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老調重彈,揚言聯合國五常應把此國除名,全然忘記15年前教訓
二戰結束已經過去了好多年,國際局勢也早已發生了巨大變化,當初的國聯不復存在,聯合國取而代之,再到後來我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戰後秩序一共也沒有安穩多少年。隨著各國不斷髮展,一些國家今非昔比,得益於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相關國家開始謀求更多的國際權益,而聯合國五常席位無疑是最具誘惑力的一項特權,為此,但凡是實力差不多的國家,這些年總想躍躍欲試,最著名的當屬“四國入常”事件。
從2005年起,印度、德國、巴西、日本四國多次策劃加入聯合國五常的草案,其中最讓人們熟悉的莫過於上述國家要求增加聯合國席位,想當初,相關國家居然要求聯合國增加6個常任理事國席位和4個非常任理事國席位。這件事鬧了許多年,直到2011年,聯合國方面仍然表態稱,支援上述4國成為常任理事國的國家還沒有達到應投總票數的一半,除此之外,一些大國更是堅決反對打破現有態勢,而具體到“四國”,它們每個國家都有堅定的反對派,因此,入常之路其實就是鏡花水月。
拋開現實困難不談,常任理事國絕對不只是一個席位那麼簡單,從根本上講,五常的穩定意味著戰後秩序的穩定,同時,五常擁有全球最強大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而上述四國之所以有非分之想,簡單來講,他們只看到了自己的實力上升,而全然忘記了戰後秩序的穩定。“一票否決權”是非常誘人,但現在的常任理事國不允許任何國家動他們的蛋糕,他們的全球影響力也絕對不是其他國家漲了區區幾年的GDP所可以替代的。美、英、法這些年偶爾表示他們支援某國入常,可至今都沒有采取什麼實質性的舉措,就是因為前者根本沒有任何誠意來幫助德日印巴等國。
談及對入常最感興趣的國家,印度絕對首當其衝。在這裡,我不想對這件事說什麼,但印度確實喜歡跟人比個高低,不得不承認,印度這些年變化很大,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該國著實沒必要今天跟美國比,明天跟中國比呀。既然軟體行業厲害,那就爭取把其他方面也搞上來,不說別的,把民生搞好,基礎設施搞好,先打造一個好形象再說。令人可惜的是,印度貌似飄飄然了。眼看讓聯合國增加席位無望,印度居然公開大放厥詞,該國表示,有的國家現在已經沒有資格佔據常任理事國席位,這個國家就是英國。說實話,很多人恐怕做夢都想不到印度會對老東家動手,畢竟,該國至今還是英聯邦的成員。
印度方面認為,二戰後,英國逐步淪為二流國家,其經濟長期缺乏後勁,沒有製造業,只有金融業,好不容易造了親王級航母,還因為預算問題屢次降低配置,這樣的國家實在不能繼續在“五常”內賴著不走。印度這是典型的五十步笑百步,該國自己的問題還沒搞明白,居然去找英國麻煩。不說別的,印度軍工至今沒有獨立的創新能力,幾乎所有主力裝備全靠買買買,幹什麼都要依靠他國,只是因為GDP漲了幾年,就可以目中無人了嗎?印度如此做派全然忘記2005年被國際社會打臉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