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一心兩圈層、一帶兩樞軸”發展格局 省會經濟圈按下破壁“快進鍵”

近日,記者從濟南市發展改革委獲悉,《省會經濟圈“十四五”一體化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日前印發實施。

《規劃》指出,未來省會經濟圈將構建“一心兩圈層、一帶兩樞軸”發展格局,支援新泰建設連線省會經濟圈和魯南經濟圈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支援商河建設連線核心圈層和聯動圈層的節點城市,支援齊河、禹城、臨邑打破行政壁壘、全面融入濟南。

濟南市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徵認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區域經濟發展的規律,《規劃》的印發將有助於濟南進一步發揮龍頭帶動作用,使省會經濟圈實現更高質量的一體化發展。從現狀看,省會經濟圈區域合作基礎好。率先探索創新區域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有利於為促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積累經驗、提供示範,有利於充分發揮區域內各地區的比較優勢,提升省會經濟圈的綜合實力。

構建“一心兩圈層、一帶兩樞軸”發展格局 省會經濟圈按下破壁“快進鍵”

構建“一心兩圈層、一帶兩樞軸”

發展格局

《規劃》指出,未來省會經濟圈將構建“一心兩圈層、一帶兩樞軸”發展格局,“一心”即省會核心。錨定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目標,實施強省會戰略,省市一體化推進濟南加快發展,建設科創濟南、智造濟南、文化濟南、生態濟南、康養濟南,打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提升濟南省會城市首位度,帶動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率先突破,為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當好引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作出示範。

“兩圈層”,即核心圈層和聯動圈層。以濟南為中心,率先推進濟淄、濟泰同城化,構築以服務業和人口集聚區為核心和中樞,製造業集聚區、生態旅遊區和物流基地為外圍和支撐,形成引領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核心區。加快實現交通同城化、要素同城化、科創同城化、市場同城化、公共服務同城化,充分釋放同城化紅利,儘快形成“同城效應”,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聯動圈層,即加強濟南與周邊各市的全方位對接和融合互動,輻射帶動聊城、德州、濱州、東營全域協同發展,形成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聯動圈層。全面推進設施共聯、人才共用、產業共興、市場共建、開放共贏、生態共保、社會共治、服務共享,共同做大做強省會經濟圈。

“一帶”,即沿黃文化旅遊生態帶。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發揮東營、濱州臨海優勢,聯動沿黃各市,統籌河海聯動,高標準規劃建設沿黃達海大通道,加密跨黃河通道,貫通左右岸、上下游,合力打造中華文化標識集聚帶、綠色生態走廊、特色產業發展帶。深度挖掘黃河文化資源,推進黃河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促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以綠色經濟培育、產業轉型發展、生態價值實現為重點,增強全域要素集聚流通和經濟發展活力,實現黃河由地理阻隔向發展樞軸轉變。

“兩樞軸”即“泰安—濟南—德州”發展樞軸和“淄博—濟南—聊城”發展樞軸。依託京滬高鐵、京臺高速、G104線等交通走廊,打造南北向“泰安—濟南—德州”發展樞軸。支援泰安對接濟南“南美”戰略,共建“大美泰山”生態文化共同體,共同打造綠色生態之城。支援德州對接濟南“北起”戰略,加快建設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推進濟南齊河全面融合,共同打造未來希望之城。依託濟青、膠濟、濟鄭、邯濟鐵路和濟青、濟聊高速公路、G309線等交通走廊,打造東西向“淄博—濟南—聊城”發展樞軸。支援淄博對接濟南“東強”戰略,聯合建設齊魯科創、智造兩大走廊,共同打造科創智造之城。支援聊城對接濟南“西興”戰略,整合兩地醫療康養資源,加快建設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共同打造活力康養之城。

構建“一心兩圈層、一帶兩樞軸”發展格局 省會經濟圈按下破壁“快進鍵”

積極推進濟泰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去年8月11日,濟南-泰安省會經濟圈合作推進會召開,兩市簽署一體化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將在空間、交通和產業三個方面進行突破,圍繞濟棗高鐵、魯中高鐵、京臺高速、濟泰高速、G104國道、S103省道“六條通道”,文化旅遊、醫養健康、智慧製造“三大產業”,泰山、黃河、大汶河“三大區域”展開合作。

濟南與泰安共屬黃河一脈。東平湖是黃河流域重要蓄滯洪區,同時也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要樞紐。透過濟平乾渠,濟南市民也能喝上東平湖水。

為保證東平湖水質,東平縣以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工程為契機,先後對東平湖實施清網淨湖、餐船取締、環湖生態隔離帶建設等攻堅行動。目前,東平湖水質已達到三類標準。

東平湖僅為一例,伴隨山水林田湖草修復工程的實施,泰安依靠山清水秀的生態資源,正積極擁抱濟南,融入濟南。

德州支援齊河、禹城、臨邑

融入新版省會城市規劃

《規劃》指出,支援齊河、禹城、臨邑打破行政壁壘、全面融入濟南。

去年12月份,德州市公佈《十四五規劃及2035遠景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就明確指出“十四五”時期,德州市將積極主動對接濟南規劃政策,支援與濟南毗連區域融入新版省會城市規劃,並支援齊河、禹城、臨邑打造融入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先行區。

在“全面對接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部分,《建議》指出,德州市將把握省會經濟圈加快建設的契機,準確定位、全面對接,打破行政壁壘,實質性推進濟德一體化發展。

同時,推動規劃對接,拉近時空距離。積極主動對接濟南規劃政策,支援與濟南毗連區域融入新版省會城市規劃,配合推進濟南繞城高速二環線西環和北環段工程建設,推動軌道交通、公路交通、航空航運、數字基建融合發展。推動產業對接,實現配套聯動。實施‘產業叢集共育工程’,強化與省屬高校、科研院所、省屬國企在技術、專案、平臺、人才等方面的有效對接、深層合作。

此外,支援齊河、禹城、臨邑打造融入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協調爭取跨地域藥品生產資質互認機制,打造‘京滄德濟’生物醫藥走廊。推動環保對接,實現生態共治。促進汙染防治與生態保護協調聯動、有效貫通,做到治汙減排與生態容量兩手並重,合力打造省會經濟圈山水大花園。推動公共服務對接,加強兩地互動。加強濟德在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的共建共享,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緊抓魯西崛起戰略機遇,發揮區位優勢,與魯西四市加強區域協作。

濟南淄博簽署“22條”同城化建設戰略合作協議

實施經十路和齊魯科創大走廊東延工程,謀劃淄博至濟南遙牆機場、淄博經章丘至濟南軌道交通,探索跨市雙向“飛地園區”建設,鼓勵兩市企業或招商專案在異地註冊,實行稅收分享政策……濟南2月6日,《濟南市人民政府淄博市人民政府同城化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在“京滬會客廳”簽訂。

濟南市、淄博市分別是省會經濟圈的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強化濟淄兩市同城效應,加強濟淄兩市深度合作,對於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區域發展戰略,加快增創濟淄發展新優勢,全面提升同城化發展水平,高質量建設現代化省會經濟圈,打造全省乃至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強勁引擎,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兩市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共有22條,將在強化基礎設施聯通、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加強科技合作交流、合力開發文旅資源、共保聯治生態環境、共享公共服務便利、公共事務協同治理七個方面加強合作。

構建“一心兩圈層、一帶兩樞軸”發展格局 省會經濟圈按下破壁“快進鍵”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吳紹博 通訊員 孟怡辰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76 字。

轉載請註明: 構建“一心兩圈層、一帶兩樞軸”發展格局 省會經濟圈按下破壁“快進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