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雲龍
55歲的門檻上,住進醫院,採取微創手段,切掉了那個不時炫耀自己存在感的“闌尾”。
前段時間,在幾個朋友蠱惑下,終於去醫院預約了無痛胃腸鏡,鉗除大小不等、品種各異的息肉四處。五十年寄生史,一鉗了之。
人屆半百,雖然不甘心被陌生人以“老前輩”稱呼,但腦子裡思考的話題,還是漸漸變得有些“老化”。人嘛,屁股決定腦袋,年輪也決定腦袋,而腦袋又決定手指、嘴巴……我以我筆寫“老態”,每一篇隨想、雜感的思路,都是基於一種“減法思維”:學習、生活、工作,怎麼學會做“減法”?人之將退,怎麼學會做老人?
懂得了一堆道理,未必過得好一生。而知道了好多做人的正規化,也可能依然做不好。做好人,不是要做“好”,只是“做好”,只是抵達一種簡單、淡定、從容、快樂的人生境界。弔詭的是,簡化和減法,擱在當下,有時是一件十分複雜與艱難的事。
譬如,息肉、腸癰、囊腫、結石。
這些與時俱變的產物,於人體健康無益。鉗除或切掉,有什麼顧慮呢?幾乎所有的健康指南都提醒人們,50歲以上的人群,最好定期做一做胃腸鏡。可是,想到服用瀉藥的折騰,想到檢查及切除的痛苦,不少人便油然而生對“胃腸鏡”檢查的恐懼。即使在醫院工作的朋友,也不是都能接受胃腸鏡檢查,他們也有普通人的擔心和諱忌。
去除生理上多餘的、潛在的病患,有現代醫術的加持,有醫保的支撐,尚且需要反覆的思想鬥爭、激烈的心理建設:好多同事檢出了胃腸息肉,我等常常沉浸酒局,能倖免嗎?胃腸鏡手術在全麻之後,並沒有痛感;早點切除,也許可以早點排除隱患……往往是下定很多次決心,才有信心走向消化內鏡科。
往深裡想一想,如果去除的是看似正當的升級、升職訴求,譬如,職稱高一高,職務上一上,薪酬長一長,我們還能說服自己:適可而止,知足不辱?我們還能掐斷自己的自強信念、攀比心理?理直,也可以不用那麼氣壯?
“減法”“加法”,一念之差。不做“加法”,是“減法”;減去“既得”“多得”是“減法”;減去“應得”也是“減法”。減去“不該得”“不必得”,更是“減法”……學會做“減法”,也許是需要我們一生自習、修行的課程。有學者說,人的每一個決策都是理性和情緒交織的產物。理性只能給人提供選項,而真正在最後給不同選項賦予權重,並一錘定音讓人做出選擇的卻是感情。一位過來人的閱讀理解是:推動歷史的是各種宏觀的動力,但這些動力背後的動力,不還是人的天性嗎?
人生的太多“減法”,往往都是人與自己的抗爭、較量。快樂、從容、淡定的人生,有好多角度,也有好多定義,不過,背後一定常有驚心動魄、傷筋動骨的內心大戲頻頻上演:我和我周旋,我與我和解。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