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確保農民持續穩定增收,既要積極拓展增收新渠道,尋找增收新動能,也要著力構建長效機制
大學生回鄉成立合作社,帶領村民們一起發展規模種糧;農民工返鄉成立電商服務中心,幫助鄉親們銷售土特產……如今,隨著鄉村振興穩步推進,返鄉入鄉創業就業規模持續擴大。
農業農村部日前釋出資料顯示,2020年,全國各類返鄉入鄉創業創新人員達到1010萬人,比上年增加160萬人。與此同時,返鄉入鄉創業就業聯農帶農效果明顯。據測算,一個返鄉創業創新專案平均可吸納6.3人穩定就業、17.3人靈活就業。
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近年來,隨著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斷強化,各地鄉村產業不斷壯大,以及農村改革不斷深入,我國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從總量看,2020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3.8%,達到17131元,較2015年增加了5709元。從結構看,支撐農民收入增長的“四個輪子”更趨協調,不僅務農收入在增長,外出打工、返鄉創業、盤活資源等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尤為可喜的是,脫貧地區農民收入增長較快,“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7.87%,高於全國農村平均水平1.87個百分點,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但也要看到,當前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仍然面臨挑戰。從城鄉收入差距看,雖然城鄉居民收入倍差在逐步縮小,已從2010年的2.99∶1縮小到2020年的2.56∶1,但絕對差距依然不小,區域間收入差距也依然明顯。從農民收入構成看,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作為農民增收的傳統動能,其帶動能力在逐漸減弱,而農村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又很難在短時期內形成帶動廣大農民增收的強勁動力;與此同時,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雖然因農村改革紅利持續釋放,仍將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但也難以在短期內發揮農民增收主渠道的作用。因此,既要積極拓展農民增收新渠道,尋找助農增收新動能,也要著力構建長效機制,確保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基本同步”“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要讓收入構成的“四個輪子”一起轉。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高質高效,穩住家庭經營收入這個農民收入基本盤;大力發展富民鄉村產業,促進農民就業創業,著力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完善農業支援保護制度供給,加強民生保障力度,著力增加轉移收入。還應注意的是,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要讓大多數農民收入水平都能得到提高,不要讓平均數掩蓋了大多數。
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是“三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促農增收的動力更加強勁,讓廣大農民更加富裕,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26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