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後李清照泛舟求歡,寫下《如夢令》,用詞靈動令人忘卻紙短情長

一、

酒後李清照泛舟求歡,寫下《如夢令》,用詞靈動令人忘卻紙短情長

1084年的春天,萬物復甦,北宋依然風平浪靜。

此時的汴京,一片繁華,大街上車如流水馬如龍,在文人的筆下,汴京更是美得出奇。

《東京夢華錄》序中曾對汴京的盛況有著震撼人心的描 述:

八荒爭湊,萬國鹹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庖廚。花光滿路,何限春遊。蕭鼓喧空,幾家夜宴。伎巧則驚人耳目,奢侈則長人精神。

這樣的汴京,當真可以稱得上是人間天堂,在當時更是城市繁華的標誌性地點。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只是任誰也想不到,這樣的大宋,會有後來一連串的恥辱。

彼時有一位長於行文作賦的才子正在鄆州為官,他叫李格非,是蘇軾的學生,他與廖正一、李禧、董榮並稱為“蘇門後四學士”。

而在這一年的李格非也迎來了人生中的歡樂時光,他喜得愛女,並且為她取名“清照”。

還別說,這名字聽著就美,是讓人聽一遍就能記住的名字。

李格非為人清廉公正,為官兩袖清風,但在女兒的教育上,卻表現得很開明,在那個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李格非愣是要讓李清照變得有才華,所以她自幼便能接觸到詩書。

酒後李清照泛舟求歡,寫下《如夢令》,用詞靈動令人忘卻紙短情長

李清照在文學上確實很有天賦,南宋王灼曾評曰:

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

不過也正是因為李格非的開明,年幼的李清照卻成為了同齡人中的“異類”,當別人都在女紅上下功夫的時候,李清照卻喝酒吟詩。

在一次酒後李清照卻泛舟求歡,並寫下了《如夢令》,用詞靈動,別具一格,令人忘卻紙短情長。

二、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時光總是溜得太快,李清照總想著能留住美好,溪邊的亭子是她經常玩耍的地方,總是在不知不覺中玩耍到太陽落山,而這時候並未盡興的李清照知道自己回家的時間到了。

李清照還喜歡泛舟湖上,小船兒飄蕩在水中,如同少女的心思一般,平靜的湖面下,早已激盪起了陣陣漣漪。

這天,李清照喝了一些酒,在小船的搖晃之下,醉得更加厲害了,再加上美景的薰陶,竟然一時間找不到了回家的路。

酒後李清照泛舟求歡,寫下《如夢令》,用詞靈動令人忘卻紙短情長

李清照在年少時的肆意歡笑,是她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美好時光。

即便是到了繁華的汴京之後,李清照依然想念那年的“沉醉不知歸路”,於是便有了這首回憶往事的《如夢令》。

這首詞根據後人推斷,是李清照在16歲左右寫成的,是她的處女作 。

少女時期的李清照是不諳世事的,所以在她早期的作品中,我們只能看到靈動,而無所謂哀愁,尤其這首小令,更是靈動非常。

原來,那時候的李清照細弱的肩膀上不需要承載那麼多憂愁……

三、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本來就沒有玩到盡興的李清照,在湖中一時又找不到了出去的路,乾脆就在湖中玩到了盡興。

等到天色已晚,李清照藉著月色調轉船頭,準備回家,結果卻走錯了路,將小船開到了湖面被藕花鋪滿的深處。

此時的李清照,雖然有些慌亂,但更多的還是歡喜,原來能玩盡興心情是那樣的美。

而李清照後來的人生中,似乎再也沒有這樣暢快地盡興過,等到年歲大了,才能明白,人無再少年的複雜心情。

酒後李清照泛舟求歡,寫下《如夢令》,用詞靈動令人忘卻紙短情長

想想也是,整日裡為生活而奔波勞碌的您,是否還會懷念曾經年少時玩泥巴時的暢快淋漓呢?

除卻父親李格非的影響外,她的母親也是李清照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領路人。

歷史學家繆鉞先生在《詩詞散論》中曾這樣說:

易安承父母兩系之遺傳,靈襟秀氣,超越恆流。

可見,李清照的母親也是飽讀詩書,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家世和父母的開明,李清照才得以在壓抑女性的年代,研習詩文,汲取墨香。

韶華過盡,染指流年,李清照承受了父母深刻的愛,這愛足以在李清照成為“千古才女”的路上散發出無與倫比的力量。

四、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找不到回家的路而誤入藕花深處的李清照,開始露出慌亂的神色,一個未諳世事的少女,在天黑了之後,依然在湖心打轉,說沒有絲絲害怕,那是假的。

為了儘快回到家中那個避風的港灣,李清照開始急急划槳爭渡,沒成想,卻打破了早已沉睡的湖,驚醒了已經在睡夢中的白色水鳥。

料想,酒意未醒的李清照,會被眼前的景象嚇一跳,等到水鳥飛上天際之後,李清照也已經回過了神,藉著月色,李清照還是找到了回家的路,睡夢中的她,想必會做一個香甜的美夢。

此時的李清照還是一位靈動的少女,透過她的文字,我們亦能感覺到這種靈動之美。

酒後李清照泛舟求歡,寫下《如夢令》,用詞靈動令人忘卻紙短情長

李清照跟著父親去了汴京之後,她也見識到了京城的繁華,在這裡她的生命軌跡將發生改變,她雖然遇到了她的丈夫趙明誠,但亦捲入了朝廷內部的爭鬥。

自古清正廉潔之人,多受百姓愛戴,但卻難容於黑暗的朝廷鬥爭,李格非便是這樣的人,所以後來便被排擠出了京城。

而即便是已經嫁入了趙家的李清照,也只能跟隨父親離開汴京,與丈夫兩地相隔。

不過命運並沒有放棄和李清照開玩笑,她在後半生嚐盡了人間冷暖,家國不在,丈夫離去,任她一個弱女子在亂世漂浮。

走投無路的情況之下,李清照再嫁張汝舟,奈何此人只是一個小人,一個覬覦李清照收藏的小人,在檢舉了張汝舟的不法行為後,李清照與之離了婚。

經歷了這些風波之後,我們再也無法從李清照的詩中看到靈動,相反而是濃重的哀愁。

五、

在李清照泛舟尋求歡樂,而寫出《如夢令》時,李清照其實是肆意放浪的,古代的少女與現在可不相同,在封建制度的壓抑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便是女性要秉承的“德”。

酒後李清照泛舟求歡,寫下《如夢令》,用詞靈動令人忘卻紙短情長

那些擁有美好時光的少女們,整日裡只能深居院巷,專攻女紅,想想也確實可悲。

但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李清照卻沒有受到舊俗的約束,反而在酒後泛舟,並且還沉醉不知歸路,幸虧李清照父母開明,不然中國的文壇,勢必會少一位才女。

不過放浪又如何呢,李清照的真性情無論什麼時候都沒有改變過,她根本不會在意別人的看法。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首小令一氣呵成,用詞靈動,絲毫不顯扭捏矯情。

原來現在方知,少時的時光,還不用揹負那一生的紙短情長,是多麼的珍貴。

等到長大,便會被世俗牽絆,難免會為情所苦,誰人又能跳出這個人情世故這個圈子呢?

酒後李清照泛舟求歡,寫下《如夢令》,用詞靈動令人忘卻紙短情長

每每讀到這首詞,便能喚起內心對美好的追尋,便努力想尋找出屬於自己的童真,雖然我們未必有泛舟湖上,沉醉而歸的經歷,但一定會有永遠不能忘懷的樂趣。

玩泥巴、跳大繩、打四角、魂鬥羅……

不得不說,李清照的詞,確實美,能美到人的心裡去,反觀現在文壇出現的所謂的“淺淺體”,也有人說它美,但我卻欣賞不了。

參考資料:《東京夢華錄》、《詩詞散論》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END】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515 字。

轉載請註明: 酒後李清照泛舟求歡,寫下《如夢令》,用詞靈動令人忘卻紙短情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