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佔比超35%的上海已步入深度老齡化時代。認知症老人數量隨之不斷攀升,據不完全統計,上海患有認知障礙症的老年人近30萬人。去年9月,上海在第二十六個“世界阿爾茨海默日”的同一天宣佈啟動“上海市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群試點”,首批10個區28個街鎮被列為試點單位。
7月16日,記者再度走進這些社群發現,越來越多認知症老人正被篩查、發現,一大批“鴕鳥家庭”也浮出水面。沿著中山西路拐進一個不起眼的居民區,一座磚紅色三層小樓讓人眼前一亮。作為養老服務“旗艦店”,長寧區虹橋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內嵌了社群託養、醫養結合、家庭支援、生活服務等諸多服務。位於三樓的“記憶家”更吸引了不少老人慕名前來,成為虹橋街道認知障礙友好社群建設的重要支點。
量身定製專屬遊戲,讓認知症老人“解鎖”語言功能
82歲的叢伯伯被送來的時候已患有輕度認知症,喪失了部分語言功能。經驗豐富的護理員判斷,“他沒有辦法融入群體”。無法精準表達訴求的叢伯伯,很難與周圍人進行有效交流。
對於認知症老人而言,與外界的互動交流能大大減緩發病時間。為了讓叢伯伯動起來,“記憶家”負責人費超決定從腦部訓練入手。“叢伯伯的粗大動作都沒什麼問題,我們主要訓練手部精細動作。”在工作人員的陪伴下,叢伯伯每週都會玩定製遊戲。在這裡,每一位老人都有自己的專屬“遊戲賬號”,根據身體條件的不同,系統會自動推送給老人們適合的遊戲。
學會玩遊戲的叢伯伯也一點點解鎖了自己曾經“封閉”的語言功能。漸漸地,他願意與一旁的工作人員講話了。“雖然有些老人很難與人交流,但只要我們用心找到主題,也可以讓他們願意開口說話。”費超說。
以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為支點,虹橋街道的認知症友好社群建設漸漸成型。如今,“記憶家”已輻射周邊4至5個居民區,服務超140名老人。在這裡的每位老人都建有自己的健康檔案,專業護理人員為其量身定製健康管理方案,隨時跟蹤病情變化。
智慧養老“賦能”,照護的最終落點是“人”
由於性格不同,每位患有認知障礙的老人都有不同的表現方式。有人性格內向,患病後就會表現得對周圍人和事都很淡漠;有人外向一些,患病的表現就是“永遠坐不定”。被工作人員們親切地稱呼為“琳琳”的阿姨就是後者。工作人員還記得,琳琳阿姨剛來的時候,坐上個10分鐘,就會輕輕站起來,並且十分有禮貌地說一句,“今天感謝大家,我要先回家了。”到現在,曾經的10分鐘被延長至1個小時,這讓琳琳阿姨的家屬大呼“想不到”。
每一位認知症老人細心變化的背後,都是照料者絞盡腦汁地“留人”。步入“記憶家”,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一系列智慧元件、資訊系統。一面原本平平無奇的牆壁,植入最新互動遊戲後,搖身一變成為“互動音樂牆”。數十種樂器圖案刻在牆上,老人只要點選圖案,就會響起用該樂器演奏的音樂。就連選曲都十分講究,都是一些十分具有年代感、能引起老人群體回憶的“年代金曲”。
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不久前剛剛升級應用的新場景。近年來,智慧養老在上海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就在今年4月,市民政局聯合市經濟資訊化委公佈首批12個智慧養老應用場景,鼓勵更多企業以場景應用為導向,為老年人提供實時、快捷、高效、低成本,同時具備物聯化、互聯化、智慧化特徵的養老服務。
“技術不能替代人,我們要保留老年人現存的身體功能。”市民政局副局長蔣蕊認為,智慧養老不能完全剝奪老人的生活樂趣,而是要在儘量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幫助他們恢復自己的生活能力。照護的最終落點始終是“人”。
全鏈條認知照護服務,確保每一位認知症老人有支撐
認知障礙友好社群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建設過程中,虹橋街道的重心並不在大範圍篩查,而是在建立認知症社群支援體系。就在“記憶家”同一幢樓裡,全市首家認知障礙特色家庭醫生工作室開在一樓的顯眼位置。
在過去一年裡,依託於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門診力量,虹橋街道完成了轄區內1600名老人的初篩和評估,最終有450多名認知症老人被篩選出來。這些被系統甄別出的老人將獲得社群全鏈條的認知照護服務。
“輕度認知障礙老人會進行健康量表跟蹤,如果評估下來會影響生活的,家庭醫生會介入。”虹橋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醫生錢寧告訴記者,在衛生系統支援之外,他們還積極與包括“記憶家”在內的專業認知障礙康復訓練機構合作。
在面向認知障礙老人提供全鏈條照護服務外,虹橋街道認知障礙友好社群建設還十分注重“家庭支援”。家屬俱樂部、記憶咖啡、心靈喘息等一系列活動,正是為了讓站在認知症老人背後的家屬也能將照料過程中的心事一吐為快。
文:王嘉旖
編輯:陳雲峰
責任編輯:王蔚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