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方多地開啟供暖模式,也讓“南方供暖”的話題又熱了起來。
近日,有媒體披露了一份統計資料:2019年,家用暖氣片銷量同比增長430%,而銷量增長的“主力軍”正是上海、南京、武漢等南方城市。同時,中國建研院建築環境與能源研究院院長徐偉也向媒體介紹:“大致測算了一下,未來十年,南方供暖總市場規模可能在4000億-5000億,平均到每年,可能會增加400億的規模。”
這也讓不少人、特別是南方的小夥伴更關注南方是否能真的供暖。
網路一直有個段子:南方這麼多年沒供暖都熬過來了、這兩年供暖的呼聲突然高漲的原因是——因為以前網路不發達,誰知道北方人冬天過得這麼舒服……
為什麼南方不像北方採取大規模供暖?
多年來,秦嶺-淮河線逐漸成為我國公認的南北地理分界線,它還是我國800毫米等降水量線、1月份0℃等溫線、溫帶季風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溫帶落葉闊葉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分界線、溼潤與半溼潤區分界線……到上世紀50年代,它又成為南北集體供暖的分界線。
此前,中國氣象局曾解釋: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北方主要參照蘇聯模式,初步建立了住宅鍋爐集中供暖體系。也是在那個時期,我國開始劃定南北集中供暖的界限。由於新中國成立之初經濟水平落後,能源緊缺,在節約經濟成本的前提下,優先考慮了氣候寒冷的北方地區。
目前流傳著多個版本的故事,最主流的一種是以秦嶺-淮河為界劃定南北供暖線,主要依據是蘇聯的氣候計算方法規定:室外溫度5℃以下定義為冬天。因此,只有累年日平均氣溫穩定低於或等於5℃的日數大於或等於90天被界定為集中供暖的地區。
這種計算方法的缺陷在於,只考慮大氣溫度,並沒有考慮溼度、風速等可能影響人體感溫度的因素。從氣象學角度看,溼度對體感溫度影響較大,溼度每增加10%,人體感受到的溫度則降低1℃。
但也有業內專家認為,南方有集中供暖的需求存在一些現實的困難,例如廣大南方地區在城市規劃中沒有供熱專項規劃,供熱基礎設施的投入巨大,政府和居民的經濟負擔較重。
南方到底該不該有暖氣?
早在2015年的採暖季,住建部就曾回應:提倡“南方地區”科學地選擇適宜採暖方式,採用分散、區域性的供熱方式,解決個性化採暖需求。
當年,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負責人說,目前媒體關注的“南方地區”主要指長江流域地區,特點是夏熱冬冷,涉及14個省(直轄市),約1.5億城鎮人口。“南方地區”冬季潮溼陰冷,室外溫度低於5℃時,人們的不舒適感強烈。“南方地區”冬季採暖是生活水平提高後的自然需求,但是選擇什麼樣的供熱方式適宜,需要統籌解決。
該負責人認為,根據“南方地區”氣候情況、建築保溫情況、人的居住習慣等,以及考慮到採暖期短、負荷小、波動大等供熱特點,提倡科學地選擇適宜採暖方式,採用分散、區域性的供熱方式,解決個性化採暖需求。如用熱泵式分體空調器、燃氣壁掛爐、電採暖等分戶獨立供熱方式,地源熱泵、水源熱泵、太陽能輔助等區域性供熱方式。
在南方居住過的小夥伴應該知道,一些南方朋友已經在家中裝上了暖氣、空調等供暖裝置。據央視財經近日報道,貴陽市一些新建小區,供暖企業透過像空調一樣原理的熱泵技術,經過處理將45℃的水送入業主家中的地熱管中供暖。4個月24小時不間斷供暖,每平方米26元。
但需要注意的是,分戶供暖方式也被認為不利於節能減排,同時老百姓花費較多。不過,近幾年石墨烯等技術在供暖行業應用,還有不少企業開始探索智慧供熱。比如,此前華為已經在哈爾濱開展智慧供暖試點,探索在確保北方冬季供暖第一民生需求的同時,推廣節能環保、降低空氣汙染物排放的場景應用解決方案,根據氣溫變化用智慧賦能調節室溫,既保證住戶家中的供暖舒適度,又降低能耗水平。
綜合央視財經、中國氣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