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兵之處”,建功“兵支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自強 通訊員 耿安國 董順

34年前,紀奕坤離開了部隊,從此投身到脫貧攻堅“新戰場”,帶領大北曲後社群埋頭苦幹、攻堅克難,把曾經的貧窮小村變成如今的現代化富裕社群。始終堅持著“當兵保家衛國,退役服務民生”的堅定信念,紀奕坤先後榮獲“山東省首屆優秀兵支書”、“青島市優秀退役軍人”等榮譽稱號。

不忘“兵之處”,建功“兵支書”

一身為民情懷 

一篇脫貧攻堅之歌

城陽街道大北曲後社群是城陽區巨大變遷的一個典型代表,這個社群有著600多年的歷史,經歷了滄桑鉅變。在改革開放之前可謂一貧如洗,村裡土地不多,老百姓一年到頭吃不上飽飯,能頓頓吃上白麵饅頭,是很多人的夢想。“那個時候,大家都住在低矮的瓦房裡,很多人家的房子屋頂是茅草屋,牆皮是土的,家裡的地面也是泥土的,一到颳風下雨最遭罪,屋裡屋外全是泥,冬天凍得睡不著覺,夏天熱得要人命。”提起當年的生活,紀奕坤感慨萬千,“說心裡話,現在的日子在那時候看來不敢想象,那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頓頓吃飽飯,能住上不漏風漏雨的房子。”

1986年,紀奕坤退伍回鄉工作,多年的軍旅生涯,給他打上了深深的紅色烙印;多年的部隊熔爐,讓他練就了艱苦奮鬥、堅忍不拔、敢想、擅闖、能拼的軍人品質。回到村委工作之初,紀奕坤清晰記得當時村裡的“家底”:村子只有3家村辦企業和3傢俬營企業,村集體收入30萬元。契機來自於鄉鎮企業發展和舊村改造。眼見鄉鎮企業、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在城陽遍地開花,紀奕坤和當時的很多人一起看到了機會,村裡拿出部分村集體用地,建設了大北曲後工業園,用來招商引資,築巢引鳳,很快吸引了大批企業入駐,村集體收入快速攀升。2004年,大北曲後再次迎來利好,村裡面臨拆遷改造。由於村民獲得了實惠,拆遷改造推進比較順利,實現了當年拆遷當年回遷的“大北曲後拆遷速度”。村民從世代居住的低矮狹小瓦房,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身份也從村民變成了市民,居住環境、生活環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不忘“兵之處”,建功“兵支書”

一腔責任擔當 

一曲文明奮進之歌

2014年當選為城陽區城陽街道大北曲後社群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以來,“民生”二字始終是紀奕坤心裡無時無刻的關切。“民生保障是社群百姓幸福之基、社群和諧之本,建立社群經濟良性發展與居民福利保障長效化機制,努力讓社群發展成果惠及百姓,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紀奕坤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2014年以來,紀奕坤勇於創新、銳意進取,帶領社群廣大黨員群眾充分利用社群區位優勢,搶抓機遇,不斷壯大社群集體經濟發展,完成了社群4.5萬平方米商業專案招商,為改變社群面貌做出了顯著貢獻,社群的集體經濟收入得到了有效保障和長足發展,為社群每年增收2000餘萬元,社群居民的福利待遇也得到了顯著提高。目前,社群每年為居民發放福利1000餘萬元,並確保居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雙提升,大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

大河漲水小河滿,村集體富裕了,村民也過上了好日子。如今再走進大北曲後社群,綠色潔淨的小區環境讓人嘖嘖稱讚。近年來,社群投資數百萬元全面加強小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全面提升社群環境品質,投資 40 萬元對社群陽光服務大廳和綜治服務大廳進行升級改造;投資 50 萬元對小區文化廣場進行整修、對社群文化中心進行升級改造,並建成了社群文明傳習文化長廊、國學長廊和黨建長廊……在社群的精心管理和全體居民的細心維護下,社群環境潔淨有序、優美和諧,成為當地的一個“樣板社群”。

一片軍旅深情 

一篇和諧治理之歌

在紀奕坤看來,退役軍人身上那刻在骨子裡的強烈責任感、使命感與滿滿的“魚水情”,是其“轉戰”地方的強大生命力之所在。“退役軍人服役時是國防建設的重要力量,退役返鄉是促進社會發展夯實基層治理的生力軍。”多年來,紀奕坤帶領社群兩委始終堅持把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納入基層社會治理重要內容,努力激發退役軍人“紅色潛能”,讓退役軍人成為社會治理內涵的“紅色因子”。同時,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突出退伍軍人的管理教育和作用發揮,在清明節期間組織退伍軍人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清明節掃墓活動,積極與駐地部隊開展區域化黨建共建活動,“八一”建軍節期間組織召開退伍軍人座談會,並組織退伍軍人赴紅色教育基地進行考察學習,每年給予退伍軍人一定的優撫補貼。動員退伍軍人參與到社群的“網格化”管理工作中,充分發揮退伍軍人的優良作風,提升社會治理新效能,啟用社會治理新引擎。“營造全社群尊崇軍人的深厚氛圍,充分激發退役軍人幹事創業的信心和動力,鼓勵支援他們投身經濟社會建設,用實際行動充分展示和詮釋中國退役軍人的擔當和錚錚鐵骨的軍人風采。”紀奕坤說。

在今年的戰疫中,由網格員、退伍軍人和志願者80多人組成的“防疫”團隊成為保護居民健康的一道堅固的防線。黨網一體化是大北曲後社群網格工作的一大亮點,從社群兩委、分管負責人,到樓長、網格員、志願者、退伍軍人,組成了一個體系,“一竿子捅到底”,政令暢通,執行到位。在其中,由紀奕坤等黨員代表和退役軍人組成的先鋒隊是中堅力量,他們舍小家顧大家,連續作戰成效斐然,而這支經歷戰疫洗禮的“鐵軍”,也再次贏得了居民們的信賴。“一手抓防疫,一手謀發展,這支值得驕傲的隊伍始終奮戰在第一線。”紀奕坤說。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130 字。

轉載請註明: 不忘“兵之處”,建功“兵支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