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交通委宣佈,“十四五”時期,北京將在中心城區和城市副中心打造20條特色文旅騎行路線,串聯“網紅”景點;結合郊區風景文化走廊,打造20條特色鄉村騎行路線;此外,五環內12米以上道路將全部施劃腳踏車道。相關舉措為騎行愛好者帶來了福音。今天,我們就從這裡聊起。
或穿梭在大街小巷,或馳騁於郊野山林,或一人一車瀟灑愜意,或成群結隊騎出情誼……近年來,越來越多人跨上腳踏車,感受騎行魅力。資料顯示,全國有1億多人經常性騎車,近千萬人參與腳踏車運動。我們此前曾聊過高價腳踏車供不應求,也聊過城市戶外運動,在讚歎綠色出行熱潮的同時,與日俱增的騎行需求也對城市建設提出更高要求。順應騎行熱情、普及騎行運動,必須讓騎行之路更加通暢。
騎行的主要短板莫過於硬體設施參差不齊。這主要不是“騎什麼”的問題,而是“在哪騎”的問題。相信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沒騎多遠腳踏車道便“消失不見”,騎行標識模糊不清,腳踏車道變停車場,汽車、行人與騎行者爭道,騎行者被迫在車流人海中閃展騰挪……不僅騎行受阻,騎行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而在野外,專供騎行的道路也不常見。騎行環境不佳,“勸退”了不少騎行者。
我國曾被稱為“腳踏車王國”。幾十年前,腳踏車是家家戶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最普及、最重要的代步方式。透過紀錄片鏡頭,人們可以看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城市上下班時腳踏車洪流的壯觀景象。但隨著城市擴張,腳踏車很難作為遠距離的交通方式;而機動車保有量增長、公共交通系統完善,以及人行道的規範化建設,使腳踏車道不斷“讓路”,管理欠缺、連續性差等問題相繼出現。在以機動車為重點的道路建設觀念下,堵車等成為城市交通的焦點,腳踏車路權問題未能得到更多關注。近來有人呼籲“讓腳踏車迴歸城市”,正是為了讓更多人關注騎行環境問題。
為騎車者保駕護航,關鍵要靠城市規劃“出謀劃策”。不同於冰上運動、球類競技等需要專門場地的專案,腳踏車運動脫胎於日常代步,蘊含著生活的煙火。對腳踏車道的規劃不僅僅是多畫一條線那麼簡單,而要在有限的道路資源中考量腳踏車、機動車、行人等多方關係並提出更優解,做好路權再平衡。從北京規劃新的腳踏車道,到福建廈門的杏林灣水上腳踏車道,再到成為山西太原重要地標的濱河腳踏車專用道,一系列新工程及新規劃備受歡迎,主要是因為騎行空間得以拓展,騎行需求得以滿足。
騎行空間是運動健身的“體育場”,也是文化風光的“導覽窗”。我們既要關心腳踏車道“夠不夠”,也要關心腳踏車道“好不好”。《關於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城市要建設與生產生活空間相互融合、與綠環綠廊綠楔相互巢狀的健身設施。時下,北京昌平釋出騎行線路推廣計劃,引導人們在騎行中體驗城市文化與綠色生態;四川成都將騎行納入城市公園,綠道環抱城市,處處皆有風景。這也啟發我們:騎行設施的規劃建設,既要平衡道路資源,也應與景觀相適應,使之承載文化韻味、怡人風物,讓運動風尚更加沁入人心。
硬體齊備,軟體也要跟上。從街角巷口能否有更多車輛維護服務,到公共交通是否允許騎行者攜車出行,治理者更好回答這些問題,才能寫好推廣騎行的“下半篇文章”。此外,運動的普及,需要城市的張弛有度,也需要社會的包容溫暖。近年來,不少地方把騎行納入城市慢行系統建設。慢行,慢下來的不只是出行速度,還有心絃緊繃的生活狀態。路漫漫,且徐行,友好的騎行環境離不開城市心態的轉變,離不開對“慢生活”的包容。此外,城市也需要更多積極健康的運動社群,少一些腳踏車也分三六九等的“器材黨”,少一些專業與業餘、新手與老手的“鄙視鏈”,回到運動專案本身。
“它風度翩翩地走過了兩個世紀,魅力絲毫未減,還是那麼迷人。”曾拍下“腳踏車王國”的攝影家王文瀾這樣形容自己的腳踏車情懷。時下的騎車,不再是出行的“別無選擇”,而是綠色出行與全民健身的“主動作為”。創造優良騎行環境,解決運動空間不足與健身熱情爆棚的供需錯位,才能推動發燒友與嚐鮮客各得其樂,“萬元豪車”與共享單車各行其道,極限競速與休閒娛樂相互尊重,共享縱橫馳騁的騎行之美。
這正是:騎行復成風尚,有待規劃幫忙。更新硬體軟體,助力全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