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未結束 防汛不能松

汛期未結束 防汛不能松

  8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釋出會,介紹今年防汛救災工作情況。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兼水利部副部長周學文表示,6月以來,長江、淮河、太湖流域發生了嚴重汛情,防汛救災工作面臨嚴峻考驗。在國家防總統籌協調下,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工作,共同鑄就了防汛抗洪的堅固堤壩,最大程度減少了災害損失。

  今年汛情“兩超一多一少”

  今年入汛以來,我國降雨偏多,時間、空間集中,長江、黃河、淮河、珠江、太湖等流域大江大河發生12次編號洪水。全國共有634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94條超保、53條超歷史。

  “今年汛情災情主要有‘兩超、一多、一少’四個特點。”據周學文介紹,“兩超”分別是江淮流域梅雨超歷史、長江淮河太湖水位超保。其中,江淮流域梅雨季降水量759.2毫米,持續時間62天,均為1961年以來最高。

  “一多”是蓄洪圩垸運用多。長江、淮河流域防洪工程出險5237處,有892個圩垸運用蓄洪,安徽省共運用行蓄洪區11個。“一少”則是災害損失重人員傷亡少。洪澇災害造成6346萬人次受災、直接經濟損失1789.6億元,比前5年均值偏多12.7%和15.5%。因災死亡失蹤219人,倒塌房屋5.4萬間,比前5年均值分別減少54.8%和65.3%。

  國家防總、各有關部門和各地全力以赴地投入防汛救災工作,防汛救災工作有序有力推進,取得積極成效和階段性成果。“國家防總和各級防指緊急轉移安置群眾400.6萬人,為近年來最多。”周學文說。

  搶險救災一體化顯優勢

  據瞭解,國家防總一方面加強統籌協調,各地各部門通力協作、積極應對,形成防汛救災強大合力;另一方面,注重發揮好成員單位專業優勢。

  據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介紹,年初,水利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對超標洪水、水庫失事、山洪災害等“三大風險”防範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加強水情監測預報,科學精細排程大中型水庫3177座(次),攔蓄洪水1097億立方米,避免人員轉移1852萬人。

  自然資源部及時釋出地質災害預警。據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凌月明介紹,今年以來,自然資源部會同中國氣象局把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從往年的24個小時拓展到72個小時,為作出充分準備提供基礎。同時,大力推進專業監測預警裝備研發,在去年工作基礎上,新安排2500餘處試驗點。

  總的來說,在今年的防汛救災工作中,應急管理部門防汛搶險救災一體化優勢凸顯。“應急管理部在協調做好防汛搶險工作的同時,同步安排部署受災群眾的安置、救助救災等工作,會同財政部、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及時下達防汛搶險救災資金20.85億元,有力支援了地方防汛救災工作。”周學文說。

  警惕颱風深入內陸影響

  “目前正處於‘七下八上’的關鍵期,但並不意味著‘七下八上’之後我國的汛期就結束了,主汛期將一直會延續到9月底。”周學文介紹,下一階段發生洪澇災害的可能性仍然很大,防汛抗洪的任務還很重,防汛工作絕不能放鬆,還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全力做好防汛救災的各項工作。

  根據預報預測,未來一週,主要降雨區位於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大部、黃淮北部、東北地區及華南大部、四川盆地和雲南等地,降雨量較常年偏多五成到一倍;江淮、江南、華南東北部等地以高溫少雨天氣為主;在南海或西北太平洋可能有一個颱風生成。

  “8月中下旬和9月為颱風活躍期,秋季颱風往往強度較強,甚至深入內陸或北上帶來嚴重風雨影響。”中國氣象局副局長餘勇分析說,預計8月下旬在南海或西北太平洋有2個至3個颱風生成;預計9月份在南海或西北太平洋將有5個至6個颱風生成。對此,華南和東南沿海地區需防範颱風大風、強降雨和風暴潮災害,同時也要警惕颱風深入內陸或北上影響。

  此外,雖然8月中下旬至9月,北方農區大部水熱條件總體利於玉米、大豆、一季稻、棉花等秋收糧棉作物生長髮育,但據預測,西北地區中東部、華北南部、黃淮等地降水偏多,需防範農田漬澇災害;黑龍江北部、內蒙古東部8月中下旬氣溫偏低,易導致作物貪青晚熟,需防範9月冷空氣活動及早霜凍影響作物充分灌漿等。(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吉蕾蕾)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06 字。

轉載請註明: 汛期未結束 防汛不能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