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民族大調查”成果《中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調查報告》釋出
《中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調查報告》叢書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30日電 (記者 陳溯)30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託專案暨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重大專案結項成果《中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調查報告》叢書對外發布。
在當天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主辦的叢書釋出會上,專案首席專家、叢書執行主編王延中對報告專案情況進行介紹。
他表示,“大調查”專案於2013年立項啟動,即被定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重大專案,結合創新工程專案管理模式執行。截至2021年12月底,“大調查”專案已經正式出版《中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調查報告》叢書成果51卷,送審待出版15卷;發表期刊論文及相關文章500多篇,其中重要學術論文200餘篇;撰寫相關諮詢報告及內部研究報告近300篇,其中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資訊情報院報送的《要報》成果120餘篇,獲獎要報成果近20篇。各類成果總字數約2000萬字。
王延中表示,該專案的學術貢獻與現實價值主要有五點:第一,系統全面地記錄了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和主要經驗;第二,培養了大批民族研究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和後備力量;第三,為我國民族工作實踐提供重要決策參考;第四,推動了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創新發展;第五,促進了民族研究領域的國際學術交流。
全國人大常委會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李培林表示,《中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調查報告》叢書作為“大調查”專案的最終成果,是幾年來各個子課題組對民族地區21世紀以來經濟社會發展的系統調研和詳實記錄。專案組組織協調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為主的幾百名專家學者,歷經9年,終於完成了針對我國民族地區和少數民族的大型調查。這也是新世紀以來我國開展的最大規模的民族地區調查專案。學界同仁普遍將2013年啟動的“大調查”專案喻為“第三次民族大調查”。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長趙劍英表示,在調研工作啟動之初,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便成立了專門負責出版該叢書的專案組,指定出版經驗豐富、政策把握水平高、溝通能力強的編輯人員與“大調查”專案組對接,從寫作源頭把好政策方向關、學術質量關。
“深入持續發揮好《中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調查報告》叢書成果服務民族工作的積極作用是學界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李培林建議,下一步要持續推進民族理論研究創新發展,加快民族學學科的本體建設,提升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對策研究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深化國情調研工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秘書長、財務基建計劃局局長馬援就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民族研究工作提出三點意見:一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學術導向和價值取向,服務新時代民族工作發展需要;二是堅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和普遍意義的馬克思主義民族學學科;三是堅持加強話語體系建設,向世界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