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記錄”“雲儲存”“雲會議”……“無紙化”辦公是當下風潮,但“雲端”落地也經常遭遇尷尬,不少人吐槽,這邊電子資料整不明白,那邊紙質材料還得備著,省事反而變費事。
“無紙化”辦公,無論著眼節約資源,還是提升工作效率,肯定都是好事。之所以出現費事現象,更多還是操作中走了樣。譬如有人詬病,“節約”並不節約,這邊“電話通知”那邊列印成紙,這邊OA申請那邊紙質留檔。商家只提供電子發票,單位報銷卻必須拿出紙質憑證,流程一樣沒減,折騰反而多了。再加之,網路不穩、材料被毀,電子票據真假難辨、糾紛較多等,電子化形式的脆弱性也不時出現。
問題很多、吐槽不斷,但仔細分析,大家反感的不是“無紙化”,而是“折騰”。不考慮技術支援、安全保障是否到位,不考慮前端後端對“有紙”“無紙”的要求不一,為了無紙化而無紙化,一味資訊上網、儲存到雲,顧前不顧後,也是一種形式主義,最後搞成徒有其表,反而得不償失。
技術改變生活,前提是安全、方便、高效。具體到一個單位、一個部門,“無紙化”到什麼程度,都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且,“無紙化”的推進還需要與環境相銜接。內部搞了“無紙化”,一出門上下左右還都要求你提交“紙”,這樣的“無紙化”怎麼可能走得遠呢?必然只能是多一道折騰而已。
實事求是多一點,形式主義就少一些。隨著資訊時代網路化、數字化和智慧化的不斷推進,“無紙化”是大勢所趨。但實踐也無數次證明,充分考慮系統配套、安全便捷,以及不同人群的需求,才能最大限度分享技術紅利。(湯華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