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
國家發改委區域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區域戰略一室負責人、副研究員張燕認為,兩份檔案的出臺,充分體現中央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三地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橫琴、前海將利用各自優勢條件,更大力度推動對接澳門、香港深度合作,這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乃至全國深化改革開放起到重要的示範、帶動作用。
為大灣區建設注入新動力
南方日報:此次出臺兩個重要檔案,有何重要意義?
張燕:這兩份檔案是國家在區域發展上的又一重大布局,是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又一重大部署,充分體現中央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粵港澳三地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
橫琴、前海將利用各自優勢條件,更大力度推動對接澳門、香港深度合作,這不僅對橫琴、前海兩地和珠海、深圳兩市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將對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起到重要的示範、帶動作用,同時也是支援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促進大灣區率先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
南方日報:橫琴、前海各自擔負哪些重要使命?
張燕:建設橫琴新區的初心,就是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透過加強城市運營合作,建設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家園;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健全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等,這些都具有重要的改革探索與實踐價值。
前海更強調,推進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加快科技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以及深化與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等方面任務,強調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上進一步先行先試。
南方日報:改革開放以來,從設立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再到全國一盤棋的開發開放,區域從小到大。如今,國家在區域發展佈局上再次聚焦到重要城市的重點區域,如何理解這種變化?
張燕: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透過經濟特區建設等方式,形成豐富的改革開放成果和經驗,並逐漸向全國普及推廣。當前,邁向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的難度加大,要求更高,任務更繁重。對此,此次檔案有三個特點,一是在戰略謀劃上有很強的前瞻性;二是在深化改革上有很強的系統性;三是在任務部署上有很強的示範性,以“點”帶“面”更好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為產業發展提供新空間
南方日報:兩個合作區的重點各有不同,橫琴側重在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上,前海則實現面積大幅擴容。
張燕:確實。橫琴提出健全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這是一項重大突破,可以成為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為更好發揮兩地優勢,接下來還要在屬地管理、權益分享、產業協同等方面不斷完善措施,落地見效。
前海“擴容”,從不到15平方公里到超120平方公里,有利於更多市場主體參與到前海改革開放事業中來,形成多樣化、創新性的合作機制,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潛力。
南方日報:橫琴合作區提出發展科技研發和高階製造等產業,這將對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推動珠江西岸建設有何作用?
張燕:橫琴發展科技研發和高階製造產業、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等,以更加便利的人員往來、要素流動推動粵澳要素集聚,有助於破解澳門經濟結構單一化的問題,也有助於增強橫琴作為粵港澳合作發展重大平臺的引擎帶動作用,進一步釋放澳珠極點帶動潛力,加快補齊珠江西岸在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方面的短板。
南方日報:前海更多聚焦金融業等現代服務業發展,這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長期穩定發展有何意義?
張燕:金融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領域,前海應透過改革試驗和重大政策的先行先試,在與香港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方面率先探索。關鍵還是在國際化上做文章,一方面要提高前海在金融服務領域的國際化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藉此進一步鞏固、增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應儘快出臺配套措施
南方日報:橫琴、前海的發展,將對廣東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起到怎樣的作用?
張燕:兩個合作區都處在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關鍵交匯點,對促進雙迴圈作用巨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制度建設、重點專案落地、重大改革試驗等方面發揮動力引擎的作用;二是在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的重大舉措、重大改革上發揮先行示範的作用;三是在對接港澳、對接國際前沿中發揮視窗和連結作用。
南方日報:廣東應如何推進兩個檔案儘快落地見效?
張燕:落實好這兩份檔案,廣東肩負很多工,包括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制定、合作清單的制定、重大專案的推進,等等。特別是儘快在稅收、金融、產業、交通對接等方面出臺操作性強的配套政策,讓兩份方案儘快落地為具體制度、舉措和專案,將這一重大布局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新的發展動能。
廣東還應推動兩個合作區與廣州南沙自貿片區、中新廣州知識城、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等重點平臺的聯動協同發展,更好地帶動廣東乃至全國高質量發展。
南方日報記者 王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