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3日晚,加拿大總理特魯多透過電視講話宣佈,“加拿大正在經歷第二波疫情。”
進入9月以來,加拿大疫情反彈嚴重。在過去一週,加拿大每天平均新增1123起病例,遠超8月中旬的日均380例。截至9月23日,加拿大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14萬例。
在全面反彈的大環境下,加拿大華人比例最高的城市——里士滿卻再度引發關注。
距離美國僅30公里,感染率卻極低
《南華早報》9月18日發表文章,題為“還在說‘中國病毒’?北美最中國化的城市成為該大陸新冠病毒最少的地方之一”。
文章說的是位於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里士滿市,距離美國邊境只有30公里,然而,它的新冠疫情應對錶現跟美國對比,彷彿是在另一個星球上。
Richmond in British Columbia is just 30km (19 miles) from the US border – but its pandemic performance might as well be on a different planet.
《南華早報》援引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簡稱BC省)疾控中心的資料稱,截至上週四,里士滿共有219例新冠病例,每10萬人的確診人數為97,是大溫哥華地區最低、也是唯一一個比例低於100的地區。
這樣的資料具體是什麼水平?對比一下其他地方就知道了
里士滿所在的BC省每10萬人的確診人數為150;
加拿大全國每10萬人的確診人數為370;
它隔壁的美國——每10萬人的確診人數為2000......
可見,里士滿的確診比例差不多是加拿大整體的四分之一,不到美國的二十分之一。要知道,里士滿開車去美國邊境不過半個多小時。
其實,早在今年6月的時候,BC省公佈了確診分佈,當時的里士滿就是全BC省確診最低的城市,僅有88例確診病例。
在這次BC省全面反彈的大環境下,里士滿的表現也依然堅挺。
里士滿為何能成為北美疫區的一塊“淨土”?
這和華人社群對疫情的重視密不可分。
里士滿擁有超過20萬居民,是BC省第四大人口稠密的城市,根據2016年的人口普查資料,華裔人群佔到其中的53%,是亞洲以外唯一一個華裔人口占多數的城市。
《南華早報》在文章中提到,早在今年1月,里士滿許多居民就戴上了口罩,並在社交上與他人保持距離。現在,口罩更是隨處可見。
Many residents were wearing masks and socially distancing themselves from others as long ago as January. Now, masks are rather ubiquitous.
里士滿溫哥華國際機場,人們戴著口罩和護目鏡圖源:路透社
這與溫哥華的街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溫哥華,除了在規定的場合,口罩的使用仍然是零星的。在上週日的時候,溫哥華市中心甚至還有數百人參加了反口罩和疫苗的遊行。
8月,加拿大媒體CTVnews曾報道,里士滿市長馬爾科姆·布羅迪將當地新冠疫情的控制歸功於華裔的積極行動。
布羅迪說:“我認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里士滿是有非常多的華人,他們知道中國疫區發生的事情,他們知道面臨的危險。”
“I believe that a big part of it was the fact that we have a very large Chinese population in the City of Richmond, that they were aware of what was happening in the infected areas of China and that they knew the dangers that were being faced.”
據悉,在疫情期間,當地華人社群志願者利用中國的社交平臺為回國旅行的乘客提供接機服務,以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從海外回來的居民也會14天裡自願進行自我檢疫。
另外,當地的中國市場和商店在業內率先要求顧客戴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同時還提供線上購物和送貨服務。
疫情爆發之初,很多人擔心,除亞洲以外世界上華人最多的城市裡士滿可能成為新冠病毒的潛在熱點地區,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
《南華早報》稱,當美國在疫情應對中繼續對“中國病毒”、口罩的價值以及其他措施喋喋不休之際,我們有必要關注里士滿在抗擊疫情中的出色表現。
But as the US continues to grapple with notions about the “China virus” and the value of masks and other measures in the battle against Covid-19, it is worth focusing on Richmond’s stellar performance in the pandemic fight.
———— /文章推薦/ ————
李毅薦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