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地雞毛中找尋修復與重建中美關係的可能性

在一地雞毛中找尋修復與重建中美關係的可能性

    5月31日,基辛格與中美關係研討會線上舉行。 會議影片截圖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用一種特別方式慶祝自己的99歲生日。當地時間5月30日晚,他坐在電腦前開啟會議軟體,接受身在中國的朋友在“另一天清晨”發來的生日祝福——北京時間5月31日,“基辛格與中美關係”研討會線上舉辦。影片中,基辛格身後的書架上放著幾個相框,其中有幾張中國人熟悉的面孔:毛澤東、周恩來、尼克松……

    1972年2月,尼克松與基辛格一行來到北京,與中國國家領導人共同發表了具有歷史開創意義的《上海公報》。從此,中美兩國逐漸向對方敞開大門,原本兩極對立的世界開始走上共同和平發展的道路。

    50年後,美國卻將中國視為“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5月26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表“美國對華戰略”演講,對涉臺、涉疆、涉港等中國內政橫加干涉,把中國描述成“對國際秩序最嚴重的長期挑戰”,聲稱美國將透過“綜合威懾”的方式圍堵中國。他還說,今天的中國,與50年前尼克松到訪時的中國已截然不同。

    凝聚了老一輩領導人政治智慧的中美關係被破壞至此,令人不勝唏噓。但嚮往和平的人們,仍然在一地雞毛中努力找尋修復與重建的可能性。

    改變世界也改變很多人的命運

    “50年前,我很榮幸成為首批到訪中國的美國官員。當時,我們克服了兩國之間的緊張局勢和一些外交分歧,特別是在臺灣問題上的爭議。”基辛格回憶說,雙方在對話基礎上建立了雙邊關係,在可能合作的領域開展合作,在分歧之處避免武力威脅,開啟了中美交往的大門。

    隨同尼克松訪華之前的1971年,基辛格曾秘密來華。彼時,中國前駐美大使崔天凱正在黑龍江的一個農場開拖拉機。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從報紙上讀到“亨利·基辛格”這個名字,得知他代表尼克松訪華,“當時我產生了一個念頭,也許有一天我能去美國瞧一瞧”。10年後,崔天凱來到紐約,在聯合國總部擔任譯員。“大變革會影響個體的人生,我的個例只是中美關係對個人生活產生影響的一個例子而已。實際上,雙邊關係正常化造福了中美兩國人民。”崔天凱說。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前院長王緝思回憶說,基辛格訪華時,他正在內蒙古自治區放牧,“談話物件只能是馬牛羊”,根本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事。直到回北京探親,他才知道世界已經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1978年王緝思進入北京大學學習國際政治,後又赴多個英美高校訪學,直至回國任教。他表示:“應該說,基辛格和尼克松訪問中國對我們每個人都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當年隨同尼克松訪華的,還有美國前駐華大使芮效儉。他回憶說,1971年時他在美國駐蘇聯大使館工作,基辛格訪華徹底改變了駐蘇聯的美國代表與中國代表之間的關係。“此前我們想找他們(中國代表),他們躲著不見我們;基辛格去了中國之後,中國駐蘇聯代表追著來見我。因此,基辛格訪華對我的外交生涯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在芮效儉擔任駐華大使的四年裡,基辛格每年都會訪華、每次都會向美國總統詳細介紹訪華情況。

在一地雞毛中找尋修復與重建中美關係的可能性

    今年5月27日是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的99歲生日。 人民視覺資料圖

    “回顧中美最初的接觸,我們現在很容易忘記,這一舉動在當時多麼大膽、多麼勇敢。”美國前常務副國務卿佐利克說,“尼克松把訪華比作‘登月’。那時候的中國對美國來說完全是一個敵人——美國正在全球各地挑起‘革命’,包括越南和朝鮮半島,讓它們成為美國的代理人。但基辛格著眼國際形勢的變化,非常敏銳地捕捉了一個歷史性的機遇,並透過外交手段抓住了這個機遇,創造了歷史。”

    在懵懵懂懂的、對未來一無所知的1971年,他們不會想到,基辛格的秘密訪華之行悄然改變了很多人命運車輪行進的方向——包括基辛格自己。若干年後,他們大多登上外交舞臺,繼續推動和塑造著歷史。

    美國“對華接觸”失敗了嗎

    50年後的今天,中美關係卻急劇惡化。世界再一次來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

    “人大重陽”智庫近日發表報告指出,美國對華戰略已由“競爭”發展為“圍剿”,對中國全面戰略圍堵的步伐正在加快。截至5月16日,美國對中國開展了24項壓制行動,涉及經貿、科技、地緣政治、意識形態等多個領域。

    在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會長理查德·哈斯看來,如今的中美關係確實面臨嚴重挑戰,其中不但包括過去懸而未決的問題,還涉及正在改變的兩國國力對比,“中國正在崛起,而美國已顯老態”。佐利克提到了影響中美關係的另一個因素:“美國一直有充當‘傳教士’的傳統,但不是所有國家都歡迎傳教。”芮效儉則認為,缺乏有遠見卓識的領導人也是個問題,他們只有傳統思維,而傳統思維只會導致“傳統後果”——戰爭和破壞。

    王緝思在發言中提到,導致中美關係惡化的原因還有所謂“民意”。他說:“民意正在朝負面發展。如今中美之間接觸很困難,特別是對普通民眾而言,他們只能透過媒體來了解對方。現在兩國對彼此幾乎沒有正面報道,但實際上,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都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

    某些美國政客和媒體近期頻繁炒作“對華接觸失敗”論調,渲染中美“對話無用”,聲稱“合作共贏”只是政治口號。但在崔天凱看來,這種全盤否定的論調是值得警惕的,“我們不需要往回幾百年去尋找所謂‘修昔底德陷阱’。從基辛格訪華到現在這50年,事實已經說明了一切。”

    崔天凱將亞太地區50年前的形勢與現在的情況作了對比。當時,“印度支那戰爭”還沒有結束,很多無辜民眾被殺害,很多美國年輕人為此付出了生命;而現在,亞太地區總體上是穩定的,這與冷戰時期的亞洲形成了鮮明對比。在經濟上,當時除了日本,整個亞太地區都是貧窮落後的;誰也沒有想到,今天的亞洲會成為世界經濟的主要引擎之一,成為最有經濟活力的地區。當時的亞太地區四分五裂,結成了不同的軍事同盟,相互之間經常發生衝突;而現在“出現了區域合作的良好勢頭,比如東盟,過去二三十年來執行得很不錯”。

    “過去幾十年本地區取得的成就中,中美關係的正常化和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歷史告訴我們,無論對中美還是亞太國家來說,合作都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崔天凱說,為什麼現在有人要走回頭路,要把時針撥回到過去?“他們是想讓本地區再次回到衝突、動亂、貧窮、分裂、敵對的狀態。”

    改善中美關係的關鍵是什麼

    無論是拜登政府先前提出的《美國競爭法案》,還是布林肯日前發表的所謂對華戰略演講,都視中國為美國“最大的戰略對手”。布林肯在此次講話中,將此前的美國對華“三分法”政策的“競爭、對抗、合作”修改為“投資、結盟、競爭”,即投資美國國內建設、鞏固盟友體系,在“實力基礎上”同中國展開競爭。

    芮效儉認為,中美關係現狀讓他最感困惑之處,是美國並沒有界定其對華戰略的目的是什麼。“不能只講競爭、敵手,要說出目標是什麼。目標是要贏得這場競爭,還是讓合作成為關係的主導面,我們需要界定。同樣,要談合作與對話,我們也要知道對話的目的。”

    在哈斯看來,如今要改善中美關係,難度比50年前更大。“50年前促進美中改善關係的因素之一,是我們有共同反對的目標,那就是蘇聯帶來的挑戰;而現在,我們需要知道我們共同支援的是什麼?”他認為,儘管美中競爭和分歧不可避免,但這個時代與冷戰時期的不同之處,在於國際關係越來越受到全球性問題的影響,包括氣候變化、核擴散等。因此,雙方能否在存有分歧的背景下維護和拓展合作、達成適合21世紀的議程,仍然是改善中美關係的關鍵。

    在《論中國》一書中,基辛格回憶了他與中國領導人的交往經歷。本書前言中提到,過去中美兩國都沒有讓各自不同的歷史和內政介入外交領域,影響兩國合作。芮效儉指出,但現在,美國並沒有遵循過去的原則。要讓中美關係重回正確軌道,應該從這本書的觀點中尋找啟發,即“避免讓我們國內事務影響雙邊關係和國際關係”。

    在中美關係中,臺灣問題始終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基辛格回憶說,當年尼克松訪華時,他和毛主席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臺灣問題,後來雙方達成默契:美國承認“一箇中國”原則,中方也理解並尊重美方關切,即如何落實一中原則。過去幾十年,雙方一直按照這樣的原則來處理臺灣問題。哈斯認為,儘管中美在臺灣問題上存在分歧,但50年前雙方已經創造性地建立了管控分歧的框架,這個框架在過去50年間發揮了良好的作用。但現在還能不能繼續維持這個框架?“一旦出現災難性後果,對中美兩國,對亞太地區都會產生極大影響,而亞太地區對整個世界又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王緝思認為,當前中美關係最令人擔憂的問題,是雙方不能進行面對面交流,只能相互猜測。王緝思見過很多美國企業家,都非常想跟中國做買賣、來中國投資;他也見過很多中國企業家,他們也有同樣的願望。但由於各種原因,現在要實現這樣的願望還相當困難。王緝思期待兩國航班儘早重啟,恢復民間往來。

    正是懷著認識中國、瞭解中國的目的和願望,基辛格過去50年間訪華近百次,見證了中國迅速崛起的過程。他回憶說:“第一次來中國的時候,我在演講中提到,中國是個神秘的國家。周總理打斷我說,你覺得中國的神秘之處在哪裡?我當時就答不上了。周總理接著說,透過我們的見面和溝通,我們可以揭去這層神秘的面紗。”

    基辛格指出,如今中美之間已經揭去神秘的面紗,卻出現了新的問題。中美關係的複雜性與50年前不一樣,要推動中美關係發展,面臨的阻礙也不一樣。“我們需要把關注點放在全球問題上,找到共處準則,確定積極的共同目標。”——這正是基辛格過去50年裡一直推動實現的目標。

    基辛格說:“希望在我100歲生日那天還能與大家見面。”

    本報北京6月1日電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909 字。

轉載請註明: 在一地雞毛中找尋修復與重建中美關係的可能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