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然是沒有海上列車的,海邊火車站倒是有一座,距離海邊不過300米,出站不遠便可見蔚藍大海,同樣夢幻浪漫,這便是青島火車站。
青島站就像這座城市一樣,不落俗套,美得清新脫俗。
看慣了千篇一律的火車站,青島站顯得如此特別,若不是屋頂懸掛的“青島”二字,怎麼也不能將面前這棟建築跟火車站聯絡在一起。
從外觀看,它像一座歐式教堂,黃色牆壁上覆蓋著紅色磚瓦,厚實端莊。高高聳起的鐘樓,圓拱形與長方形的玻璃窗,如同是將文藝復興時的歐式建築搬到了這裡。
文藝復興與它無關,不過它的誕生,卻記錄著清朝末年那段屈辱的歷史。
1897年,德國以“鉅野教案”為由將青島據為己有。次年3月份《膠澳租借條約》簽訂,14家德國銀行共同出資5400萬馬克成立了山東鐵路公司,於是山東第一條鐵路-膠濟鐵路就此開工。
德國人修鐵路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擴大殖民地面積。而青島站,就是膠濟鐵路的起點。
據說最開始,德國人選擇的地址是在棧橋附近,可提議卻遭到了其他鐵路工程師的反對,最終以“技術不成熟”為緣由,將火車站換到了離棧橋幾百米遠的地方。
如果當初真修在棧橋上,那就果真是出站便是大海了,想必景色更為迷人。可儘管如此,青島站仍是中國離海最近的火車站,直線距離不過300米。
每天沐浴著海風的青島站,少了幾分喧鬧,多了幾絲柔情,也讓急著趕車的乘客,褪去了急躁,變得溫柔起來。
現在看到的青島站,是在1991年拆除並原樣重建的,好在延續了老火車站的風格,依舊能品味這座119年的德式老建築。
火車站屋頂為四坡頂,鐘塔的基座、窗邊及塔頂裝飾都用花崗石砌成,顯得大氣十足,曾被媒體評為“中國十大最美火車站”之一。
為了體驗青島站,我專程選擇在此返程。車站很大,用鐵欄杆圍了一圈,只留南廣場一個入口。廣場內很乾淨,沒有叫賣的商販,只有趕路和忙著拍照的乘客。
青島站候車室位於地下,據說是全國最大的地下候車廳。內部裝飾和教堂也很像,復古的吊燈,亮度十足的光線,隨處可見的圓形拱門,每一個細節都精心設計。
最值得稱讚的是候車座,堪稱全國最豪華。不是常見的硬皮座椅,而全部換成了棕色按摩椅,放眼望去十分壯觀,像是來到了VIP候車室,不得不說青島是真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