些利益集團的口袋,但承擔壓力和風險的卻是批發商。”
在關於具體利益訴求和迫切需要得到幫助的調查中,認為當前最需要使館介入與支援的華商比例最高,為40.00%;其次是對於波蘭和歐盟法律知識的培訓,佔32.50%(見圖4)。
六、結語
華人商城是中國商品國際營銷網路的重要結點,是華僑華人與當地民眾交往的直接場所,是相關國家從政界、商界、媒體到普通民眾都關注的物件,因此,無論商城從業者的主觀意願如何,在一定意義上,華人商城已經成為“中國製造”乃至“中國形象”在海外的集中展示視窗。華僑華人身居海外,十分熟悉所在國的社情民意、風土習俗和營商法規。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常年定居波蘭的華商對所在國的營商環境具有深度的瞭解與認知,同時又積攢了豐富的人脈資源。因此,波蘭華商在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以及促進中波交流合作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回溯中鐵進軍歐洲、折戟波蘭的A2 高速公路事件,除了中鐵錯誤估算報價之外,其對波蘭國情地貌、風土人情缺乏足夠的在地經驗和知識也是專案失敗的重要原因。此外,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波蘭的華僑華人日益成為推動中波民心相通的重要載體。
目前,在波註冊的大中型中資企業達19 家,在分佈上以華沙中國城最為集中。隨著在波華商數量的快速增長,華商的各項利益保護以及未來發展問題變得日益突出。從微觀個體視角來看,每一個在波華商都是中國國民素質和形象的一個側面,將間接塑造波蘭對中國國家形象的看法。旅居波蘭長達50 年的華人女作家胡佩方不喝牛奶、不愛吃西餐,卻早已融入波蘭的主流社會。正如她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所指出的:“華人不是隻有被同化,才能融入當地社會,而是要自尊自愛。只要你不偷稅漏稅,人家就不會歧視你…… 我們誰都沒有權利給中國丟臉。”雖然對華商的歧視性看法和做法與波蘭本國官僚腐敗和程式不透明有直接關係,但不可否認的是,部分華商長期存在灰色經營,以至於偷稅漏稅的標籤一時難以去除。因此,對於在波華商而言,當前亟待調整的發展方向是走向合規化、樹立良好的中國(人)形象,主動轉變思維、積極融入波蘭社會,在合法經營的同時為波蘭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從宏觀視角而言,波蘭華商的發展歷程和轉型困境也是中國傳統制造業在海外發展與轉型升級的縮影。從傳統意義的輸出“廉價貨”到“質優價廉”,再到如何走向具有高附加值的“品牌化”發展道路,這是當前從事貿易批發的波蘭華商,乃至整個中東歐地區華商的主要發展方向。為應對以上困境,除了波蘭華商自身積極探索多元化發展的品牌建設之路和規範經營之外,也需要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及駐外機構加強與華沙中國城華商的緊密溝通,幫助華商積極轉變思路並提高維權能力,為維護華商正當權益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摘自:王弘毅、許致軍、徐剛:《波蘭華商的發展歷程與轉型之困——基於華沙中國城的田野調查》,《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22年第1期。註釋從略,如有需要請參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