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權威機構報告: 全球房產泡沫最大的城市在哪裡?

  ◎海外掘金(ID:gold1849) | 宇庭

  日前,瑞士銀行(UBS)釋出了一份全球城市房地產泡沫指數報告,分析全球一些熱門投資城市房地產出現泡沫的風險程度。仔細一瞧,這裡面還有不少是華人愛去買樓的區域。

  1這些年我們追過的泡沫樓市

  在瑞銀的報告中,多倫多樓市位居泡沫風險榜首,其次是瑞典斯德哥爾摩、德國慕尼黑、溫哥華、悉尼。前五名中,加拿大佔了兩席,算上悉尼,華人愛去的城市已經佔了五分之三。

  (瑞士銀行:2017年全球城市房產泡沫指數

  紅色為泡沫風險,黃色為房價高估,綠色為房價公允,灰色為房價低估)

  觀察2017年的資料,我們發現二十個城市中,具有泡沫風險的城市(紅色),也佔到了40%,接近半壁江山;房價被高估的城市(紅色+黃色)就佔了十五位;唯有美國的芝加哥獨樹一幟,房產價格被低估。

  我們把視線拉回三年前,不難發現,不僅多數熱門城市已經出現了房產泡沫風險,而且這種泡沫也越吹越大。

  (瑞銀:過去三年全球城市房價泡沫指數變化)

  紅色為泡沫風險,黃色為房價高估,綠色為房價公允,灰色為房價低估;實心點面積越大泡沫指數越大

  從2015年到2017年,出現房價泡沫風險的城市不僅有了量的變化,也實現了質的飛躍。今年被評為房價泡沫風險的城市數量是2015年的三倍,從15年的3個上升為8個,而且部分城市泡沫風險越來越大。多倫多、斯德哥爾摩、慕尼黑、悉尼、香港、阿姆斯特丹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泡沫風險增大。而巴黎、洛杉磯、蘇黎世、東京的房價雖然尚未有泡沫風險,但這些城市房價被高估的指數也越來越高。

  寫到這裡,這份榜單中傳達的大部分都是悲觀的訊息。不過,仍然有一些驚豔的結果值得大家欣喜。

  當大部分城市房價泡沫風險都在上漲的時候,有兩座城市暫且懸崖勒馬。溫哥華和倫敦在2016年當屬全球房產泡沫的排頭兵,在今年反倒有所降溫,排名稍有下降,樓市泡沫指數也略微降低。

  除此之外,榜單中的最後五座城市,波士頓、新加坡、紐約、米蘭、芝加哥的房價未來仍然非常有投資價值。這些城市過去三年一直都處於正常狀態,泡沫風險指數非常小,芝加哥的房價甚至被低估。這五座希望之城中,竟然有三座城市來自美國。

  2脫靶的房價

  “泡沫”放在經濟事物中,就是指資產價格在連續交易中陡然漲價,價格嚴重背離其自身價值,直至上漲到需求方難以承受的程度,然後發生暴跌,宛如氣泡破裂。

  放到房地產中也是如此,如果某個區域的房價持續走高,超過了房產本身真實的價值,就可能產生房產泡沫。當然至於是不是真的泡沫,只能等到泡沫破裂之後。

  從歷史情況來看,房產泡沫具有一定的特點:

  房價遠遠超過居民收入水平和房租

  實體經濟中過多資本被用於炒房

  房產市場過度借貸

  過度的房產建設等

  如果全球經濟受到衝擊,導致投資者或剛需購房者償債難度加大,或者各國央行加息推高借貸成本,房地產泡沫將浮出水面。

  於是,瑞銀根據上述特點,綜合比較了不同城市的房價增長率、房價收入比、租金收入比、施工水平、物業價格等綜合因素,來跟蹤房地產的泡沫風險。

  泡沫指數越高,說明這個城市的房地產存在被嚴重高估,物低所值等極端現象。

  具體到上述城市,這些“超級明星”城市的房價收入比,也體現了這些城市逐漸脫靶的房價。

國際權威機構報告: 全球房產泡沫最大的城市在哪裡?

  (一位高技能人才在靠近市中心區域購買60平米住房所需的年限)

  以排頭兵香港為例,一位技術宅要想在不太偏的地方買套60平的小兩居,大約得連續工作20年才勉強湊齊房款。當然這20年的前提是,工作不能丟,工資不能降,房價不能漲。

  而全球各地投資者都紛紛看好的這些城市,過去五年時間裡,房價紛紛攀高。即使是按通貨膨脹調整後的價格計算,多倫多和香港去年房價漲幅也接近20%。

國際權威機構報告: 全球房產泡沫最大的城市在哪裡?

  (各城市2016年房價漲幅)

  房價長期看漲的預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投資者對全球主要城市的投資需求。許多投資者認為,只要當地房屋供應量不出現井噴式增長,“超級明星城市”的房價將持續與房屋租金、居民收入、全國房價水平掛鉤。

  可這些城市的租金和居民收入水平卻啪啪啪打臉,目前一些“超級明星”城市的房價已經與房租和收入脫鉤了,香港、倫敦、紐約、溫哥華、東京等的房價得消耗普通技術宅將近15-20年的工資收入。對於這些大城市的人來說,房子依然是一件奢侈品。

  在這些城市中,一方面居民收入跟不上房價漲幅,另一方面租金漲幅也與房價脫鉤,導致投資回報年限極其漫長。

國際權威機構報告: 全球房產泡沫最大的城市在哪裡?

  (房屋出租後收回成本所需要的年限)

  同樣是一套靠近市中心的60平小兩居,若投資者將房屋出租,瑞士的蘇黎世需要40年才能收回成本,時間跨度位於瑞銀調查城市之首。

  大部分城市收回成本所需要的時間,都高於金融危機前所需要的年限。但值得注意的是,僅有的美國四座城市,房屋收回成本需要的時間,都低於金融危機之前。這也與美國當前房價尚未回到金融危機前高峰值有關。

  3全球市場暗流湧動

  位列2017年泡沫風險榜首的多倫多,過去五年房價漲幅超過50%。當歐美大多數城市剛剛從金融危機的拖累中走出時,多倫多和溫哥華由於加元貶值緩衝了金融危機對樓市的打擊,兩座城市的房價並未受到金融危機重創,而是穩步上升。

  (瑞銀:加拿大房產泡沫指數)

  瑞銀也在報告中指出,由於加拿大央行實施了太久的過度寬鬆貨幣政策,加之近年不斷蜂擁而至的外來購房者,如今兩座城市的房價已經偏離經濟基本面,處於泡沫風險之中。未來一旦加元走強並加息,多倫多和溫哥華的樓市盛宴,就該落幕了。

  不過好在加拿大政府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最近五個月來頻頻出臺政策為樓市降溫。導致今年上半年多倫多和溫哥華房屋成交量大幅下跌。因此與幾年前的盲目熾熱相比,未來這兩地樓市會更趨向健康合理發展,穩步上揚。

  兩年前,英國倫敦被認為是地產市場泡沫風險最高的城市。但九月底的最新資料顯示,市場已經出現了過熱後的降溫跡象。

  倫敦第三季度房價出現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次下跌,倫敦房價同比下跌0.63%。而英國整體房價勢頭卻保持上漲。過去,低利率、高就業率和房屋供應短缺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倫敦房價。今年倫敦高檔物業的價格回撥,以及脫歐談判的不確定性,是今年倫敦房價下跌的主要原因。不過當英國“脫歐”逐漸明晰化後,倫敦豪宅價格將會回暖,倫敦房價也將回暖。

  在瑞銀公佈的房產泡沫榜單中,美國有五座城市:舊金山、洛杉磯、波士頓、紐約、芝加哥。其中舊金山和波士頓雖暫時被認為沒有泡沫風險,也已經處於房價被高估的狀態了。波士頓和紐約則處於房價健康狀態,符合當前房產價值,唯有芝加哥,成為整個榜單中唯一被視為估值過低的城市。

  由於舊金山不斷強大的科技實力,吸引了大量外來購房者。當地房價自2012年以來飆升65%。儘管經濟蓬勃發展,但這些年居民平均收入僅上漲10%。儘管如此,由於美國房貸利率相對歐洲國家偏高,再加上曾經遭遇過金融危機的重創,當前舊金山和洛杉磯房價仍然低於2006年的高峰時期。當前舊金山和洛杉磯的房價收入比還算健康,普通技術人員工作六七年便可買上一套小公寓。

  美國主要城市房價正在從金融危機中恢復,但香港的房價已經讓本地人和外來投資客不堪重負。今年8月,香港住宅市場房價和連續上漲時間紛紛創下歷史新高,香港為此也成了全球金融中心中,房價最難負擔的城市。再加上香港近年來在國際社會中的競爭光環慢慢褪去,過去看好香港樓市的亞洲富豪們,如今已經開始拋棄香港,轉向東南亞市場。

  據居外網的統計,今年上半年,美國海外房源詢盤量同比下降18.4%,澳大利亞下降9.7%,而泰國增長竟高達155%,馬來西亞也有132%的詢盤增長量。整個東南亞市場今年上半年現房總交易量也已經上漲20%。尤其是CBD區域的公寓或寫字樓。例如,第三季度胡志明市僅高階寫字樓的出租比例就已經達到93%-97%,空置率極低。

  遺憾地是,由於中國國情特殊,且缺乏相關資料,瑞銀的這份樓市泡沫分析包括並沒有考慮中國大陸城市。

  這可能也是讀者的幸運了,因為如果算上中國大陸一線和新一線城市,這份榜單恐怕要成為中國城市專場了。

  還有很多粉絲沒養成點讚的好習慣,淘到一塊金不容易,點個讚唄~

國際權威機構報告: 全球房產泡沫最大的城市在哪裡?

  特首林鄭月娥頒佈任期內首個施政報告 | 亞太商情

  2017-10-11

  OneTV頻道

國際權威機構報告: 全球房產泡沫最大的城市在哪裡?

  特首林鄭月娥於今早在立法會發表其上任來的首份施政報告。報告全文長達4.9萬字,林鄭月娥打破宣讀全文的慣例,改為讀出部分由她親自撰寫的8000字摘要。林鄭月娥表示,懷著如釋重負的心情去發表,深知社會上有很多需要關注的問題,報告全面涵蓋良好管治、多元經濟、培育人才、宜居城市、與青年同行等內容。

  一

  今日嘉賓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

  黃德幾先生

  Q:這份施政報告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其中"首置上車盤"成為當中亮點,而本地地產股今天一路走低,恆地更是成為表現最差藍籌。不過其實"首置上車盤"從提出到落實還有比較長時間,地產股表現會否長期受拖累?

  A:上車盤的前提是不影響公營房屋的供應,所以啟動還需要和私人發展商競爭,政府買回來的土地也不會太便宜,如果找私人發展商合作,專案的毛利也不會比私人發展獨立運作來的高。目前上車盤計劃只有1000個單位,不會有影響,不過長遠來講,確實是利好的。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10-11)


  中新社香港10月13日電 (記者 楊喆)以“世客齊心 揚帆同行”為主題的“世界客屬第29屆懇親大會”(“世客會”)13日在香港開幕。來自24個國家和地區的約3000位客家鄉親齊聚香江,共話鄉情。

  全國政協副主席李海峰、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謝鋒、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何靖、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郭軍、中國僑聯副主席李卓彬等出席開幕式。

國際權威機構報告: 全球房產泡沫最大的城市在哪裡?

  李海峰在開幕式上致辭指出,長期以來,海外華僑華人關心和支援祖國家鄉的建設和發展,在中國與世界的溝通交流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橋樑紐帶作用。多年來,客家人向全世界傳遞中國的和平發展理念,也令海內外華僑華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日益增強。

  她表示,希望遍佈全球的客家人團結奮進,和衷共濟,繼續發揮視野開闊、融通海內外的優勢,以開放包容的姿態發揮紐帶作用,團結和凝聚更多的華僑華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光發熱。

  梁振英在開幕式上發表“一帶一路”主旨演講。他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國際合作,合作目的是互惠互利,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響應。客屬鄉親遍佈世界各地,熱愛家鄉,關心當地社會,長期以來精誠團結,客屬企業家經營有道有成,有廣泛的國際人脈關係,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下可以推動互聯互通的工作。

  林鄭月娥致辭指出,客家人是漢族的一大族群,源遠流長。今天,客家人不僅遍佈中國,也旅居世界各地,葉茂枝繁。無論在任何地方,客家人都發揮團結互助、崇文重教、勤奮拼搏的客家精神,成為各地社會的中流砥柱,為客家人也為中華民族增光。

  她表示,香港的客籍人士是本地重要的社群,非常高興世客會在46年後重回香港。希望客屬朋友繼續本著“愛國、愛鄉”之心,傳承客家精神,弘揚中華文化。也希望各位“客”人趁機領略香港這個動感之都的活力和姿采,看看回歸20年後更美好的香港。

  “世客會”籌委會聯席主席餘鵬春指出,客家人揚帆出海,經過幾代人努力,不僅在世界各地實現自身夢想,還為所在地貢獻良多。漂洋過海的客家人是“一帶一路”的先行者和重要建設者,無論身在何方都心懷壯志,情懷家鄉。客家人將以團結、奮進和開放包容的精神繼續推動全球華人在全世界互聯互通,探索客家人的新機遇,繼往開來,共謀發展。

  本屆“世客會”由香港梅州聯會主辦,旨在凝聚全球客家鄉親,向全世界展示香港好客精神,讓來賓感受香港特色客家文化以及“舞照跳、馬照跑”的繁榮景象。大會期間舉辦的活動還包括“千帆並舉迎世客”多媒體表演、“客家杯”賽馬、“客家文化論壇”及“世界客屬青年高峰會”。

  據介紹,“世界客屬懇親大會”1971年起源於香港,先後在亞、美、非三大洲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是國際上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華人盛會之一。(完)

  (2017-10-14)


  參考訊息網10月12日報道境外媒體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1日在立法會公佈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她發言時表示,懷著如釋重負的心情在立法會發表她任內的首份施政報告。

  據香港星島環球網10月11日報道,以“全新方式”只宣讀施政報告重點和願景的林鄭月娥表示,今次摒棄過往花兩三個小時宣讀施政報告的做法。整份施政報告共4.9萬字。

  林鄭月娥指施政報告全面涵蓋良好管治、多元經濟、培育人才、改善民生、宜居城市及與青年同行多個領域,希望市民閱讀全文時,可更好掌握香港的現況和政府的遠景。

  林鄭月娥表示,特區政府將竭力執行“一國兩制”、維護基本法和捍衛法治。未來幾年,香港將進入機遇和挑戰並存的時期。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將為香港經濟發展帶來重大機遇。

  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0月11日報道,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公佈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其中,香港教育局會在2018到2019學年,落實中國歷史在初中成為獨立必修科,推動學生認識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同時,教育局將強化基本法教育等措施,以促進師生全方位認識國情,欣賞及傳承優秀的中華文化。

  《聯合早報》網站援引香港媒體報道稱,施政報告中提到,學校教育應培養學生國家觀念,讓學生認識自己國家歷史、文化、經濟、科技、政治體制和法律等各方面的發展。教育局將於2018到2019學年,落實中國歷史在初中成為獨立必修科。

  同時,施政報告指出,教育局會繼續採取多元化策略,促進師生全方位認識國情,欣賞及傳承優秀中華文化。

  施政報告還提到,香港教育局會最佳化內地交流計劃,讓更多師生借實地考察“一帶一路”沿線省市、大灣區發展,以及創新科技企業等,理解相關發展策略為香港帶來的機遇和拓寬視野,政府期望學生藉著學習中國歷史和有意義的活動,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成為有識見、富責任感、具國家觀念的公民,對國家及社會作出貢獻。

  林鄭月娥重申,“每一個熱愛香港的人,都有責任全面準確地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沿著正確方向前進,都有責任向衝擊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行為說不,都有責任培養下一代成為具國家觀念、富香港情懷和對社會有承擔的公民”,政府會繼續按這方向處事,而如果是年輕人,“有責任確保他們明白香港是中國一部分”。

國際權威機構報告: 全球房產泡沫最大的城市在哪裡?

  港媒稱“一國兩制”粵語神曲獲點贊:說唱動畫效果不俗

  參考訊息網7月1日報道港媒稱,“一國兩制”如何最入腦?透過說唱和動畫或有不俗效果。新華社6月27日上午釋出新一首“神曲”,以粵語說唱,RAP出“一國兩制”的含義和對香港的影響。

  據香港《文匯報》6月28日報道,新華社的新曲配以精美動畫,用說唱方式帶出香港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該歌曲敘述了“一國兩制”的精神,指出在國家給香港的“大禮包”中,向香港授予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和終審權,而外交和軍事兩方面則可以“呼叫中央政府”。

  報道稱,歌曲更生動地帶出香港不同的特色,如太平山、雞蛋仔、跑馬地、港幣等,反映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多彩發展、原本生活方式得以維持。此外,該曲還帶出港珠澳大橋、“一帶一路”等各項發展。

  新華社也釋出了該曲的普通話版,面對全國民眾與香港同賀迴歸20年。雖然該曲以普通話演唱,但中間仍然保留廣東話的部分,唱到“最愛紫荊加襯紅色的底”,繪聲繪影地描述香港的區旗。

  報道稱,釋出後,網民紛紛點贊,不少網民更留言說“不錯”“國家加油”“支援!我看到的是將來,是發展”。

  據香港《明報》網站6月28日報道,為慶祝香港迴歸20週年,官方新華社推出一首粵語“神曲”,用半RAP半唱形式唱“一國兩制”。

  這首大約3分多鐘的歌曲用粵語演唱,MV字幕是簡體字。MV一開始,女教師就說今日考試要考“一國兩制”,班上年輕人就覺得好難,表示這觸碰到自己的“知識盲區”了。之後女教師就開始數來寶,另外有男聲用RAP讀出內容,從香港經濟發展到雞蛋仔都有提及。

  報道稱,MV特別用到1997年7月1日國旗同區旗升起的畫面,形容“降下了屈辱,升起了主權,升起的是我的我的堂堂主權”。MV還提到國家授權給香港的“行政大禮包”,包括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和終審權,至於軍事、外交兩方面,香港就無“管理員許可權”“有事請呼叫中央政府吧”。

  (2017-07-01 12:13:33)

  外媒:香港迎“里程碑式時刻” 成“一國兩制”成功樣板

  參考訊息網7月1日報道外媒稱,香港正忙於慶祝政府所稱的“里程碑式時刻”,7月1日這個城市將迎來回歸中國20週年紀念日,習近平將第一次以國家主席的身份視察這個特別行政區。

  據美國《福布斯》雙週刊網站6月29日報道,這次視察的意義在於顯示政治實力。中國領導人對他們收復香港的歷史性成就感到自豪。

  報道稱,這個城市的增長令人矚目:過去20年經濟規模翻了近一番。港元在全球交易最多的貨幣中排第13位。香港股市一直是全球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前3位選擇之一。香港是亞洲第2大外國直接投資目的地,也是世界第6大出口地。

  另據奧地利《標準報》網站6月29日報道,香港迴歸20週年後,中國領導人利用週末的紀念慶典展示自己的新強大。他們透過向香港人承諾其資本主義的經濟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讓香港和平迴歸。這一被簡稱為“一國兩制”的天才政治公式讓迴歸成為可能。

  20年後,在香港社會,多數民眾意識到需要依賴中國內地,但也有年輕人心存不滿。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到香港。

  報道稱,作為慶典活動的一部分,航母遼寧艦也計劃近日停靠香港。北京想透過這樣展示軍力喚起香港人的愛國主義。

  德國學者于爾根·克拉赫特表示,很多西方觀察家在1997年出了錯。他提到的一個例子是當時廣為傳播的《紐約時報》提出的“特洛伊木馬”理論:北京會因為收回香港而倒黴。但20年後,北京已佔了上風。

  據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6月29日文章稱,香港迴歸20年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鄧小平政治智慧的產物——巧妙的“一國兩制”設計。

  過去20年,以特別行政區身份嵌入中國內地體制的香港,鞏固了其作為國際大都會、金融和貿易中心以及海運物流樞紐的地位。香港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自由、開放的經濟體之一,也是唯一不受西方控制的“避稅天堂”。在1997年和2008年金融危機以及2003年非典疫情等危難關頭,香港都得到內地的有力支援。

  文章稱,今天,香港正處於與內地的雙重融合過程中。許多重要基礎設施加強了香港與內地的一體化,包括隧道、橋樑、港口以及滿足香港人日常生活需要的供水、供電設施等。另一方面,北京讓香港保留了在投資領域和人民幣國際化程序中的重要角色,幫助香港在面對作為新金融中心崛起的上海時不會落於下風。

  雙重融合的第2條主軸是政治融合。政治融合的基礎是讓香港保留充分的自治空間,並最大限度尊重香港民眾的各項自由。這一程序對北京來說並不容易。歷經長期的殖民統治後,香港的民主和自由程度同內地存在顯著差異。

  一部分香港人缺乏對國家的認同感。但是,“港獨”是沒有未來的。

  (2017-07-01 12:03:00)

  推進一帶一路金融創新奉獻“一國兩制”偉大實踐

  香港是高度國際化的城市,在香港的外國企業大約有4000家,在香港的中資企業同樣也有約4000家。來自全世界的企業看重的是香港“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經濟自由,資金充裕,資訊發達,擁有大量通曉國際市場和內地業務的不同行業專才。

  近來,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依然複雜,全球經濟低增長趨勢延續,香港面臨不少挑戰和機遇。應對挑戰的同時,香港須抓住機遇,加大創新力度、持續推出最佳化措施:一是需要確立發展經濟的戰略目標,緊緊抓住國家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世界經濟重心加快東移,以及全面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的歷史機遇。透過激勵創新和深化區域合作,實現向知識型經濟轉型,使知識型服務成為本地經濟的主體,未來進一步發展成為亞太區的世界級都會,享有如紐約之於美國和倫敦之於歐洲的地位。二是激勵創新活動,加大力度發展新興產業及提升經濟結構。為此,需要增加對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產業的財政投入,放寬資金使用和成果商品化的限制,鼓勵企業增加研發開支,儘快提升研發佔GDP的比重。三是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尤其是新型服務業。目前香港正在發展一批以知識為依託的新型服務業,包括仲裁服務及檢測和認證服務等,未來應加快發展。四是增加投資。香港是亞太區首屈一指的投資與管理中心,目前對外金融資產總值是經濟總量的15倍以上,每年給香港帶來的初次收入流入超過1.5萬億港元。“一帶一路”將成為香港對外投資增長的主要帶動力量,投資金額有增無減,香港將有機會提升為世界級的投資和管理基地。

  此外,香港要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應積極配合國家“十三五”規劃,為內地創新活動提供國際化的融資平臺,成為內地創新企業和機構在海外的金融服務中心。具體可以從四方面著手:一是為“一帶一路”金融創新提供平臺。香港金融機構可在銀團貸款、專案貸款、發行基建債券等領域,以創新方式向參與國家和地區基建專案提供融資;以戰略性思維吸納沿線成熟的投資專案來港上市;亞投行、絲路基金等支援性金融機構將為香港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帶來重大投資專案的創新合作良機。二是以創新思維支援中國內地企業“走出去”。透過股權、債權相結合,直接融資、間接融資相結合等方式,為企業提供全方位融資安排。三是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未來應以創新理念為“一帶一路”提供不同的金融產品和多樣化的資產分配工具。四是為六大經濟走廊建設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對符合商業性和銀行風險控制要求的專案提供融資、資金結算和清算。同時中國在東盟、中亞、南亞、中東歐和邊境地區共設立了數十個產業園區,作為推進“一帶一路”的平臺,香港銀行可提供授信支援,以創新思維制定綜合金融服務方案。五是業界與政府攜手促進本港金融科技的發展,一些技術如大資料、區塊鏈、生物辨識及人工智慧等已進入應用層面,這將有助銀行提升營運效率、開拓客源以及加快產品與服務的創新。

  1917年9月24日,中國銀行在香港設立分號,這是中國銀行設立的第一家境外機構。經過一個世紀的不懈努力,當年不到10人的分號,已發展成為今天擁有全港最龐大的分行網路及多元化金融服務平臺、在職員工1.2萬人的香港主要商業銀行集團,是香港三家發鈔行之一、香港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和香港唯一的人民幣業務清算行。

  2017年是中國銀行在港服務100週年。未來,中銀香港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擔當社會責任,做最好的銀行”的戰略要求,為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為“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做出自己的貢獻。

  (作者為中國銀行(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01日 06 版)

  (2017-07-01 09:41:02)

  外媒:香港迴歸20年蒸蒸日上 “一國兩制”運轉好於預期

  參考訊息網6月28日報道外媒稱,香港迴歸20年來發展蒸蒸日上,“一國兩制”運轉好於預期。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6月26日報道,自香港迴歸以來,香港的人口進一步增長,成為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香港的經濟一再發展,房地產、旅遊和金融行業都蒸蒸日上。

  報道稱,香港旅遊業自1997年來有了長足的發展,在內地大量赴港遊客的推動下,2016年的入港遊客人數約為5660萬人次,而1997年是1040萬人次。

  報道稱,金融仍是香港的主要行業。誕生於1969年的恆生指數是“香港的道瓊斯指數”。

  報道稱,除人口增長以外,香港透過填海專案使現有土地得到增加。土地增加從根本上改變了香港的地理。自香港迴歸後,填海和再開發繼續迅速發展,尤其在九龍西部和新界西北部,以及正在進行中的香港機場擴建。香港的天際線自1997年來也有了極大的變化。

  報道稱,從“光禿禿的岩石”到現在,香港經歷了鉅變。

  另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6月26日報道,香港1997年7月1日迴歸中國。在人們看來,這一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承載著希望。

  報道稱,香港特區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最近對英國廣播公司說,“一國兩制”的實行一如既往,法治比1997年前更好。

  報道稱,政界人士葉劉淑儀說,曾經擔任公務員的林鄭月娥自身就是北京恪守承諾的一個例子。葉劉淑儀說:“如果沒有迴歸,很多像我們這樣的行政官員(比如林鄭月娥)都無法升至高位……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港人治港’已經實現。”她認為,香港和內地之間的關係還需要更多時間來進一步發展。

  報道稱,香港商界巨頭盛智文說:“《財富》雜誌曾刊登一篇封面故事,標題是‘香港之死’。我說,你們根本不知道在說什麼。當然我是對的,因為‘一國兩制’成功了。”

  盛智文說:“在未來20年,甚至在明年,改變會發生。我們會有港珠澳大橋;我們會有高鐵。”

國際權威機構報告: 全球房產泡沫最大的城市在哪裡?

  (2017-06-28 13:05:00)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鴆鼄”:那些肛犢分子,該推入太平洋啊!

  網友“李想(茶花山,娃哈哈)”:愛國主義教育一定要的

  (2017-10-12)


國際權威機構報告: 全球房產泡沫最大的城市在哪裡?

  中新社香港10月11日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1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在管治、經濟發展、民生、科創等領域提出了多項政策。她形容這份施政報告展現的風格為“有決心、敢創新,並努力做到無微不至”。

  該份施政報告以“一起同行、擁抱希望、分享快樂”為題,封面底色為林鄭月娥競選行政長官時的主色調藍色。報告長達4.9萬字,共分8章、275段文字。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是這份施政報告的重中之重,“多元經濟”和“改善民生”章節分別獨佔了86段和70段。

  在發展經濟方面,林鄭月娥認為,要香港經濟持續向好,多元發展是必然出路,本屆特區政府決心大力發展創新科技、創意產業等新興產業。特區政府將在5年內把研發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由目前的0.73%提升至1.5%。同時爭取在2018年內落實利得稅兩級制改革,即企業首200萬元(港幣,下同)利潤的利得稅率將由她競選政綱中提出的10%進一步降至8.25%,即現有標準稅率的一半。

  “在民生方面,重中之重是滿足香港市民對住屋的需求。”林鄭月娥表示,特區政府設法致力縮短公共出租房屋(公屋)輪候時間,幫助較有能力的公屋住戶循置業階梯上移,騰出更多公屋,繼續增建居屋。

  她特別提出,設立中產家庭可負擔的“港人首置上車盤”(“首置”),將要求發展商設計、興建及出售指定數目的“首置”住房。

  與此同時,特區政府加強對有經濟需要在職家庭的支援。林鄭月娥宣佈,大幅改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經改善後一個有兩名合資格兒童的4人住戶,如果月入1.9萬元或以下,而該住戶的總工作時數達每月192小時,可獲得的津貼將由目前的每月2600元,增加23%至3200元。

  她還宣佈推出“免入息審查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向每月公共交通開支超出指定水平的市民提供補貼,金額以每月300元為上限,估計會有超過200萬市民受惠。

  教育方面,中國歷史將於下學年在初中成為獨立必修科,期望學生能藉著學習中國歷史和有意義的活動,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成為有見識、富責任感、具國家觀念的公民,對國家及社會作出貢獻。

  青年政策方面,林鄭月娥表示,特區政府將重點關注青年的學業、事業及置業,並鼓勵青年議政、論政及參政,將委任更多青年人加入各政府委員會,鼓勵青年人自薦成為委員會成員,目標將青年成員的整體比率提升至15%。

  在報告中,林鄭月娥提出在“一國兩制”下,推動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構建更包容和諧社會的策略藍圖,“我們每一個熱愛香港的人都有責任全面準確地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沿著正確方向前進、都有責任向任何衝擊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行為說‘不’、都有責任培養下一代成為具國家觀念、富香港情懷和對社會有承擔的公民。”

  與往屆特首宣讀整份施政報告不同的是,林鄭月娥只用了40分鐘簡介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她表示,本屆特區政府將本著“志不求易,事不避難”的施政風格,努力為香港市民解決問題。

  在結束語中,她表示,自己的願景是讓所有生活在香港的人都抱有希望、感到幸福,有信心香港這個家是一個富公義、有法治、享文明、安全、富足、仁愛和有良好管治、具發展潛力的國際都會。(記者 李焯龍)

  林鄭月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 經濟、民生成重中之重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SUNJOY”:這個特首既愛國人睿智。香港人有希望了。

  網友“突然的自我”:支援!!好樣的

  (2017-10-12)


  香港熱點:管治新風 林鄭唔長氣只讀施政報告撮要

  2017-10-09

  思考香港

國際權威機構報告: 全球房產泡沫最大的城市在哪裡?

  林鄭月娥接納行政會議成員的建議,決定將講話濃縮;張建宗指政府會正視社會高齡化問題。(大公報資料圖片)

  【思考香港10日訊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將會在星期三(11日)宣讀首份施政報告,曾宣告要有“管治新風”的林鄭,連宣讀施政報告都有“新風”。訊息指,林鄭月娥不會如過往三位行政長官宣讀整份《施政報告》,而是隻會用約一小時宣讀撮要。

  過往行政長官到立法會都會宣讀《施政報告》全文,動輒要個多兩個小時,到前特首梁振英,更因發言時間逾兩小時,需加入中場休息時間。林鄭月娥接納行政會議成員的建議,決定將講話濃縮,只宣讀自己撰寫的撮要,包括引言及結語,預計在一小時內完成,之後再將整份《施政報告》上網。

  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指,讀出整份報告並無啟發性,縮短時間不代表不重視細節,反而會有助大家更聚焦未來5年的施政重點。

  另外,因應今年容許純網媒入內採訪,同日下午的記者會將由45分鐘加長至75分鐘,據指林鄭月娥希望有更多時間接觸傳媒和議員,協助市民更瞭解她的施政方向。

  陳健波提修訂 限財委會拉布

  星期三亦是立法會復會的日子,財委會主席陳健波指,計劃推出“主席指引”,就會議程式提出修訂,並且已準備好檔案,部分可以透過主席指引落實,不需取得議員同意。

  修訂中提出,議員動議縮短表決鐘聲時,將每名議員的發言時間由3分鐘縮短至1分鐘;又財委會同一日的會議視為同一次會議,被逐離會議室的議員同日不能回席。陳健波將會與立法會秘書處一同約見民主派議員解釋修訂,他認為指引是合情、合法、合理,並非企圖剝奪議員權力,只是想更聚焦討論議題。

  民主派會議召集人莫乃光歡迎陳健波提出溝通,民主派在收到檔案後會儘快研究,邀請陳和民主派議員在飯盒會會面討論。

  另外,37名建制派議員聯署,要求財委會修改會議程式,防止拉布。宣告批評,《財委會會議程式》第三37A條近年被濫用,議員提出數以萬計議案,拖延會議,建議修訂程式,限制議員不可動議,超過一個臨時議案,如果有多名議員提出議案,有關辯論會合並處理,每名議員可發言一次,最長三分鐘;又建議建議刪除“現即休會待續”機制,以免同一專案,又有人提出“中止”、又有人提“休會”。

  照顧者壓力大 張建宗指擬提供長者短暫託宿

  葵盛東邨盛安樓昨日(8日)發生倫常慘劇,一名34歲男子疑不堪照顧病母壓力,弒母后自殺。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稱對事件感難過,反映政府要全面檢視針對居家安老服務的支援。

  張建宗指,個案中的男事主沒有申請長期護理服務,女事主亦有兩名外傭照顧,但當局會全面檢視事件,瞭解是否支援不足,汲取教訓。他又認為事件帶出訊息,需要加強居家安老及社群照顧的工作,包括加強照顧者培訓、亦會研究增加長者宿位。

  張建宗強調,政府會正視社會高齡化問題,加強對長期照顧者的支援,未來會雙管齊下,以居家安老為本,同時增加院舍宿位及日間護理名額。又指當局有新計劃,建議加大長者短暫託宿名額,讓照顧者能減壓及休息。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10-09)


國際權威機構報告: 全球房產泡沫最大的城市在哪裡?

  林鄭月娥。視覺中國 資料

  海外網9月21日訊息,正在英國訪問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當地時間星期三晚上,出席香港貿易發展局舉辦的週年晚宴,同場出席的有英國財政大臣哈蒙德。

  據香港電臺訊息,林鄭月娥在致辭時表示,作為行政長官,她對香港感到樂觀和充滿信心,可令香港再創高峰。因為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基本法》保障港人的自由、權利以及司法獨立,香港擁有超過半世紀的國際貿易經驗,目前在全球多個地方都有經貿辦事處,並會陸續增加。

  對於有英國政治人物和評論員早前對香港法官獨立性提出質疑一事,林鄭月娥表示感到極度困擾。她又指,有關的評論對享譽國際的香港司法制度完全不公平,同時,也是對法官,包括在終審法院擔任非常任法官的英國退休法官不尊重。

  香港多所大學日前出現“港獨”標語,受到社會各界一致譴責,而末代港督彭定康19日卻妄稱,禁“獨”並非大學的責任,還“提醒”各大學校長維護自治權。林鄭月娥的表態,無疑是對其最好的警醒。

  彭定康妄議“港獨”遭批

  彭定康的言行也受到多名政界人士一致批評,稱播“獨”違反基本法,衝擊“一國兩制”,破壞中央與香港的關係,危害香港發展,大學校長有責任遏止這股歪風,避免校園淪為政治鬥爭的場所。彭定康的說法,是試圖抹黑有意禁“獨”的各大學校長。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理事長、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盧文端批評稱,“反對派”在外國勢力撐腰下,不斷挑起社會爭拗,近年來更蔓延到立法會,令議會終日在拉布、指罵聲中“燃燒歲月”,現在“港獨”已僭越了大家的底線,彭定康不應以“學術討論”之名試圖轉移外界視線。他指出,香港迴歸20年來,奉行“一國兩制”、落實了《基本法》,“彭定康不要再沉醉在迴歸前自己在香港興風作浪的日子”。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顏寶鈴指出,播“獨”言論衝擊“一國兩制”,破壞中央與香港的關係,危害香港長遠發展,是原則及底線問題,並非可以透過溝通、對話、商討而解決的學術性問題,相信多數大學校長能夠明辨是非、自行管治,遏止“港獨”歪風,避免校園淪為政治鬥爭的場所。她還稱,香港特區政府並沒有介入校園的管理工作,堅守對大學作為獨立、自主機構的原則與尊重,大學禁“獨”是為了遏止歪風。

  香港中文大學校監、工聯會立法會議員何啟明指出,彭定康曾擔任港大校監,回英國出任了牛津大學校監,應當明白大學有其管治模式及規限,“外人不應說三道四,試圖施加壓力”。

  宣稱“英國對香港仍有義務”

  而就在3個月前,彭定康妄稱,多年來留意到北京對香港加緊管治,嘗試干預香港特區政府的每個環節,稱“香港‘立法’倒退,令港人難免變得激進”。他還聲稱,英國對香港仍有義務,因此自己不時評論香港事務,甚至宣稱香港的未來以《中英聯合宣告》和《基本法》作為基礎。

  對此,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臺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對彭定康的言論進行了有力駁斥。他在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採訪時表示,首先,“香港的未來以《中英聯合宣告》和《基本法》作為基礎”這樣的說法既站不住腳也不符合法律邏輯。《中英聯合宣告》是中國和英國為了解決香港問題而達成並簽署的一份協議,並在聯合國秘書處登記,其目的在於兩國之間合作完成香港主權的交接,對雙方是有法律約束力的。儘管在執行《中英聯合宣告》的過程中,英方有多次的違反,但是中方在根本問題上據理力爭,跟英方進行一定鬥爭與合作,以保證聯合宣告中所確定的目標得到基本實現,使香港迴歸和政權交接能夠順利進行。當1997年7月1日中國恢復了對香港行使主權之後,香港的問題就變成了中國的內政。《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及依據憲法第31條的規定而制定的《基本法》就共同構成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在香港在迴歸之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一國兩制”實踐是有憲法和基本法保障的,並在動態的實踐中形成特別行政區新的憲制秩序。

  彭定康多次以前港督身份對香港內部事務指手畫腳。對此,中國外交部多次警告,香港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外國政府、機構和個人假借各種名義干涉香港事務,破壞香港穩定。

  (原題為《林鄭月娥訪英 駁斥部分英國人對香港司法指手畫腳》)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薊金毛慰鼠”:不愛當中國人就滾出中國,地是中國的!沒人拉著扯著求你當中國人!

  網友“稱心洗浴6817”:港獨分子好好的中國人不做,要做英國狗

  網友“一一清風一一”:所有正能量的領導人都會被歷史銘記!那些搞陰謀詭計的港獨臺獨之流都是些歷史的人渣。它們不會考慮人民的福址,只是在拼命掙奪自己的得失。唾棄港獨臺獨!很噁心。

  網友“柔光異彩”:英國殖民那會老一輩吃了多少苦先在不明覺厲的年輕人,趕潮流跪舔英國人

  網友“152****9643”:彭定康如此之能,為什麼不參加英王競選。

  網友“三省日新1696”:堅決支援林鄭月娥!英國人干涉中國內境,滾犢子去!!!

  網友“高枕無憂2102”:像個爺們!好乾部!

  網友“胡楊669”:把彭定康這個老豬狗宰了

  網友“呼和浩特使用者30xxxx003”:彭定康是英國人的狗腿子

  網友“一一清風一一”:贊。這叫風度!啥叫叱吒風雲,這就是。

  (2017-09-21)


  林鄭月娥首份施政報告:急民所急,以人為本

  2017-10-13

  上觀新聞

國際權威機構報告: 全球房產泡沫最大的城市在哪裡?

  11日早上,身穿米黃色旗袍套裝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緩緩走進香港立法會會議廳,發表她上任後第一份《施政報告》。《施政報告》封面採用粉藍色,與她競選時的主題色相呼應。不過,與以往的做法不同,林鄭月娥並沒有在立法會上完整讀出整份報告,而是宣讀了由她自己撰寫的《施政報告》撮要。

  誓言要帶來新氣象、新作風的林鄭月娥,帶給大家哪些驚喜?她的首份《施政報告》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亮點?

  反傳統耳目一新

  與歷任特首首份《施政報告》比較,林鄭月娥這份報告的設計給人簡潔直接、耳目一新的感覺。報告封面既沒有主旨標題,也沒有圖片設計,這甚至是唯一一本沒把特首名字寫在封面上的《施政報告》,僅直接以《行政長官2017年施政報告》為題,主題“一起同行 擁抱希望 分享快樂”則放在報告內第一頁。

  而在《施政報告》發表前夕,特區政府率先公佈新政府百日工作進展報告,總結了78項工作。林鄭月娥又主動展示《施政報告》封面,並透露部分內容重點。

  宣讀《施政報告》當天,林鄭月娥把長達4.9萬字的報告濃縮成約8000字的撮要,在立法會用了不足40分鐘簡介重點,發言時間比往年的兩三小時大幅減少。林鄭月娥解釋,這份《施政報告》內容較多,如果用以前的方法逐字讀,恐怕要超過4小時,所以採納行政會議成員的建議,改變宣讀報告的形式。

  施政新風新起點

  新一份《施政報告》字裡行間不時展示林鄭月娥個人的施政新風。

  她在開場發言時表示,自己懷著“如釋重負”的心情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和問責團隊會以謙卑態度,繼續聆聽議員和社會大眾意見,讓這份《施政報告》為香港未來帶來新起點。

  她說,作為一位有37年公共行政經驗的行政長官,良好管治是對問責團隊的首要要求;無論是履行“服務提供者”或“監管者”的責任,或擔當她倡議的“促成者”和“推廣者”的新角色,良好管治都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施政報告》文字中也提到:“我們必須扭轉過往一段時間那種不必要的猜忌和對人不對事的風氣,竭力改善行政關係”。林鄭月娥又以4節篇幅,交代她認為的“行政長官的使命與領導”,表明她將成立一個“行政長官創新及策略發展顧問團”,取代過往的“經濟發展委員會”和“策略發展委員會”。

  重民生:急民所急 以人為本

  《施政報告》涵蓋良好管治、培育人才、改善民生、宜居城市、與青年同行等多個範圍,其中大篇幅花在了處理民生及扶貧等問題上。

  林鄭月娥說,民生方面的重中之重是滿足市民對住屋的需求,交待了一系列解決住屋問題的方案,包括港人首置“上車盤(首套房)”、過渡性房屋等。安老方面,林鄭月娥說,不會將人口高齡化視為威脅公共財政的問題,反而會趁這個契機開拓更多有效照顧長者的服務,並持續進行扶貧助弱工作,建設關愛共融的社會。

  林鄭月娥在競選政綱中提出的理財新哲學,也在《施政報告》中實踐,包括提出“利得稅兩級制”,企業頭兩百萬港元盈利的稅率從16%降至8.25%。她又提出發展基層醫療服務規劃、改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為殘疾人士提供藥物資助,以及將侍產假由3天增至5天等。

  她強調,特區政府要做到急民所急、以人為本,並承諾競選時所說的“與青年同行”,提出做好與青年“三業三政”相關的工作,即關注青年的學業、事業及置業,並鼓勵青年議政、論政及參政。

  營造有利推動政改氣氛

  林鄭月娥的發言稿,似乎沒有直視具爭議性的政治議題。外界關注的政改問題及23條立法等,都沒有在重點撮要中出現。

  翻查《施政報告》文字,林鄭月娥提到,上屆政府“政改三人組”用了20個月遺憾未能落實“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報告斥責部分人違法“佔中”激發社會矛盾,嚴重影響香港經濟社會發展。她說:“作為負責任並經歷選舉的行政長官,我絕對明白市民,尤其是青年人,對普選的訴求,但絕不能罔顧現實,貿然重啟政改。我將會在任內盡最大努力,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八三一’框架下營造有利推動政改的社會氛圍。”

  報告又指,特區政府有憲制責任就《基本法》第23條制訂法例,但要審慎行事:“由於過去經驗顯示這個議題極容易引起社會爭議,本屆政府須權衡輕重、謹慎行事,並嘗試創造有利立法的社會環境,讓香港社會可以正面地處理這個對特區的憲制要求。”

  依託祖國、面向世界

  林鄭月娥發言開首就談及“一國兩制”,她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講話,指香港的命運從來同祖國緊密相連。她又談及司法獨立制度和法治問題,指香港確立了司法獨立制度,奉行法治精神,並建立了高效廉潔的政府,孕育了新聞自由的氛圍,以及尊重人權、多元包容、言論自由等核心價值。

  “20年來,香港依託祖國、面向世界,保持自身特色和優勢,成功證明了‘一國兩制’是香港迴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是‘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每一個熱愛香港的人,都有責任全面準確地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沿著正確方向前進,都有責任向衝擊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行為說‘不’。”

  她說,特區政府將致力鞏固和提升香港的金融業、航運及物流、旅遊業等,抓緊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機遇。

  林鄭月娥形容,這份《施政報告》展現的作風是“有決心、敢創新,並努力做到無微不至”,並強調,每一項措施背後相關部門都進行了大量研究,反映了市民的訴求。

  正如林鄭月娥所說,未來幾年,香港將進入機遇和挑戰並存的時期。只不過,解決民生問題是關鍵,但處理社會深層次矛盾同樣不容忽視。《施政報告》提出的內容如何一步步落實?提及篇幅不多的部份,可以在施政上如何加強?如何重建市民、尤其年輕一代對香港的信心,修補社會撕裂,重回正軌促進發展?這些都將是特區政府未來施政的重點和挑戰。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10-13)


  林鄭馬不停蹄詳解施政報告 置業多階梯 交通補貼不審入息

  2017-10-12

  香港薈

  林鄭月娥昨發表施政報告後,馬不停蹄上電視,召開超長時間記者會,今天又到立法會,接受議員質詢,詳解施政報告內容。

  建立階梯 重燃置業希望

  房屋政策是施政報告重點之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政府會致力建立置業階梯,為不同收入的家庭重燃置業希望,包括推出“港人首置上車盤”。

  林鄭月娥表示,未來的新建公營房屋,應以更多“綠表置居計劃”取代出租公屋,她已要求房委會將“綠置居”恆常化。位於火炭4,000餘個新公屋單位,預計明年底會轉為“綠置居”單位出售。

國際權威機構報告: 全球房產泡沫最大的城市在哪裡?

  政府會繼續興建居屋,並建議房委會將“白居二”計劃恆常化,為租住私樓人士增加置業機會,此舉亦有利居屋流轉。

  至於“港人首置上車盤”,林鄭月娥表示,政府初步構思是透過地契條款,要求發展商作混合發展,即除興建私人住宅單位外,須設計、興建並出售指定數目的“首置”單位。售價和麵積方面,會參考合資格人士的負擔能力,轉讓的年期限制可能較居屋嚴緊。

國際權威機構報告: 全球房產泡沫最大的城市在哪裡?

  單位出售物件的資格由政府規定,包括為居港滿七年的香港居民,從未在香港置業,收入上限較居屋高約30%。以今日居屋限額計算,單身人士每月收入上限為34,000元,二人或以上家庭則為68,000元。

  政府明年中公佈計劃詳情,明年底在賣地表中選取一幅位於觀塘安達臣道、估計可提供約1,000個單位的住宅用地,推行先導計劃。

國際權威機構報告: 全球房產泡沫最大的城市在哪裡?

  林鄭月娥重申,土地供應短缺,“首置”單位只會在不影響公營房屋供應的前提下提供。

  施政報告同時提出一系列增加過渡性住屋供應的措施,包括善用政府閒置建築物,推出“光屋”專案;支援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試行“社會房屋共享計劃”;房屋協會轄下未補價單位以低於市值租金出租。

  此外,政府建議研究整幢工廈免補地價改裝為過渡性房屋,並協助非牟利機構研究在閒置土地興建預製組合屋等。

  推補貼計劃紓緩交通費負擔

  施政報告建議推出“免入息審查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向每月公共交通開支超出指定水平的市民提供補貼,紓緩長途公共交通費負擔,又會推進多項大型道路基建工程,方便市民。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報告建議政府向每月公共交通開支多於400元的市民,提供25%補貼,上限為300元。

  計劃涵蓋港鐵、專營巴士、專線小巴、渡輪和電車,估計逾200萬名市民受惠。

  林鄭月娥形容計劃簡單、易明、無須申請、操作簡便,政府的目標是在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透過撥款後一年內落實。

  政府也會提高公共交通服務質素,正籌備推出具備“網約”特色的專營計程車、長途巴士新型服務和中型單層巴士服務試驗計劃。

  多項大型道路基建工程亦正全速進行,中環及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線路預計明年年底或2019年第一季通車;將軍澳---藍田隧道則預計2021年通車。

  鐵路網路方面,政府爭取明年內就屯門南延線和北環線(及古洞站)鐵路方案諮詢公眾,並就東九龍線、東湧西延線(及東湧東站)和北港島線展開詳細規劃。

國際權威機構報告: 全球房產泡沫最大的城市在哪裡?

  針對樓宇老化失修,政府明年下半年將推出兩項措施資助業主提升樓宇安全。

  施政報告提出斥資30億元推行“樓宇更新大行動2.0”,並額外動用20億元資助舊式商住樓宇業主按《消防安全(建築物)條例》的要求加強消防安全。

  政府又會成立鄉郊保育辦公室促進偏遠鄉郊的可持續發展,並預留十億元推行保育工作和活化工程。

國際權威機構報告: 全球房產泡沫最大的城市在哪裡?
國際權威機構報告: 全球房產泡沫最大的城市在哪裡?

  全方位加強創科發展,為經濟注入新動力,為青年人創造更多、更優質嘅就業機會!

  智慧城市藍圖嘅諮詢工作啱啱完成,政府研究緊意見,會提前喺今年內公佈藍圖~

國際權威機構報告: 全球房產泡沫最大的城市在哪裡?

  加強對設計業同創意產業發展嘅支援,培育年輕一代嘅人才

  喺稅務方面展示更大決心,進一步提升香港嘅競爭力!

  投放足夠資源同加強配套,持續改善醫療體系同服務。

國際權威機構報告: 全球房產泡沫最大的城市在哪裡?

  後生仔女,一齊

  以人為本,加強支援弱勢社群;以新思維、新角度處理人口高齡化帶嚟嘅挑戰~

  除咗教育新資源外,仲有多方面措施改善教與學~

國際權威機構報告: 全球房產泡沫最大的城市在哪裡?

  當然唔少得文化藝術同運動發展~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香港薈】(ID:hkgathering)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10-12)


國際權威機構報告: 全球房產泡沫最大的城市在哪裡?

  海外網9月20日電日前,香港多所大學校園出現“港獨”橫幅及標語,一直不忘對香港內部事務指指點點的彭定康昨日(19日)在香港稱,禁“獨”非大學責任,還“提醒”各大學校長維護自治權。政界人士批評,播“獨”違反基本法,衝擊“一國兩制”,破壞中央與香港的關係,危害香港發展,大學校長有責任遏止這股歪風,避免校園淪為政治鬥爭的場所。彭定康的說法,是試圖抹黑有意禁“獨”的各大學校長。

  彭定康抹黑禁“獨”各大學校長

  政界批:外人不要說三道四

  據香港文匯網訊息,就香港十所大學校長日前發表聯署宣告,表明不支援“港獨”,並批評校園內濫用言論自由的行為,聲稱反“港獨”的彭定康,卻稱:“我希望大學校長被容許繼續盡其職責營運大學,大學應該是獨立自主的機構。”

  對此,政界人士批評聲不斷,認為彭定康的說法是試圖抹黑有意禁“獨”的各大學校長。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理事長、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盧文端批評,反對派在外國勢力的撐腰下,不斷挑起社會爭拗,近年更蔓延到立法會,令議會終日在拉布、指罵聲中“燃燒歲月”,現在“港獨”已僭越了大家的底線,彭定康不應以“學術討論”之名試圖轉移外界的視線。

  他指出,香港迴歸20年來,奉行“一國兩制”、落實了基本法,彭定康應不要再沉醉在迴歸前自己在香港興風作浪的日子。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顏寶鈴指出,播“獨”言論衝擊“一國兩制”,破壞中央與香港的關係,危害香港長遠發展,是原則及底線問題,並非可以透過溝通、對話、商討而解決的學術性問題,相信多數大學校長能夠明辨是非、自行管治,遏止“港獨”歪風,避免校園淪為政治鬥爭的場所。

  她接著說,香港特區政府並沒有介入校園的管理工作,堅守對大學作為獨立、自主機構的原則與尊重。大學禁“獨”是為了遏止歪風。

  香港中文大學校監、工聯會立法會議員何啟明批評,彭定康曾擔任港大校監,回英國出任了牛津大學校監,應當明白大學有其管治模式及規限,外人不應說三道四,試圖施加壓力。

  他強調,作為受公資資助的大學,必須負起一定的社會責任,豈能一句“學術自由”就可以默許大學成為肆無忌憚地播“獨”的基地?“即使當年愛爾蘭的獨立事件中,英國也不會容許大學的校園內做出支援愛爾蘭獨立的行為!”

  據海外網瞭解,近年來,彭定康屢屢以前港督身份對香港內部事務指手畫腳,用諸如“非常緩慢”、“驚訝”等字眼點評香港的民主;曾參與“佔中”行動,並以“道德高地”形容違法“佔領”事件。對彭定康的這些言行,中國外交部曾多次警告,香港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外國政府、機構和個人假借各種名義干涉香港事務,破壞香港穩定。

  林鄭月娥:貼“港獨”標語是有組織衝擊“一國兩制”

  據香港商業電臺訊息,林鄭月娥重申“港獨”並非言論自由、學術討論範圍,批評這種說法是混淆視聽,她說有人有組織、有系統將“香港獨立”標語在校園張掛,明顯衝擊“一國兩制”、違反《基本法》、破壞香港和內地關係,必須停止。

  她還表示,十所大學校長已聯合宣告,表明不支援“港獨”,以及言論自由並非絕對,這種提醒學生是大學校長應有之義,個別校長提出清拆港獨標語和橫額,是應有之責,她支援這些做法,現階段不覺得政府要介入,相信大學管理層不會視而不見。

  林鄭月娥又說,“港獨”很不幸散播到社會上,激發文明社會不能接受的言行,香港社會應有底線,任何粗暴、侮辱、恐嚇性言論都不能接受,呼籲不要踐踏文明社會底線。

  香港十所高校發聲明反對“港獨”

  港大校委會:“港獨”學生是losers

  據香港“東網”訊息,參與聯署的10所大學為香港城市大學、浸會大學、樹仁大學、嶺南大學、中文大學、教育大學、理工大學、科技大學、公開大學及香港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校園早前接連出現大量寫有“港獨”字眼的橫幅及海報,中大校長沈祖堯今日(15日)回應,重申校方堅決反對“港獨”,要求學生會盡快移除有關橫幅及海報,否則校方會採取相關行動,至於在校內涉及其他的侮辱事件,則會交由書院按既定程式調查。

  沈祖堯強調,雖然言論自由是大學的基石,但不代表無約束,如不能牴觸法律及損害他人的尊嚴及權利,提到基本法訂明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部分,大學的立場是絕對反對“港獨”,不想校園成為不同政治力量宣傳或動員的場所,否則學生會失去平靜環境探求學問。沈祖堯又向被冒犯的人致以深切歉意,承諾校方會徹查事件。

  另外,立法會議員田北辰稱,院校出現的“港獨”標語帶有鼓吹成分,而不是表達意見。他強調,即使“民主牆”是由學生會管理,若有涉及鼓吹成分而內容違法違憲的標語便應該拆除。

  據香港01訊息,曾任中大校長的港大校委會主席李國章在接受無線英文節目訪問時稱,內地學生在校園內各方面都比本地生優勝,香港學生只好“逃走”(runaway),更形容部分學生提倡“港獨”是“失敗者的想法”(basically the mentality of losers)。

  李國章在節目中又提到,香港的食物及食水供應都來自內地,討論獨立並無意義。他認為“港獨”標語違反基本法,並不屬於學術討論,校方應撕去有關標語。(綜編/海外網 龐晟)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那灬逆光少年”:蘇格蘭也公投過

  網友“廣州使用者03xxxx359”:為什麼把這種狗放到我們國土裡來???

  網友“談定”:你怎麼不拿香港跟伊拉克比?伊拉克以前好,現在自由了反而不好?

  網友“法克魷”:他不是中國人,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1452 字。

轉載請註明: 國際權威機構報告: 全球房產泡沫最大的城市在哪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