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三峽庫區消落帶的“築林人”

通訊:三峽庫區消落帶的“築林人”

圖為重慶開州區漢豐湖北岸烏楊壩消落帶生態修復實施後。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重慶1月17日電 題:三峽庫區消落帶的“築林人”

中新網記者 韓璐

每年1月中下旬,位於重慶開州區的漢豐湖、澎溪河都會變得熱鬧。成群結隊的越冬水鳥在此駐足,其中包括中華秋沙鴨、青頭潛鴨等珍稀瀕危鳥類。與這些珍稀鳥類相伴的,則是水中紅綠相間的烏桕、楊樹、池杉、落羽杉等樹木。

這番景象,是重慶大學風景園林專業教授袁興中帶領團隊研究三峽庫區消落帶19年的成果之一。從曾經髒亂的消落帶區域到如今水鳥林澤相映成趣,澎溪河消落帶的改變也是中國三峽庫區生態環境改變的縮影。

“三峽水庫實行‘蓄清排渾’的執行方式,冬季蓄水發電水位在175米,夏季防洪水位降至145米,形成與天然河流季節漲落相反、漲落幅度高達30米的水庫消落帶,面積達348.9平方公里。”袁興中介紹稱,重慶大學與澎溪河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共建的澎溪河溼地科學實驗站所在的重慶開州區,是三峽庫區消落帶面積最大的區縣,其42.78平方公里的消落帶佔三峽庫區消落帶總面積的12.26%。

通訊:三峽庫區消落帶的“築林人”

圖為修復後冬季高水位期的重慶開州區漢豐湖北岸烏楊壩消落帶“五彩林澤”。受訪者供圖

三峽庫區消落帶面積大、水位落差大、季節性氣候反差大,其治理與生態恢復一直被稱為“世界級生態難題”。袁興中告訴記者,這是因為三峽庫區消落帶治理和生態修復在世界範圍內沒有可借鑑的資料和解決方案,“一切只能靠自己”。

為了採集到三峽水庫蓄水前和蓄水後的環境資料,找出適應水位變動和冬季深水淹沒的消落帶適生植物,2002年至2007年,袁興中帶著團隊用腳走遍整個三峽庫區做田野調查。

“收集資料那幾年,要記錄植物種類組成、群落結構、生態系統狀況,要沿三峽長江干流和主要支流進行調查。有時候,這個區域的發現需要在不同區域進行印證,我們在庫區一走就是幾個月。‘風餐露宿’對普通人是形容詞,對我們是平常生活的寫照。”袁興中說,團隊每年三分之二的時間在野外做調查,大家笑稱他們是用腳丈量三峽庫區的“野人”——“有人(居住)的地方去過,沒人(居住)的地方也去過”。

透過大量野外調查及種源篩選種植試驗,袁興中團隊在一千餘種植物中篩選出能在水下存活的適生植物30餘種。2009年起,池杉、落羽杉、烏桕、楊樹、秋華柳等植物在澎溪河消落帶進行試點栽種。“消落帶的植物一年中有4至6個月處於江水沒頂淹沒的狀態,當水位降低時,又會遇上夏季高溫,這是極其嚴酷的環境考驗。所以,我們選擇了烏桕、池杉、落羽杉、秋華柳等能同時耐水溼和高溫的植物進行試驗性栽種。”袁興中說,這些植物經歷了十餘年高水位蓄水淹沒考驗,目前存活狀況良好,“我們因此突破了水庫消落帶適生植物資源匱乏的瓶頸,建立了目前國際上種類最多、生活型最全、功能多樣的消落帶適生植物資源庫。”

十多年來,袁興中團隊在中國國核心心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2019年消落帶研究成果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但在袁興中眼中,作為三峽庫區消落帶修復過程的參與者、記錄者、親歷者,比發表論文更有成就感。

從2008年開始,袁興中每個月都會去澎溪河。有時不純粹是為研究專案,只是安靜地沿著水邊走走,看看水中生長的樹,水面飛過的鳥。“早期是為了專案研究,現在變成一種習慣。”袁興中將三峽庫區消落帶修復比作一個生態實驗,“這是一場持續進行的人與自然協同共生的實驗。每一個人都是這場實驗的參與者、記錄者、親歷者。看著我們修復之後那麼優美的消落帶,看到自然給我們的回饋,我沒有任何理由不堅持下去。”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54 字。

轉載請註明: 通訊:三峽庫區消落帶的“築林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