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那些行色匆匆的人設
置身於自媒體圈,每天密集互動的都是這些朋友,雖然絕大多數都素未謀面,或者是寫手,或者是號主。或者常年深耕某號,或者駐紮在某百,抑或薅某條的羊毛……
大家每天互相觀看文章,互相打氣,偶爾心情不好,也互損一下。有時候,圈內某個人突然多了很多粉絲,接了N多廣告,一般大家都會有點坐不住了,羨慕嫉妒不恨哦,然後開始焦慮。
那些突然多了很多粉絲的人呢,一般也會著手打造IP(人設、個人形象),或純真蘿莉,或深情大叔,或勤奮學生黨……一邊寫東西、拍影片,一邊也不斷曝光自己的顏值、生活。
然後高產出一篇篇乾貨文,例如:10天內漲粉1萬,月賺10萬,告訴你XXX平臺標題這樣取,這樣的文章,的確吸引眼球。
今天聽到一個博主說:大家這年頭的訴求一是金錢,二是感情。教大家賺錢的文章,總是會迅速吸引眼球。
02
努力了咋不見效果?
於是,很多人一頭扎進去,甚至還會交學費,可是90%的人做幾天到一月下來,並沒有長進。怎麼似乎同樣的辦法,別人成功了,自己不奏效呢?
我想無非這種幾種原因:
其一,學得不夠像,操作層面沒做好。
其二,沒有持之以恆的堅持。比如說那據說幾天內漲粉了的人兒,其實人家積累了幾年,筆記都快幾個籮筐啦。
其三,浮躁,沒有做好通盤的考慮。比如有的漲了粉,但持續的內容輸出沒做好,相關變現的通道沒有做好,人進來了發現沒啥價值,也就各自走人。
所以,其實打鐵還要自身硬,學習和模仿可以,但是急不得。
那些用一個個資料來說話的文章,其實也一定要同時安撫大家的情緒,如果竟然不安撫,還告訴大家很容易,那基本上一定是別有用心——等著您給交學費。
03
防止走到另一面:
網紅成抑鬱症
我不知道多少外表光鮮的人設,夜裡在偷偷哭泣。網路上這種例子並不少見。
有情感博主在網路上訴苦:曾經有一段時間,又要安撫粉絲的煩惱情緒,或者承受粉絲懟的壓力,同時要做好學習,並且在大公司實習,那段時間,分身乏術,她患上了抑鬱症。
有一天,她把微博設為定時傳送後,突然停下來,崩潰地哭。她有點不知道,為啥要這麼忙,這麼久以來的壓力,全都發洩出來。外界看她是坐擁好幾十萬粉絲的博主,也不停有金錢進項,但是她壓力好大。
她說,慢慢地調整了作息,不再熬夜,恢復了同學們的社交圈,自己才好起來。
她說的情況並非孤例。演藝圈一些明星的抑鬱症時常有曝光,背後的心理機制是一樣的。或者不夠出名的時候想著出名,當你夠出名,擁有好多粉絲的時候,如果您把自己樹為IP和偶像,就基本上意味著一定會承受各種壓力和說辭。
因為每個人的想法和看法是不一樣的,就如同有粉絲這樣評論娛樂明星:她們有公開出來的權利,當然我們也有評論的權利。
當然,我並不主張對別人評頭論足,但是,一味把自己樹為IP的博主,一定要謹防走到另一個極端,提前做好心理建設。
因為,如果我們離真實的自己越來越遠,那毫無疑問,我們會越來越不敢做自己,我們離真正的開心,也就越來越遠。
回過頭來,一方面要打造自己的真實的實力,另一方面,不過於凸顯自己,否則,路會越來越難走。自媒體人,畢竟還是不等同於明星。
04
我們要樹立怎樣的IP?
流量為王的網路時代,價值觀多元。像李佳琦、李子琦這樣的網紅,他們一定是有他持續紅的道理,夠拼命,夠專業,為人也不太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可以傳播一定程度的正能量,並一定程度帶動經濟。
但是,我想,根本上,我們要大力謳歌的還是那些與人為善的品質,不管這個人是名人、明星、網紅,還是普通人。只要他們是善的,就是好的,值得傳播的;而不是因為他的身份,而另眼相看。
前段時間寫過看到一個故事:非常時期那些堅持打掃大街,甚至主動請纓去醫院打掃的清潔工,其善良和奉獻的品質,才真的讓人特別感動,很多網友評論:這才是中國的脊樑和英雄。與其報道明星,不如多報道他們。
這樣的評語我覺得算是中肯。
我也認識類似的人。她是一位50歲出頭的阿姨,慈悲善目,像菩薩一樣。又極端地低調,跟她在一起,你說什麼,她都可以,如果你堅持什麼,她就會退步。
用一位老師的話來說:她心裡沒有“刺兒”,不會扎著對方。最關鍵的是,當別人有意無意“扎”她時,她不會想要“扎”回去,還是那樣笑笑的,有個詞叫“恬退隱忍”很適合她。
因為這種包容,和她在一起的人都會放鬆,都會感覺到被接納被愛護,慢慢地,大家也都很喜歡她,有什麼事情很願意找她。
隨著年齡的增長,阿姨一言一行會越來越多地考慮周圍人的感受。
成長,也許就是看為人著想的程度吧,越能為人著想的人,越成熟,也越能夠開心吧。
慢慢地,知道阿姨的人越來越多了,周圍遠近也算很有一點名氣了。不過阿姨越發地低調,遵守集體的規則,努力配合別人(哪怕是年輕人),依然是做得多、說得少。
和別人合作時,她看不慣的不會抱怨,就身體力行立即去做,極少去命令和指使別人,哪怕她本來可以這樣的。阿姨的“先進事蹟”還很多很多......有段時間共事和阿姨住一塊,大家連續熬夜幾天,好不容易休息,她早起了,但貼心地沒有叫我們,自己去張羅早餐。
等大家起床快要吃飯了,她端了一個碗急急地出門,忘記了什麼東西折返回來,再出門的時候碗碰掉了,一碗綠豆粥就趴到了地上。阿姨不好意思地笑笑:村裡有個五保戶,她給老人送點飯過去。
阿姨把遠離地面的綠豆粥扒拉到碗裡,讓給她留著回來吃,又拿了三四個包子、一點鹹菜出門送飯。
吃完阿姨做的早飯,和另一位小朋友感慨:看人家,一早上起來想的就是利益別人,看我們,多慚愧!
說這個案例,可能有點跑題,大家也許覺得這不是什麼乾貨,但我還是要持續寫下去,只要有一個人看到,能夠得到溫暖也是好的。
您們在前奔忙的時候,別千萬別忘記關懷自己的心哦。 好了,這就是若水今天的分享,歡迎大家持續關注這裡,也歡迎推薦給朋友~我們一起加油~
圖片:若水的朋友文:若水 (北大社會學碩士,中科院2020屆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考核畢業,11年報社記者編輯經歷,心理諮詢師成長中。聯絡微信:jianlishen999責任編輯: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