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商永恆 東營報道
近日,在墾利區舉行的2023年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文明樓道”評選新聞釋出會上,公佈了76個“文明樓道”,在社群治理中進一步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墾利區墾利街道匯豐馨園小區75號樓在這次評選中被評為“文明樓道”。
“樓棟裡面有多少空巢老人、高齡老人,每家每戶有什麼特殊情況,我都瞭如指掌。”郝紅是這個樓道的樓道長,她是樓道里獨居老人們的“跑腿人”,也是他們口中的“好閨女”。為防止獨居老人發生意外,她和老人們約定了一場“愛的窗簾”行動,窗簾拉開表明老人一切平安,若窗簾沒有拉開,她就會給老人打電話或者前往家中檢視詢問情況。近年來,墾利街道廣泛吸納黨員、志願者、網格員、熱心群眾等力量,推動轄區各小區配齊樓棟長,開展“賦能大課堂”、應急救護知識培訓、消防演練等樓棟長業務素質提升活動,調動樓棟長積極性,提高議事協商能力。透過常態巡查,及時發現亂堆亂放、私拉亂扯等不文明行為,點面兼顧定期進行拉網式整治,並重點關心關愛孤寡老人、殘疾人、特殊家庭、困境兒童等群體,讓小區居民切實感受到“家”的溫暖。
各社群還以樓道為載體,開展豐富的居民活動,在一次次的居民活動中,鄰里之間由互不相識的“陌生人”漸漸轉變為“自家人”。墾利區佳苑社群制定樓道積分量化獎勵制度,透過積分量化、公示、表彰等,引導居民參與議事協商,以實際行動管好自己的“家”;通明苑社群、東方社群、和平社群組織兒童議事會,透過“小手拉大手”,帶動整個家庭參與小區治理,充分發揮居民自治的關鍵作用,形成相互提醒、共同監督的自治氛圍,保障樓道文明的長治長效。小小的樓道不僅僅是居民走路的“過道”,更成為增添鄰里之間感情的“通道”。
樓棟長、志願者發揮帶頭作用,引導居民群眾加入志願隊伍,自覺整治亂堆放、剷除小廣告等,以實際行動管好自己的“家”;樓棟長和居民群眾自我協調、自我主導,開展“煙火氣中話民聲 幸福樓棟鄰里家宴”活動,一邊聊家常,一邊圍繞社群議事展開交流,搭建起聚民心、暖人心、築同心的平臺;發動志願者面向小區居民開展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法治教育等志願服務活動,讓小區居民真切地感受到文明之風近在眼前、縈繞身邊。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居民參與,監督樓道改造施工的是社群的老黨員。樓道牆上掛著的書法作品和繪畫作品,是居民捐贈的;共享空間的衛生環境是居民們自發佈置打掃的,“小樓道、大家庭”的理念逐漸成為鄰里間的共識。
為了激發群眾建立“文明樓道”熱情,墾利區將獲評樓道居民納入區公共信用資訊平臺正向賦分事項,為“文明樓道”居民增加自然人信用積分“誠墾分”,並參與區級“信用模範”評選。
單元樓道是串聯千萬小家的橋樑,是鄰里間情感交流的動脈,也是文明自治新風尚的大舞臺,墾利區用“小陣地”撬動“大和諧”,以“微治理”推動“大文明”,致力於打通社群精神文明建設的“最末梢”,讓樓道成為傳遞文明的鮮活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