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從被拐的那一刻起,我絕望的選擇了忘記
昨天遇到了一個小女孩,當時她正站在電梯旁邊撕心裂肺的大哭,哭喊著找爺爺。從她斷斷續續的描述中,我才知道,原來她在電梯裡等爺爺的時候,電梯突然關上了門,她從四樓出了電梯,沒有看到爺爺,就開始撕心裂肺地大哭。因為小女孩的年齡小,看上去不到三歲,說不清楚父母的電話,我帶她到一樓的電梯旁,才找到了她的爺爺。
雖然是虛驚一場,但看到那個不到三歲的小女孩撕心裂肺的哭喊著找爺爺找媽媽的時候,我想到了曹雪芹筆下的香菱。
香菱是《紅樓夢》中出場最早的女孩,她在五歲之前的名字叫甄英蓮,原是蘇州鄉紳甄士隱的獨生女兒,因為元宵節的一場燈會,她與父母從此分開,被拐子帶走。
那個時候因為家僕霍啟的粗心大意,讓年僅五歲的甄英蓮在元宵節燈會上走失,被那種專拐五六歲女孩的柺子帶走。五歲原本是躲在父母懷裡撒嬌的年齡,可憐的甄英蓮卻要承受著離開父母的痛苦,被拐子毒打。
我在想,五歲的甄英蓮剛開始被拐子帶走的時候,想必也會像這位三歲的小女孩一樣,哭得撕心裂肺,哭喊著找媽媽。但因為一直找不媽媽,又被拐子毒打,小小年紀的她在痛苦中變得絕望。
如果說三歲的孩子記憶不太深刻,那麼五歲的甄英蓮對父母應該是有記憶的,可長大後已經改名香菱的甄英蓮卻說不記得了,這中間到底經歷過什麼樣的酸楚,想必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在曹雪芹的筆下,已經改名香菱的甄英蓮看似很快樂,其實曹雪芹早已用四個字,寫出了她的絕望。
在這段話中,曹雪芹用了四個字,寫出了香菱的絕望,這便是“不記得了”。如果不是那場元宵節的燈會,香菱或許也會像賈府的小姐們那樣,在親人的陪伴下讀書識字,嫁一個門當戶對的人家,過著幸福的生活。
世界上沒有如果,香菱的生活也不會回到從前。她從五歲與父母分開,一直到前八十回結束,再也沒有機會回家。原本香菱是有機會回家的,但賈雨村卻沒有給她這個機會,而是知恩不報,急於向賈家和王家邀功,對甄士隱的夫人封氏隱瞞了這個訊息,讓被拐的香菱永遠也沒有機會回家。
那個時候香菱的母親封氏還在父母的家裡,期盼著自己的獨生女兒回家。尤其是在丈夫甄士隱瘋瘋癲癲的出家之後,封氏的眼睛都哭瞎了,為了找回女兒,她將自己的丫環嬌杏送給了賈雨村做妾。
賈雨村在審理薛蟠打死人一案時,明知道薛蟠搶走的這個女孩就是恩人甄士隱丟失的獨生女兒,卻不管不問,任由香菱被薛蟠帶到京都去,讓香菱錯失了回家的機會。
香菱後來跟隨薛家來到京都住進了賈府,這個時候香菱的身份已經變成了薛蟠的侍妾,以薛蟠的脾氣秉性,香菱的日子也不好過,好在薛姨媽很看重香菱,處處維護她,香菱在大觀園裡才有了短暫的快樂。
周瑞家的送宮花那次,也是香菱初到賈府後不久。當週瑞家的好奇地問香菱關於家的記憶時,香菱搖搖頭說不記得了。“不記得了”這四個字,曹雪芹借它也寫出了香菱的絕望。
聽到香菱如此回答,周瑞家的和金釧也傷感了一回。其實,離開父母對一個五歲的孩子來說,又怎麼會輕易忘記呢?很顯然香菱在逃避這件事,她在被拐子帶走的那幾年被打怕了,不敢說出自己的父母親人,更不敢表現出任何對父母的想念。
時間久了,或許她真的不記得了父母的名字,但父母的模樣她應該不會忘記。那句“不記得了”只是香菱在絕望之後選擇的一種忘記。那個社會不像今天網路這麼發達,可以網路尋人,甄士隱沒有出家之前,他尋找女兒的方式應該也是四處尋找,不得方式,最終在絕望中選擇了出家。
香菱絕望的方式不是像她的父親甄士隱那樣出家,而是選擇了選擇性忘記。實際上,香菱一刻也沒有忘記過父母,在紅樓夢前八十回末,薛蟠娶了夏金桂,香菱被毒打病倒後,她在有限的生命裡,應該也像死去的晴雯那樣,在臨死前喊著自己的爹孃,期望在夢裡見到他們。
因為後四十回的內容是高鶚所續,對香菱的結局,我們僅從香菱的判詞和紅樓夢曲來分析,香菱在被薛蟠毒打之後,再加上身體上的病痛應該也是難逃紅樓夢萬豔同悲的悲劇結局。
因為香菱的不幸早逝,她的母親封氏即便是眼淚流乾,也無法等來女兒回家的那一刻。和這個悲痛的母親一樣,我們也無法想象香菱在五歲丟失那年有過怎樣的悲痛經歷,應該也像我在開頭時所提到的那位三歲的小女孩那樣哭得撕心裂肺。
小女孩是幸運的,她很快找到了爺爺,找到了家人。而香菱是不幸的,她即便是像母親封氏那樣哭瞎了眼睛,也終將不能回家,等待她的是無盡的絕望和痛苦。即便是後來她在大觀園中有過一段短暫的快樂時光,那也無法改變她的悲劇結局。
正如曹雪芹筆下所寫的那四個字一樣,香菱在經歷過絕望之後,或許真的不記得了,不記得家的方向,不記得父母了,但在內心深處,她應該渴望過回家,憧憬過與父母的見面,只是那一切都是在夢境裡罷了,香菱成了一個回不了家的孩子。這是家庭的傷痛,也是社會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