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近期再生事端。11月16日,菲律賓未經中國允許,派遣補給船擅闖中國南海仁愛礁,遭中國海警攔截後悻悻而返。菲外長洛欽“以嚴厲措辭”向中方提出“抗議”,還聲稱菲方受《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保護,未來還將繼續前往仁愛礁。美國一些政客不失時機地跳出來,重申《美菲共同防禦條約》對菲律賓的“承諾”。澳、日、法、英、加等美國盟友也來湊熱鬧,對此次爭端表示關切,要求中方遵守所謂“南海仲裁裁決”。
11月23日,菲律賓國防部長洛倫扎納聲稱,菲方當天向仁愛礁派遣補給船時,受到了中國海警人員的“恐嚇騷擾”。事實是,中方允許菲方向仁愛礁運送補給物品,系出於人道主義的臨時性特殊安排;中國海警相關舉動屬依法在相關海域巡航值守。中方要求菲方信守承諾,拖走在中國南沙群島一部分仁愛礁的非法“坐灘”軍艦。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近日再次回應說,“南海仲裁案”及所謂裁決是非法的、無效的;任何挑戰中國主權和利益的圖謀都不可能得逞。
分析認為,在菲律賓2022年5月9日將舉行大選的背景下,菲律賓部分政客的言行,應屬出於政治目的在南海問題上對中方“碰瓷”。
所謂“南海仲裁裁決”毫無法律效力
仁愛礁位於南沙群島東部。1999年5月,菲海軍趁漲潮將退役軍艦“馬德雷山號”駛入仁愛礁並擱淺在那裡,派人長期看守,後來又多次加固船身。從此,這艘鏽跡斑斑的“坐灘”軍艦便成為菲律賓在仁愛礁海域爭奪“主權”的最大“武器”。
菲軍方的這一囂張行徑,倚仗的是所謂“南海仲裁裁決”。2013年1月,菲政府單方面就中菲南海爭端向海牙“常設仲裁法院”申請仲裁;自2015年10月起,臨時組建的“南海仲裁庭”在沒有得到中國認可也沒有中方代表出席的情況下審理此案。“裁決”釋出後,遭到了“正主”接二連三打臉。2016年7月13日,聯合國官方釋出訊息說,聯合國的主要司法機關是國際法院而非“常設仲裁法院”,雖然二者辦公地址都在海牙和平宮,但彼此並無任何關聯;“常設仲裁法院”的“裁決”不能向聯合國安理會申請強制執行。當年7月14日,國際法院釋出宣告說,國際法院自始至終未曾參與此案。同年7月15日,國際海洋法法庭新聞官本雅明·貝尼爾施克表示,國際海洋法法庭沒有在南海仲裁案中扮演任何角色,“南海仲裁庭”與其無關。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南海仲裁案”只是披著法律外衣的一出政治鬧劇。搭建“南海仲裁庭”這個“草臺班子”的主角,正是時任國際海洋法法庭庭長柳井俊二——其人的“親美”和“右翼”屬性眾人皆知,一心修憲的安倍晉三與他也有深厚淵源。顯然,這樣的“仲裁庭”毫無司法獨立和公正可言。
誰才是南海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
中國外交部多次宣告,中方在南海的主權和權益是長期歷史過程中形成的,符合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南海仲裁裁決”是無效的,中國不接受、不承認。近年來,在中國和東盟國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勢保持總體穩定。域外國家的介入,才是損害南海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
誰是“域外國家”,答案不言自明。自2021年3月以來,包括菲國防部長洛倫扎納在內的多名高官頻頻渲染中國漁船在牛軛礁“非法停泊”,聲稱這是“對菲律賓的挑釁”。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菲律賓研究中心主任代帆認為,考慮到事件發生的時間,很難讓人相信背後沒有美國的影子。
拜登上任以來,美高官走馬燈般到訪東南亞。今年7月12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南海仲裁案”5週年之際發表宣告,重提“南海仲裁裁決”,還聲言一旦菲方在南海“遇到攻擊”,美國可與其“共同防衛”。7月下旬,美防長奧斯汀出訪東南亞三國,聲稱將“重振”美菲同盟,幫助菲實現軍隊“現代化”,以應對“海上挑釁、封鎖和攻擊”。就在不久前,美國剛剛與菲律賓簽署了價值近26億美元的軍售協議。副總統哈里斯今年8月的東南亞之旅,也被外界視為具有明顯的針對中國的意味。
杜特爾特態度微妙轉變
在對華問題上,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向來秉持務實與友好的態度。他曾說過,“南海仲裁裁決”不過是一紙空文,他將擱置爭議,因為與中國開戰對菲律賓“沒有任何好處”。
但在這次仁愛礁事件中,杜特爾特的態度發生了微妙轉變。他日前說,仁愛礁事件將對菲中關係造成不良影響。
這種轉變在幾個月前就顯露了端倪。長期以來,美國將菲律賓視為對抗中國的戰略據點之一,兩國還在1951年簽訂了《美菲共同防禦條約》。杜特爾特上任後,曾多次聲稱要廢除該條約,但在今年7月美防長奧斯汀訪菲時,杜特爾特透過菲防長之口表示,他撤回了廢除條約的決定。
《華盛頓郵報》認為,杜特爾特的轉變,與其說是改變了心意,不如說是一個精明政客的算計,一場總統大選之前的政治表演。而“美菲關係的真正重啟,必須等到杜特爾特下臺後”。
菲律賓大選登記截止之前,杜特爾特的女兒薩拉在最後一刻宣佈將參加副總統競選,杜特爾特本人宣佈將競選議員。目前,菲前總統馬科斯之子小馬科斯與薩拉組成搭檔,競選正副總統之位。分析人士認為,在當前形勢下,杜特爾特顯露出“與中國拉開距離”的姿態,意在為其父女二人在競選中獲得更多的民意支援。
菲律賓應避免被捲入大國衝突漩渦
代帆認為,眼下杜特爾特總統任期接近尾聲,對國內政治的掌控力正在減弱,菲國內親美反華勢力似乎佔了上風。隨著2022年總統大選的臨近,菲反對派試圖趁機在美國的“反華”大旗下修改菲律賓對華路線。
在這樣的背景下,其他一些總統候選人也或真或假地打出了“反華”這張牌。菲律賓前“拳王”、參議員曼尼·帕奎奧公開抨擊杜特爾特的親華政策,指責其在南海問題上“太軟弱”。參議員潘菲諾·拉克森11月20日“打卡”南中國海的中業島,在島上豎起菲律賓國旗以“宣示主權”。馬尼拉市長莫雷諾一邊表示要對“與中國合作開採油氣持開放態度”,一轉頭又放狠話說,如果他贏得總統大選,將執行“南海仲裁裁決”,讓“中國船隻成為海底的裝飾品”。
不過,菲社會活動人士德古茲曼在批評杜特爾特“討好中國、背叛菲律賓”的同時也認為,美國在菲軍事活動並非出於維護菲律賓的利益,“菲律賓要避免被捲入大國衝突的漩渦中”。
本報北京11月25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文利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