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講述】
氣象雷達:洞悉莫測風雲,助力防災減災
講述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二院23所所長 胡慶榮
作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的雷達專業研究所,23所矢志以航天技術服務國計民生,把氣象產業做大做強。多年來,我們研製的氣象雷達參與了多項國家重大工程,為氣象現代化、防災減災等作出卓越貢獻。
氣象雷達的工作是“追雲逐雨”,給大氣中的風場和雲層做CT掃描,實現精細化氣象探測。今年6月以來,中央氣象臺持續多日釋出暴雨預警;7月2日,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形成。在這一個多月裡,23所的90多套氣象雷達在降雨覆蓋的四川、廣東、貴州、重慶等近10個省市24小時不間斷採集氣象資料,為氣象部門準確把握天氣發展趨勢提供資料服務。
作為氣象雷達的一種,天氣雷達是進行大氣、雲及降水物理研究和探測的主要手段,我們叫它“防災減災偵察兵”。目前23所正在研製的X波段相控陣天氣雷達,是國內技術體制最先進的天氣雷達。為了給防災減災提供更多更精細的資料,我們還研製了C波段相控陣天氣雷達,可實現對龍捲風、冰雹、雷暴等災害性天氣的實時監測。2019年9月,我們研製的國內首部C波段相控陣天氣雷達在江蘇高郵市安裝。常規天氣雷達完成一次掃描需要6分鐘,而這種雷達只需要一分半鐘,有助於儘早做出應急安排。
“低空風切變”是飛機起飛和著陸階段一個重要的危險因素,它發生時間短、範圍小,探測預報困難,是航空氣象的世界性難題。我們利用風廓線雷達、連續波雷達、鐳射雷達等多種雷達,構建了我國第一個高精度、高時空分辨、高資料獲取的機場風場探測裝置,在天津機場安裝以來,10多次成功預警發生在跑道上的風切變,為提高民航機場航運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伴隨著共建“一帶一路”的腳步,23所的氣象雷達走進了更多國家和地區。今年6月11日,中國首座燈塔氣象觀測站“絲路海運”自動氣象觀測站在福建廈門港九節礁部署完成,這是23所為保障“一帶一路”航線執行而專門設計的一型海上氣象觀測站,創新性地選址建設於燈塔上,開創了港航氣象服務的先河。
氣象雷達的工作特點是“靠天吃飯”,越是天氣惡劣、颳風下雨,越需要做監測,以捕捉充分的氣象資訊。記得有一次,我們在國外架設雷達,突然遇到沙塵暴,狂風裹著砂粒呼嘯而來,令大家狼狽不堪;安裝雷達時當地持續高溫,沒有空調,大家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泡得透溼。因為電力不穩定,晚上經常突然停電,大家只能開著手電筒吃飯。
2019年,23所成立了我國航天行業內規模最大、市場綜合佔有率最高,“空天地海”一體化的綜合氣象探測裝置公司——航天新氣象公司。藉助這個全新平臺,23所將為國家氣象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專案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張勝、張勇、曾毅、吳春燕、詹媛、王斯敏,通訊員 肖明葵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17日 07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