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在華國際青年:為推動人文交流貢獻青春力量

由 宿秀榮 釋出於 綜合

中新社上海10月19日電 (記者 許婧 李姝徵)青年是中外人文交流的基石。正在上海舉行的第九屆世界中國學論壇上,與會的在華國際青年們分享了他們的中國觀和命運共同體意識,並提出,體驗不同文化和世界觀,有助於到訪國家和母國間關係的深化與發展。

來自巴基斯坦的明竺是清華大學“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的研究員。在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帶她來到中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她就非常喜歡中國。

前幾年,明竺對中國經濟政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等產生了濃厚興趣,想找到“中國為什麼會成功”的答案,為巴基斯坦帶去經驗。

“‘一帶一路’倡議是吸引我到中國來的一個起點,我們親眼目睹了中國的變化,讓人印象深刻。”在明竺看來,“一帶一路”倡議、上合組織等多邊機制為中外青年提供了增進相互瞭解、分享經驗的對話平臺。

明竺表示,中國實現自身發展、帶動地區繁榮並支援多邊主義的做法對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緊密合作並保持溝通,是發展中國家用好規模龐大的青年群體,實現未來發展的唯一方式。對青年來說,開誠佈公的交流和適逢其遇的機會同樣重要。

除了“一帶一路”倡議,委內瑞拉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艾馬拉頗為關注“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一帶一路’倡議是對拉中民眾尋求和平、穩定和發展努力的兩項積極貢獻。”艾馬拉說,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取得了顯著成績,同時也展現出共同治理、共同發展的意願與前景。

與會國際青年有一個共識,即對中國瞭解程度高、到訪過中國的青年普遍對中國抱有好感,給予中國更積極的評價。

“之前都是在國外媒體上了解中國,來到中國以後才發現‘中國更好’。”來自阿根廷的常州大學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研究員斯蒂文已經在中國生活了15年,同樣關注“一帶一路”倡議的他建議,該倡議可繼續在三個方向上推進:教育“一帶一路”;衛生“一帶一路”;增加基礎設施,讓更多的區域經濟體參與其中,並納入中小微企業。拉丁美洲90%以上的公司是中小微企業,如能鼓勵其更多地參與國際貿易,將極大促進該地區實現更多包容性和社會平等。

來自美國的知名網路媒體人、《瑞恩的平安日誌》主創瑞恩介紹了他從大洋彼岸來到中國研學交流、定居生活的經歷。他認為,體驗不同文化和世界觀不僅對一個人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而且還可以促進到訪國家和母國間關係的深化與發展。

肯亞卡拉蒂納大學講師秦肯表示,非洲和中國的年輕人都有責任去實現祖先的夢想,建設一個充滿幸福、每個人潛力都得到最大發揮的和平世界。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長聘正教授王棟說,未來的世界屬於青年,青年群體的人文溝通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未來十年的發展基調。因此,青年人應該不斷拓寬自己的全球視野、擔負國際責任,成為將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堅力量。

第九屆世界中國學論壇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上海社會科學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聯合承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