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詹皮耶羅·馬索洛(義大利國際政治研究院院長)
過去一年,國際社會經歷了意外出現的新挑戰。新冠肺炎疫情像一隻從天而降的“黑天鵝”,突然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法和我們社會的執行方式。簡而言之,新冠病毒這個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敵人威脅到了之前已經邁入巔峰的整個全球化事業。當前,我們要面對一項更嚴峻的挑戰:如何更好地重建社會?如何對全球治理模式進行改革,使其有能力在今後應對類似的挑戰?
明確全球今後面臨的問題
為推動全球各國未來開展合作,我們首先要明確未來幾年,世界將出現哪些型別的挑戰。疫情告訴我們,健康問題已經成為各國亟須處理的頭等大事。要想建立完善的經濟體系、優質的教育行業,打造具有活力和凝聚力的社會,實現全員共享,全民醫療服務是一項基本要求。因此,以鄰為壑的做法不具有可行性,國際合作才是關鍵。我們所有人都必須認識到這樣一個事實:團結能讓所有人受益。只有全球大多數人都獲得了疫苗,疫情才能完全消失。但是,什麼是“真正的團結”?怎樣才能避免“團結”淪為空洞的口號?
一些國家過去幾個月將稀缺的疫苗作為追逐政治目的的工具,常常出於政治目的分配新冠疫苗。這體現了全球政治和經濟實力分佈上的不均衡。舉例來說,出於國家安全方面的考慮,美國將國內使用者放在首位,透過實施《國防生產法》最大程度減少疫苗出口。俄羅斯則執行相反的策略——大多數“衛星V”疫苗一經推出就出口到了國外。歐盟採取中間立場,向90多個國家出口了2億多支疫苗。在這種各自為政的背景下,醫藥供應鏈呈現全球化和碎片化的特點。如何避免市場扭曲?疫苗如何才能真正成為全球公共產品,確保任何人都能獲得?顯然,在當前這樣的形勢下,市場主體依靠自身無法找到穩定的解決方案。因此,須執行監管機制(有效的許可制度),開展國際合作,確保缺乏疫苗量產裝置或技術的國家能在短期內獲得儘可能多的疫苗。也就是說,國際社會應進一步支撐和強化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平臺及二十國集團(G20,現任主席國為義大利)開展的新計劃(例如“資助全球公共領域預防和應對疫情的高級別獨立專家小組”),最終消除供給側瓶頸。
在走出疫情的泥潭之後,我們立即將面臨第二個重要問題——如何保持並提升宏觀經濟和財政的穩定性。換句話說,在疫情引發經濟危機後,我們需要避免快速增加的公債(2020年,全球各國公債佔GDP的平均比例高達98%)引發新的金融危機和通貨膨脹風險。眾所周知,為應對疫情,G20國家和其他主要經濟體從財政上撥出的款項達到了空前水平,接近15萬億美元。在經濟急劇衰退和短期財政措施的共同作用下,各國債務佔GDP的比例大幅上升,引發了鉅額財政赤字,而這些財政赤字只能透過增加借款(增稅不是一種可選方案,至少在當前的緊急時期不是)來填補。因此,發達經濟體和中低收入國家的公債都出現了大幅增加。
除上述緊要問題之外,我們還不應該遺忘或低估全球經濟體系乃至整個世界的恢復能力所面臨的挑戰。數字化轉型和氣候變化雖然是兩個互不相干的現象,但卻存在一定的共性:二者都可能全面重塑全球經濟和各國社會。數字化轉型所產生的效益是顯而易見的。它可以提升生產力,改善貨物和服務獲取渠道,讓生產方式變得更環保。但與此同時,我們需要認真進行政策設計,以保障公平性,減少不平等現象,為更年輕的一代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同時避免傳統行業的工人失業。為此,我們還需要基於清晰的、公認的規則建立框架,即所謂的公平競爭環境,確保自由貿易不以犧牲競爭和投資的公平性為代價。
切實匯聚全球力量,保護我們的星球
氣候變化是全世介面臨的最迫切的問題之一。全球氣候變暖是當代面臨的最大挑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的重要性甚至超過新冠肺炎疫情,因為它可能對我們的星球造成不可修復的損害。為應對氣候變化,各國只能朝著同一個目標通力合作。公眾非常支援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全球氣候變暖對日常生活的負面影響。這將進一步激勵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多邊論壇立即採取一致行動。美國已重返《巴黎協定》,而且在討論就本國中期的脫碳事業作出承諾。這意味著包括中國和歐盟在內的全球最重要的經濟體都正在走一條清晰的生產系統脫碳化道路,嘗試遏制全球溫度上升的趨勢,實現碳中和。今年發生的國際事件可能推動國際社會採取更多大膽的措施。人們對今年將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有很高的期待。作為G20的主席國,義大利將和英國共同主持此次會議。會議的舉行似乎能為各國作出新的承諾創造合適的條件。與此同時,企業界更加渴望抓住綠色經濟所帶來的機遇。從電動車到智慧電網,從可再生能源到“綠色氫氣”可能催生的革命性行業,各行各業的製造商和投資人意識到新的生產模式將改變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方式,改變我們彙集、疏通金融資源,開展新型投資活動的方式。簡而言之,推動能源轉型不應再被視為經濟增長的限制因素,而應視為創造良好商業機會的一種途徑。
決定全球治理前景的關鍵時刻
對抗似乎是國際體系中一個難以避免的維度。雖然有很多方式可以減少對抗,但完全消除對抗是不可能的。在當前的國際關係中,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貿易糾紛、人權方面的分歧等諸多原因導致對抗不斷增加。缺乏有效的全球治理體系和現有機制的失效使多邊主義受到嚴重考驗和衝擊。正是因為這一點,國際社會空前需要透過合作讓國際秩序更好地發揮作用。
面對全球性問題,各方在利益、關注點和敏感性方面存在差異。多邊機構應進行改革,將這種差異有效轉化成公約數。不同利益之間有時可能很難實現平衡,但應對全球挑戰仍需多個國家付諸努力。因此,我們應推廣一種新模式,尤其是要將合作意願更強的行動力量彙集在一起。這裡,我用了“行動力量”一詞,而沒有用“國家”一詞,因為我認為應對全球挑戰需要民間團體、企業、大城市、地方實體等所有國際利益相關方付諸努力。這意味著,我們必須針對跨領域問題構建共同利益,強調互相給予便利,加深對相互價值的認知。此外,我們還須透過自下而上的方案調整現有的機構。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正在實施此類調整,因為它們是多邊治理的骨幹力量。與此同時,為解決機構停滯不前、執行效率不佳的問題,它們還需要進行改革。
在未來的世界,中歐如何開展合作?
“互惠互利”是中歐雙邊關係的關鍵詞。中歐雙邊經濟關係持續得到加強。2020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歐盟第一大貿易伙伴。但是,歐盟的貿易赤字也在不斷擴大。因此,獲取更寬的市場準入渠道、增加對華出口符合歐洲的利益。這需要雙方更加明確在貿易和投資領域推行“公平競爭環境”方案的必要性。從這方面來說,2020年12月簽署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可能是中歐經濟協調化程序邁出的重要一步。
中歐合作還有其他途徑。比如說,為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問題,著眼於新型“綠色經濟”帶來的良好契機,雙方可以制定共同目標框架,在框架內加強合作。但是,這需要相關國家切實發揮領導作用,承擔全球性責任,確保合作有效開展,創造重大實質性成果。換句話說,歐盟和中國在應對某些重大國際問題時(不僅包括能源轉型,還包括基於全球健康問題方面的互惠合作)須以身作則,為其他國際力量做榜樣。
顯然,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疫情過後,為更好地開展重建工作,各國必須切實開展國際合作,提供全球公共產品(尤其是醫療領域的全球公共產品),防止未來出現健康危機。也就是說,除生產更多疫苗之外,要做的事情還很多,例如全面調整各國的福利系統。社會政策的重新設計涵蓋勞動力市場、教育、環保等其他政策領域。全球衛生、能源和技術轉型、教育和培訓機會、女性和青年賦權是國際社會未來幾年面臨的主要挑戰。我們應更有效地開展全球治理,保障所有人的利益。
《光明日報》( 2021年07月12日 11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