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訊 6月29日下午,在宿豫區丁嘴鎮安寧植保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莫安寧熟練地操縱著手中的遙控器,為社員講解植保無人機的使用技巧。隨著嗡嗡嗡的聲音,植保無人機在稻田上空升起,移動的過程中不斷噴灑出細密的水霧,不一會兒,一塊稻田就噴灑完了。
“植保無人機一天能為600多畝農田噴灑農藥,抵得上40口人的工作量。”莫安寧蹲在田埂邊,手裡拿著小棍在地上指指劃劃,詳細地給筆者算了一筆賬。“我們合作社共有3000餘畝土地,每年種植一季水稻、一季小麥。相較於人工噴灑農藥,使用植保無人機每年可以節省4萬多元。”
從“會”種地到“慧”種地,科技為農業播撒綠色希望。在安寧植保專業合作社裡,除了5臺植保無人機,還有不少“秘密武器”。走進合作社的倉庫,大大小小的機器整齊有序地排列著,像等待檢閱的“精兵強將”。莫安寧介紹:“我們的機庫有400多平方米,存放著6臺糧食烘乾機、8臺拖拉機、8臺插秧機、3臺收割機、1組選種機、10部小型機械……”
莫安寧欣喜地說:“我們合作社生產已經實現了全程機械化,去年我們除了滿足本地作業需要,還進行了跨區作業,機插秧達4000多畝,機耕8000多畝,機收割7000多畝……全年獲得利潤80多萬元。”
“農機一小步,農業一大步。”區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站站長劉鈞介紹,預計2020年,全區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達88.5%,高質高效機械的精準化、智慧化作業,有利於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機械化效率提高,還要保證土地產出率。仰化鎮仰化社群種糧大戶湯先照承包了230畝土地,透過與農業企業簽訂糧食收購協議,實行籽種採購、田間指導、收割運輸等一站式訂單種植,嚐到了新型種植模式的甜頭。
“我們與企業簽訂協議後,使用企業指定良種,糧食收下來以後,直接由企業回收,比市場價一斤高一毛五分錢。”湯先照喜滋滋地說。
隨著農業生產新技術、新機具、新模式的推廣運用,“汗水農業”不斷朝著“智慧農業”轉變。今年開始,宿豫區在來龍鎮高圩村268省道沿線進行雜交秈米統一高效種植,做到統一品種、統一管理、統一機插、統一投入品、統一收穫、統一低溫烘乾、統一低溫儲藏、統一加工,並透過宿遷市“宿遇好食光”統一品牌銷售。
“近年來,我們公司打造了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宿遇好食光’,透過與鄉親們簽訂單,目前已經帶動8000戶農戶種植優質秈米,主要銷往廣東、福建、深圳等地,有效提升了農產品品牌影響力和附加值。”據裕農公司總經理王春介紹,“訂單種植”可以解決種植戶缺乏種植方向、產品市場行情不穩定、銷售渠道不暢通等問題,預計每畝可創收五千元至一萬元。(周娜 王菁 孫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