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失敗始末

由 老巧雲 釋出於 綜合

阿富汗位於亞洲中西部,北鄰土庫曼、烏茲別克和塔吉克,東南接巴基斯坦,西臨伊朗,東北端的瓦罕走廊與中國新疆接連。阿富汗是一個內陸國家,歷史上曾是歐亞兩大洲的陸上交通要道,古代的著名“絲綢之路”,就是從中國的新疆經阿富汗到達波斯和歐洲的。
阿富汗地理位置
阿富汗境內高山縱橫,沙漠廣闊。山地與高原約佔全國總面積的4/5,因此特殊的地理條件,古波斯語中的“阿富汗”即“山上人”一詞便延續成這個國家的國名。首都喀布林是阿富汗最大的城市,是阿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也是主要的交通樞紐。坎大哈是阿富汗第二大城市,是阿南部的商業中心和軍事重鎮。
阿富汗的礦產資源比較豐富。天然氣是阿富汗的重要礦藏之一,全國總儲量約3000億立方米,1967年由蘇聯開始幫助開採,除少量供銷阿富汗外,其餘全由一條專用管道輸往前蘇聯境內。
阿富汗的民族結構十分複雜。大小民族有30多個,各民族由若干個部落組成,各自都有自己獨立的政治主張和經濟結構,許多部落還有自己獨立的武裝力量,長期不受中央政府管轄。因此,民族、部落及宗教對人們的社會生活影響極大,甚至起支配作用。伊斯蘭教在阿富汗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阿富汗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起著重大的影響。直至達烏德統治時期,伊斯蘭教在阿富汗一直被奉為國教,憲法上有明文規定。在學校教育上,宗教課程是重要課程之一,報紙、電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宗教的控制。
阿富汗婦女
1973年7月17日,查希爾堂兄達烏德聯合一批親蘇的青年軍官在蘇聯支援下發動政變,推翻查希爾國王上臺執政。達烏德上臺後,廢除君主立憲制,獨攬軍政大權,並逐步改善同周邊一些國家的關係,以逐步擺脫蘇聯的控制。1978年4月,蘇聯支援以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為首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發動了軍事政變,推翻了達烏德政府。塔拉基在執政期間,國內矛盾錯綜複雜,政府重組不斷。1979年3月,阿明被任命為政府總理,但他不受蘇聯所歡迎。蘇聯企圖聯合塔拉基搞掉阿明,但阿明卻捷足先登發動政變,處死了塔拉基,自己兼任總統。
阿明政府執政時期,國內政局動盪,而且人民黨內部也是互相傾軋。蘇聯認識到,阿明政權不能實現蘇聯在阿富汗的利益,決定實施南下戰略,除掉阿明,趁機大舉入侵阿富汗。
蘇聯的坦克
1979年12月27日晚,一支克格勃特種部隊正在悄悄逼進達魯拉曼宮。一陣激烈的槍聲過後,時任阿富汗人民民主黨主席、阿富汗政府總理、阿富汗民主共和國總統的哈菲祖拉·阿明及其家人全部倒在了血泊中。很快,喀布林市民們從廣播中聽到了巴布拉克·卡爾邁勒以阿富汗人民民主黨中央、阿富汗革命委員會和阿富汗民主共和國名義發表的呼籲書。人們不約而同地想到:“這又是一次政變!”他們馬上又意識到,這次政變與以往相比,大不相同,因為蘇聯人來了。
此時,在距喀布林以北約500公里之遙的蘇阿邊界上,裝備精良的蘇聯軍隊正越過邊界,向阿富汗境內開來。12月30日,蘇軍東路戰役突擊群進入喀布林;西路戰役突擊群也已到達信丹德和法臘,創造了蘇軍進攻戰役推進速度的奇蹟。侵阿蘇軍此次在阿富汗境內之所以進展神速,得益於蘇聯在入侵前進行了認真周密的準備。自1979年11月下旬開始,蘇軍就迅速、隱蔽地建設指揮部並空降大量先遣部隊。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阿富汗政府軍幾乎沒有什麼戰鬥力。連年內戰、內部各派相互傾軋和種族歧視等原因,阿軍總兵力大大減少。到蘇聯入侵阿富汗之前,阿軍也就5萬人左右。加之蘇聯軍事顧問已在阿軍中滲透到營一級,基本上控制了阿軍的行動。因此,當大批的蘇軍開進阿富汗時,幾乎如入無人之境。
蘇聯特種部隊
1980年1月,蘇軍先後佔領了阿富汗的重要城市和主要通道。在先期空降於喀布林的部隊配合下,蘇軍以寬正面、大縱深、高速度的戰役機動,突貫阿富汗全境,實現了對這個中亞小國的軍事佔領,入侵作戰的第一階段取得了令蘇軍振奮的勝利。
此時,世界上最高興的人也許就是正在莫斯科歡度新年的勃列日涅夫。蘇軍的閃電戰術又一次發揮了巨大的效用,出兵阿富汗第一階段的任務已經輕而易舉地完成了,第二階段戰鬥——清剿反政府武裝即將拉開序幕。
1980年1月下旬,蘇軍除了留下一部分人全力防守在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外,其餘的大部分兵力向未被佔領地區的一切抵抗力量發起了全面的進攻。第二階段的戰鬥正式打響。
在第二階段戰鬥的最初幾個月中,蘇聯軍隊佔據著明顯的優勢。但由於勃列日涅夫對形勢的錯誤估計,使得這種有利形勢僅僅保持了幾個月,很快就進入蘇軍與抵抗者漫長的對峙階段。究其原因,造成這種結果跟蘇聯從一開始就沒有重視對手、沒有把軍事進攻作為首要任務有著很大的關係。
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的樂觀給了阿富汗各類抵抗組織一個極好的發展壯大的機會。後者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大力展開宣傳,吸收一切不願與蘇軍合作的阿富汗力量,很快就成為了蘇軍的強大對手。此外,由於戰爭初期,抵抗組織和游擊隊還沒有得到美國、沙烏地阿拉伯等國的鉅額支援,而且組織混亂,尚未形成戰鬥力。所以,蘇聯最初的勝利對蘇聯最高層的決策也造成了誤導。
蘇軍入侵阿富汗的行為引起了阿富汗人民的極大反感。在蘇軍炮火的強大攻勢下,平民百姓失去家園,或加入反抗者的隊伍,或淪為難民。他們悄悄地拿起了各種武器,並很快形成了組織。白天的反抗被阻止,他們就佔據黑夜。每當天一黑,他們就秘密地出發了。每天夜裡,市內或市郊總會響起槍聲,第二天天一亮,人們總會發現有幾個蘇聯人或阿富汗政府官員已遭到了槍殺。衝突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有人襲擊蘇聯大使館,有人向蘇軍哨所發射火箭彈,有人摧毀蘇軍的裝甲車,有人炸死了蘇軍的指揮官……反抗的火焰迅速地蔓延,遍及全國。在這片火焰中,阿富汗穆斯林游擊隊也乘機而起。
阿富汗穆斯林游擊隊
在這些游擊隊中,形成一定規模的反政府組織主要有四類:第一類是遜尼派穆斯林組織。這些組織都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從幾千人到幾萬人不等,各派首腦主要活動於巴基斯坦境內,得到了巴基斯坦政府的支援;第二類是什葉派穆斯林組織。這些組織基地大多在伊朗,因此他們一直得到了伊朗的支援;第三類是國內部落性組織和左翼組織。這類組織估計有100~200個,數量最多也最為分散,大多以村落、部落或親屬關係為紐帶而形成的獨立的地方武裝;第四類是主要由前國王查希爾為代表的上層人士組成的反阿組織,這些人多流亡在歐美各國,在國內幾乎沒有自己的武裝。
上述各組織由於黨派或部族不同的關係一直處於分裂狀態,而蘇聯的入侵卻使一部分組織暫時擱置分歧,將反蘇救國作為了新的目標。1980年3月,在美國和巴基斯坦等國外人士的安排下,白沙瓦的六個遜尼派組織的首領第一次坐在了一起,共同謀劃聯合抗蘇的策略,並決定成立一個同盟組織,共同宣佈成立“解放阿富汗伊斯蘭同盟”。
到1980年上半年,游擊隊戰士已由1979年的三、四萬人發展到了十餘萬人。游擊隊戰士的迅速增加,帶動著游擊戰的戰場也在迅速地擴大。到1980年中期,城市和廣大農村的游擊戰都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了。
而此時,一位身材瘦削、性格安靜的年輕人在其父親支援下來到巴基斯坦的城市白沙瓦,會見了聖戰游擊隊領導人,頻繁地往來於沙特和南亞之間從事捐助活動,直到1982年才在白沙瓦定居下來。他投入大量公司技術人員和建築裝置來幫助聖戰組織修建道路和兵站,並組織來自阿拉伯國家的支援者前往阿富汗參加聖戰。但是誰也不曾想到,20年後,他做了一件震驚世界的大事,成為了美國的頭號敵人。這個留著大鬍子的年輕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本·拉登。
1980年中期開始阿富汗戰場形勢突然變得對蘇軍不利,固然與游擊隊人數的大增有很大關係,但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則是美國的插手。蘇聯南下阿富汗,逼近波斯灣,對美國在中東的利益,以至在全球的戰略都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經與巴基斯坦協商,美國開啟了由巴基斯坦向阿富汗運送武器的通道,在整個80年代為阿富汗游擊隊提供了大量武器,沙烏地阿拉伯、埃及、利比亞等其它國家的援助也尾隨美國而來,最後都集中在巴基斯坦的白沙瓦。由美國為首的各國運來支援阿富汗抗蘇鬥爭的武器,儘管數量有限,可畢竟從根本上改變了游擊隊員們的裝備水平。
美國的“毒刺”導彈最初進入阿富汗大約是在1985年以後,美國中央情報局特別僱用了一批退役美國軍人到巴基斯坦,向游擊隊員傳授這種導彈的使用方法。1986年底,“毒刺”導彈開始在阿富汗大批地出現,並且屢建奇功,使得蘇軍最強大的攻勢難以兌現,武裝直升機在白天不敢輕易出動,轟炸機也要提心吊膽地在高空中飛行。儘管如此,很多蘇聯飛機還是無法逃脫噩運,僅從1986年至1987年的一年時間裡,蘇聯就損失了各型飛機300多架,平均每天一架,價值約合25億多美元,再加上喪失飛行員的培訓費,總計損失達四五十億美元。
手持先進武器的穆斯林游擊隊員
美國的舉動使蘇聯進一步加固了對阿富汗的控制,而各游擊隊組織也增強了對蘇軍的反攻,雙方的戰鬥在1981年驟然變得激烈起來,而交戰中心則漸漸地集中在南部坎大哈、西部的赫拉特和中部的喀布林及其北部的地區。蘇軍人數也仍在增加,到1982年中期,已達到了10萬人,另外還有3萬軍隊作為預備隊駐紮在蘇阿邊界蘇方一側。然而,蘇軍在這一年仍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慘敗,這樣的結果是蘇聯萬萬想不到的。
蘇聯的入侵從一開始便引來國際上一片譴責聲。要求蘇聯撤軍的呼聲日益高漲。其實,早在1980年初,勃列日涅夫便有了撤軍的想法了。當時勃列日涅夫誤以為蘇聯已經勝利在握,很想利用這一機會在國際上撈取一些其它利益,於是,他萌生了部分撤軍的念頭。當然,撤軍之前要先與巴基斯坦、伊朗甚至美國等國家進行談判,以在獲得好處後再實施自己的想法。很明顯,蘇聯對談判是完全以一個勝利者自居的,勃列日涅夫不允許別人插手他扶植起來的卡爾邁勒政府,他還有個目標:要美國滾出印度洋和波斯灣。
1980年,與蘇聯關係密切的古巴願意以不結盟運動代表的身份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間斡旋,組織它們進行談判。但巴基斯坦總統提出只有蘇聯撤軍,會談才能舉行。這個結果多少讓勃列日涅夫有些失望,但他部分撤軍的想法並沒有取消。
正當勃列日涅夫打著他的如意算盤時,阿富汗戰場上的局勢發生了變化。蘇聯參戰的人數越來越多,卻接二連三地遭受慘敗,這樣的結果令勃列日涅夫震驚,猶如一記記重拳,接連打在他那年老的軀體上。1982年,勃列日涅夫去世了,他把整個國家連同阿富汗這個爛攤子一起交給了他的接班人安德羅波夫。安德羅波夫在阿富汗發起新一輪更具強度的攻勢,但很可惜,他沒有在阿富汗戰場上取得任何戰績。1984年2月9日,在執政不到一年半的時候,安德羅波夫也去世了。年老體弱的契爾年科緊接著走上了蘇聯最高權力位置。
被擊落的蘇軍飛機
在1982-1984年間,阿巴日內瓦間接會談舉行了三輪,從表面看來,似乎政治解決阿富汗問題已經起步。但事實上,情況遠遠不是如此。 阿富汗戰爭從接近80年代中期的時候起,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場戰爭已由蘇聯入侵阿富汗與阿富汗游擊隊抗擊侵略轉變為蘇美兩國在阿富汗爭取世界霸權主義的戰爭,只要蘇美兩國繼續僵持,任何談判都將是勞而無功的。
就蘇聯來說,十餘萬大軍深陷阿富汗,人力物力損失巨大,不撤軍困境將越來越深,而撤軍又於心不甘,所以蘇聯進退維谷,它一直在等待一個能把阿富汗當作籌碼而從別處撈取好處的機會,所以在它沒有撈到別的好處之前,它決不會輕易撤軍、同意政治解決阿富汗問題。因此,它一直在利用阿富汗玩弄各種伎倆。
被襲擊後的蘇軍補給車隊
1984年8月,蘇聯又重提老條件,要求在有關政治解決阿富汗問題的協議草案中就“不干涉”和“國際保證”兩點分別達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否則蘇聯根本就不會考慮撤軍。而另一個站在背後、直接關係到政治解決阿富汗問題能否實現的國家——美國,也同樣沒有誠心,美國根本不希望能儘早地讓蘇聯逃出阿富汗,它希望這個最大的競爭對手,在阿富汗這個小泥潭裡脫皮、拖幹、拖成一具殭屍。
1985年3月10日,在總書記的位置上呆了11個月的契爾年科去世了,年輕而有活力的戈爾巴喬夫站在蘇聯政治舞臺的最高點上。為了儘早甩開阿富汗這一噩夢,戈爾巴喬夫很快就走上了一個極端:加大力度,爭取迅速消滅阿富汗抵抗力量,以求迅速平定阿富汗局勢。一場來勢更加兇猛的攻勢全面展開了。而游擊隊也不甘示弱,在頑強反擊的同時,還不斷地發動一輪又一輪的進攻,一個接一個的蘇軍據點相繼被孤立起來,造成眾多武器被摧毀,大量作戰人員傷亡。
增強進攻力度卻毫不見效和美國強大力量的介入,使得戈爾巴喬夫更感迴天無力,他不得不改變自己的極端性的進攻戰略,開始思考另外一種出路。在“二十七大”的政治報告中,戈爾巴喬夫就“阿富汗問題”談到:“我們希望在最近的將來,就把應阿富汗政府的請求而留在那裡的蘇聯軍隊撤回國內。”可以看出,戈爾巴喬夫已經在對如何擺脫阿富汗困境做出了很現實的思考。因為無論是發展蘇聯經濟,還是改善蘇美關係,阿富汗問題都是一個拋舍不開的障礙。
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
1986年3月底,戈爾巴喬夫撤掉卡爾邁勒總書記的職務。曾任阿富汗國家情報局的負責人的納吉布拉被定為阿富汗新的人民民主黨中央總書記。納吉布拉代替卡爾邁勒,說明蘇聯的確要著手解決阿富汗問題了,納吉布拉上臺說明蘇聯要在阿富汗建設一個更有效親蘇政權,保持自己在阿富汗的支配地位,不想讓游擊隊或其他國家接手阿富汗。
到1986年5月,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已經在舉行第七輪間接會了,之前的幾次會談都是因為雙方就關鍵問題談不攏而進展緩慢。此次會談是一次具有重要轉折意義的談判,雙方第一次就撤軍的期限展開了討論,巴基斯坦要求蘇聯軍隊在6個月內全部撤出,阿富汗堅持說蘇聯要在4年內才能全部撤出。這次談判再次以陷入僵局而結束。
1986年7月,戈爾巴喬夫到蘇聯的西伯利亞地區視察。7月28日,他在符拉迪沃斯託克發表了一次令世人矚目的電視講話。在關於從阿富汗撤軍問題上,戈爾巴喬夫說:在1986年年底之前,蘇聯將從阿富汗撤出六個團的兵力。
1986年10月15日,蘇聯的部分軍隊開始撤出阿富汗,直到10月31日才結束。儘管如此,蘇聯卻絲毫沒有放鬆對游擊隊的進攻。戰火仍然在各地連綿不斷。而戈爾巴喬夫宣佈將從阿富汗撤出六個團後,各派游擊隊群情振奮,全面發起了反攻,蘇軍不斷遭到重創。
阿富汗反蘇戰爭中的本.拉登
美國此時也加緊了輿論攻勢,攻擊蘇聯撤軍不過是擺擺門面,專給別人看的。在1986年中後期,英國的“吹管”式和“輕標槍”式防空導彈也相繼透過美國中央情報局轉送到了阿富汗國內。在這一年,本·拉登幫助阿富汗建造的霍斯特隧道綜合工程便是由美國中央情報局作為主要的武器儲存庫加以資助的,是聖戰組織的訓練設施和醫藥中心,位於靠近巴基斯坦邊境的深山中。正是在這裡,本·拉登第一次建立了他自己的訓練營地。據說美國當時的一些報紙還把本·拉登吹捧為英雄。
“為了對抗那些俄羅斯的異教徒,沙特選擇我作為他們在阿富汗的代表”,本·拉登後來回憶,“我住在巴基斯坦—阿富汗邊境地區。在那裡我募集來自沙特王國以及所有阿拉伯和穆斯林國家的人,我建立了我的第一個營地,那些志願者們接受巴基斯坦和美國軍官的訓練。美國人提供武器,沙特則提供金錢。”
此時的拉登和美國人可以說是同床異夢,殊途同歸,美國是為了和前蘇聯爭霸世界,本·拉登是要達到建立伊斯蘭國家的聖戰目標,他們目的不同,但卻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走到了一起。
在1987年的中期,游擊隊的進攻明顯頻繁和猛烈了。同時,蘇阿政權為了及早地排除游擊隊這一主要阻力,只好咬著牙,屢屢對游擊隊做出讓步,以爭取同遊擊隊進行和談,但游擊隊卻根本不予考慮,使得蘇阿惱羞成怒,進一步加強了對游擊隊的進攻。這樣,在1987年的戰場上,戰鬥變得比以往激烈了許多。這時,美國加大了對游擊隊的支援,以每月100枚的速度繼續向阿富汗提供600枚“毒刺”導彈,另外還提供了“米蘭”式輕型反坦克步兵導彈、“陶式”反坦克導彈、西班牙造120毫米迫擊炮和一大批先進的反坦克炮等武器。巴基斯坦繼續向游擊隊運輸武器裝備,甚至直接向各游擊隊提供卡車,以改變過去游擊隊運輸武器時以人背馬馱為主的落後狀態。蘇聯為了對抗美國,又向阿富汗境內輸送了大批先進武器,其中包括30架米格-27戰鬥機、圖-16高空轟炸機和大批射程在300公里以上的“飛毛腿”導彈。
蘇軍繳獲的毒刺導彈
阿富汗正像一個不斷髮生爆炸的火藥桶,蘇聯和美國不斷地將正在嘶嘶冒煙的炸彈丟進去,而阿富汗政府軍和游擊隊則立即接過來再扔向對方,使得盤旋在阿富汗上空的硝煙日益濃郁。
1988年3月2日,舉世關注的阿巴日內瓦間接會談終於開始。由於這將是最後一輪會談,所以各種敏感的問題紛紛出現,從而使得會談的程序也不得不放慢下來。阻礙簽約的最大問題是停止援助問題,而雙方都不肯在此問題上讓步。阿富汗認為,在蘇聯撤軍後,阿富汗有權接受蘇聯的軍事援助。蘇聯也聲稱,蘇將在撤軍後,繼續向阿提供援助。美國則認為,美國停止援助後,蘇聯仍然援助阿富汗政府是不合理的,如果這樣,美國也將繼續援助抵抗組織。最後,雙方達成妥協:為了平等,代替禁止提供武器的唯一方法是徹底放手繼續提供武器。
1988年4月14日,蘇聯、阿富汗、美國、巴基斯坦四方終於在日內瓦簽署了關於阿富汗問題的協議。按協議規定,蘇聯自1988年5月15日起撤軍。8月15日前撤出一半軍隊,9個月內完成全部撤軍;巴基斯坦和喀布林政權相互尊重主權、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互不使用武力;美國和蘇聯支援這一政治解決方案,尊重巴基斯坦和喀布林政權的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和不結盟政策;喀布林政府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難民自願返回家園。日內瓦協議的簽訂標誌著蘇聯對外政策的重大轉折和阿富汗人民抗蘇鬥爭的勝利,但協議沒有為解決未來阿富汗的政體問題作出妥善安排。
撤離阿富汗的蘇軍
1989年2月15日,一支由70輛坦克和裝甲車組成的車隊,載著留在阿富汗等了許久的最後一批蘇軍人員,冷冷清清地開出了阿富汗的北部邊境城市海拉頓。至此,蘇聯自1979年12月入侵阿富汗以來長達9年零2個月的軍事入侵終於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