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院士的紅色情緣】
光明日報記者 楊舒
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寫在國家和人民的緊急需求上。
——李澤椿
李澤椿人物素描 郭紅松繪
1952年的冬日,天格外冷。
陝西秦嶺大巴山深處,迎來了3位解放軍戰士,他們推著裝滿氣象觀測裝置的獨輪車,在崎嶇的山路上整整走了4天。帶隊的年輕人,正是17歲的李澤椿。
此前一年,還在上高二的李澤椿毅然報名參軍入伍,目標很明確——抗美援朝上前線。入伍後,他被分配到成都西南軍區空軍氣象訓練班,學習氣象觀測。
“剛開始有些失落”,彼時,我國氣象人才奇缺,國防建設對氣象航空保障的需求尤為迫切,他很快想通了——“人民軍隊為人民,在部隊這個‘大熔爐’裡,我不斷學習逐步樹立了一生的共產主義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黨和國家需要,就要盡心盡力。”
李澤椿年紀雖小,但成績出色,許多戰士親切地叫他“小先生”。他先任氣象教員,後任氣象站觀測員,1955年更被選派到北京深造,隨即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氣象專業。
1961年,尚在讀書的他光榮地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回憶入黨初心,李澤椿說:“跟著黨,為人民服務,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此後60年,他初心不改,矢志研判萬里長空風雲變幻,“為老百姓服務,是做氣象工作的光榮所在”。
研究生畢業後,李澤椿來到中央氣象臺。從預報員到院士,半個多世紀裡,他始終站在業務一線,參與並見證著我國氣象科技從無到有的突破:
20世紀80年代初,作為組織者和主要完成人,李澤椿聯合多方共同攻關,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短期(1~3天)數值天氣預報業務系統,結束了中國只能靠收用國外數值預報天氣的歷史;
1990年,李澤椿團隊建立的我國第一個中期(10天)數值天氣預報業務系統正式投入使用,我國步入了當時國際上少數幾個能製作中期數值天氣預報的國家行列;
20世紀90年代以來,作為首席科學家,李澤椿帶領團隊,攻關建成我國颱風、暴雨災害性天氣數值天氣預報業務系統,並將平行計算技術應用於數值天氣業務預報,為天氣預報、氣候預測提供了新技術……
他常說:“作為黨員,我的成長不是被動式的,而是做好創新工作,機會一到就迎頭趕上。”
年輕時艱苦的氣象觀測讓他患上了風溼性關節炎,但他不曾動搖;在北大讀書時,為了充分掌握計算機知識,探索數值預報的可能性,他每天騎腳踏車到中科院借用計算機;在攻關短期和中期數值天氣預報時,為了能“隨心所欲”地使用當時的計算機,他總是凌晨兩點趁大家睡覺時,來到機房調程式、改方案。
這些年,年事漸高的李澤椿總掛念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推動氣象對水資源、生態環境和糧食安全等更好發揮作用。
面對“70多年來我國天氣預報準確率大幅提升”的功勞簿,李澤椿仍保持著務實的態度,“中國地理地形複雜,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的國家。數值天氣預報研究不只是要提升預報準確率,更重要的是用到服務老百姓的生活上”。
在李澤椿看來,做任何研究,要先想一想是不是發展國民經濟、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所需要的工作,“檢驗我們工作的唯一標準,永遠是有沒有滿足老百姓對預報和預警的需求。”
掃碼檢視相關專題
《光明日報》( 2021年09月12日 01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