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改變中國|奇蹟是這樣創造的

北京中軸線最南端,大興機場航站樓宛如一隻展翅的金色鳳凰。2019年9月,這座世界矚目的機場航站樓正式投運。這對大興機場建設指揮部工程一部副總經理的趙建明而言,彷彿完成了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2011年3月,新機場建設指揮部剛剛成立沒多久,在首都機場工作了8年的趙建明,便成為其中的一員。那時候,新機場的所在地,還只是京郊一片廣袤的農村。趙建明負責航站樓的設計和建設工作,從預可研到立項,從設計方案徵集,再到初步設計的圖紙被一一畫出來,航站樓從無到有,從圖紙走向現實。

2017年底,施工進入封頂封圍階段。但機場附近一到初冬清早,就容易起霧。尤其是屋頂的鋼板上,厚厚的霜給施工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建設工期就像一條死命令,為了給機電安裝和裝修留時間,封頂封圍不能往後退。”趙建明說,時間就是生命這句話,對於建設者來說,就是金科玉律。“無論如何,按時間節點完成工期,就是我們的死任務。”

勞動,改變中國|奇蹟是這樣創造的

趙建明

寒冷冰霜帶來的挑戰沒有難倒趙建明。工人拿著小梯子從天窗爬上曲面屋面,趙建明跟在身後,也爬上50米高的作業面。“屋面再滑,打仗帶隊的也得上,何況我還是一名黨員。我在,大家就更踏實。”就這樣,奮戰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航站樓屋頂8100塊異形玻璃安裝完畢,航站樓實現了封頂封圍。

2019年,航站樓進入收尾階段。趙建明的工作量也與日俱增。

在指揮部的會議室裡,掛著一張一人多高的時間表,上面用樹狀圖記載著每一項工程的管控計劃。一眼望去,投運前要完成的上百個工作節點,一條一條羅列出來,像一張網密密麻麻。

越是到緊要關頭,越無法保證按時休息。工地上的事兒一件摞著一件:上午開會,下午到現場檢查工期、質量,吃完晚飯要跟施工單位一起開始專題研究。全部忙完了,睡前還要準備一下報告材料。這一忙,就忙過了晚上12點。

工期是死命令。但對於乘客的新需求,趙建明卻寧願慢下來,細化設計,修改圖紙。

整個航站樓裡,有超過96處無障礙衛生間可以供殘障人士使用。有關單位提出,要在無障礙衛生間安裝人造肛馬桶,為特殊旅客提供方便。“當時國內沒有可以參照的範本。但對於有需要的人士來說,登機前的清潔是需要的。”趙建明說,團隊參考了其他國家機場的設計圖集,專門引進了定製的產品。並就無障礙衛生間內設施的安裝高度、扶手把杆的握位,一一作了適應性的設計。“希望每一位有需要的旅客都能安心出行,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也是大興機場國際一流標準的體現。”

勞動,改變中國|奇蹟是這樣創造的

大興國際機場

從2015年9月開工到建設完成。45個月時間,大興國際機場從一片農地林地拔地而起,成為北京新地標,還被列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首。工作期間,趙建明把這座機場看作是自己的“大閨女”,看她從初生到長高,再到鳳凰展翅的一刻,一切時間匆匆,卻又意義非凡。“大興機場高標準地落成,我們近十年的努力沒有白費,為國家交上一份合格、滿意的答卷。”趙建明說。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67 字。

轉載請註明: 勞動,改變中國|奇蹟是這樣創造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