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日記:“三座大山”下的艱難復甦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晴 朗】以英鎊為首的多國貨幣匯率連日大跌,讓歐洲國家擔憂情緒蔓延。在俄烏衝突、通脹以及疫情衝擊的“三座大山”下,歐洲經濟的復甦步履艱難。筆者近期在歐洲出差,前後跑了近40個城市10多個國家,得以近距離觀察歐洲各國的復甦情況。
疫情陰影
從落地德國法蘭克福機場的那一刻開始,感覺似乎一切都回到了疫情前的狀態。德國是歐洲最早取消入境隔離檢疫的國家之一,在今年6月初就取消了相關要求,入關時不需要任何的疫苗證明和核酸證明。
雖然美國總統拜登近日宣稱“美國疫情已結束”,但歐洲藥品管理局表示,疫情在歐洲尚未結束,歐洲各國應對新一輪疫情做好準備。
筆者也在歐洲機場感受到後疫情時代的第一個痛點,機場搬運工不足導致行李出得較慢。之後在巴黎、布魯塞爾、里斯本、倫敦等地也有類似感覺。
行走在法蘭克福的街道上,表面看上去,一切都和記憶中歐洲的夏天一樣,人潮湧動,煙火氣十足。但這並不是說,德國就沒有任何疫情管控措施了。正相反,德國是筆者此次去過的歐洲國家中,在“外鬆內緊”防範方面做得最到位的——在所有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工具上,乘客都被嚴格要求戴FFP2(也就是國內的N95級別)口罩,在火車、飛機上也是同樣要求。
然而在德國的鄰國法國,明顯就“自我放飛”,偶爾計程車司機才會提醒乘客戴口罩。在西班牙、葡萄牙會看到服務人員還有不少戴口罩的,櫃檯也豎著不少防止直接接觸的玻璃板。
“光靠美國客人是不夠的”
歐洲國家之所以放開疫情管控政策,主要還是出於經濟考量。不少歐洲中餐館老闆對筆者表示,雖然各國政府有補貼,但是也僅夠維持而已。
今年5月至6月,歐洲各國陸續徹底放開之後,期待中的“報復性消費”並沒有如期到來。人們更願意上街消費了,零售和餐飲也有了一定的復甦,但是還遠沒有恢復到疫情之前。
在巴黎著名的老佛爺百貨總店和春天百貨,可以看到生意有明顯好轉。營業員們反饋,目前營業額大概恢復到疫情前的七八成。
春天百貨LV專櫃的營業員告訴筆者,與以前不同,近期來的主要是美國、中東以及東南亞的客人。該營業員也非常關心中國的遊客什麼時候能夠回來,畢竟中國客人曾是他們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收入貢獻在20%—30%之間。
“現在中國和俄羅斯客人都來不了,如何填補這一塊空白,光靠美國客人是不夠的,”該營業員稱。
星期日也營業了
通脹的影響在歐洲幾乎無處不在。筆者在超市裡看到,日常消費品的漲價相對還可以承受:一大瓶依雲礦泉水,在巴黎家樂福超市裡,仍然只賣1.85歐元,一盒達能酸奶,售價仍然只有0.69-0.89歐元;而像葵花籽油這樣的產品,從之前的不到2歐元一瓶漲到了將近4歐元,翻了1倍。
但電費、燃氣費和取暖費的漲價,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是要命的事情。歐洲已普遍把今年的供暖溫度調低到19-20度,這個冬天註定不會特別好過。
更值得憂慮的是,筆者在歐洲幾個主要城市如巴黎、布魯塞爾、米蘭、里斯本看到,市中心開始出現大量的“辦公室出租”或者“商鋪出租”的廣告。筆者注意觀察了一下,從6月到9月,這種趨勢持續發酵,供出租的鋪面和辦公室越來越多,空置率越來越高。
當然歐洲經濟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訊息,經過疫情這兩年,歐洲O2O(線上到線下)業務開展得如火如荼。原本歐洲涇渭分明的週六週日休息日,如今法國、西班牙等國超市週日也營業了,營業時間也延長到晚上10時。
有歐洲人對筆者談到,歐洲經濟真正的考驗,是在10月之後開始的取暖季,無論是工業還是居民用氣用電都會遇到巨大挑戰。歐洲央行進一步加息政策也箭在弦上,從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年中,對歐洲人來說,是比較煎熬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