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伊:家教把握成長的方向,孩子才能把握人生的方向
孩子與遊戲,這個長期縈繞在很多父母心頭的家教難題,因為新冠疫情,在2020年變得更加棘手。大人24小時與孩子共處一室,既當家長又當家教,既管做飯又管學習,更要命的不止這些,還要和孩子鬥智鬥勇,以達到讓他們少玩電子遊戲、少使用電子裝置的目的。最近筆者接觸了兩個有關約束孩子玩電遊的家教案例,相似的起因,卻因為家長採取了完全不同的處理和教育方式,導致了截然不同的結果。透過比較能看出,影響孩子行為的根本原因,就是家庭教育。
兩個案例之所以具有對比意義,是因為兩個孩子的背景非常相似。兩人是很要好的朋友,小學三年級男生,學習成績不錯,平時喜歡一起運動,一起玩遊戲。在疫情爆發階段,各自宅在家不能見面,兩人就開始聯機打遊戲,家長覺得孩子一個人在家確實孤單,就沒有加以干涉。
然而一來二去,兩人在玩遊戲上投入的時間越來越多。平時在家,孩子玩兒得昏天黑地,家長叫停也不理睬,終止遊戲的唯一方式就是從孩子手裡直接把手機“強取豪奪”過來。兩個好朋友好不容易見面,也不像從前一樣打籃球、踢足球,而是兩顆小腦袋湊在一起,悶不做聲盯著螢幕,一動不動坐一下午。學校開始上網課,兩個人的學習勁頭明顯不如從前,作業錯誤百出,還時常不願意上課,即使上課,坐在電腦前也是眼神渙散,心不在焉。
其中一個孩子(化名小圓)的父母意識到孩子狀態不對,決心對孩子進行電遊管控。在家長使用了一系列教育策略之後,小圓的自控力明顯提高,能做到學習日不玩遊戲,週末玩遊戲,說停能停下來,學習恢復了以前的投入度,每天也積極從事體育專案。
另一個孩子(化名小江),由於父母不在身邊,老人管教比較放鬆,對孩子用大人手機和賬戶玩兒遊戲放任不管,直到有一天,忽然發現孩子為遊戲充值了500塊錢,十分震驚,馬上聯絡了孩子的父母。父母在電話裡對孩子進行了批評,本以為平時很懂事的孩子這次也能一樣明白道理,結果萬萬沒想到,孩子只壓抑了兩天不碰遊戲,第三天忍不住,躲在被窩裡偷玩到後半夜,還花了1000塊。老人發現後,忍不住怒火對孩子大打出手,導致孩子情緒大爆發,直接把iPad從高層扔了出去,摔得粉碎。等孩子從激動中走出來,又特別後悔,連續幾天一想到這件事就嚎啕大哭。
為什麼兩個品行、性格和習慣都相似的孩子,在受到家長約束後,做出了完全不一樣的行為?對兩個案例詳細分析之後,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孩子截然不同的行為是由完全不同的家庭教育策略導致的。那我們可以從小圓的父母那裡學到什麼好的方法,又從小江的家長那裡吸取什麼教訓呢?
首當其衝的區別是,兩對父母對孩子情緒的關照程度完全不同。小圓的父母陪在孩子身邊,他們對孩子進行管教的時候,始終在近距離觀察孩子的情緒反應和接受程度,並據此進行教育尺度的調整,以確保孩子始終是用正面的態度面對家長的管教。比如,一開始,小圓的父母對他實行了遊戲禁令,就是不讓孩子玩兒遊戲,但發現孩子反彈很大,就把禁令改為“冷凍期”,約定學習日不玩,週末可以玩。孩子一下子覺得有了盼頭,低落的情緒得到緩解。
而小江的父母以為遠端狠狠地批評一頓,孩子接受教訓就能改變現狀,忽略了孩子對管教的態度直接影響了管教的有效性。小江的父母在電話裡也給他下了遊戲禁令,孩子當場沒有提出異議,父母就以為他接受了。其實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漸漸明白了禁令對於自己意味著什麼,心生不滿,但沒有機會和父母溝通,憤怒的火苗就慢慢在內心滋長。
第二,是否為孩子的轉變提供“軟著陸”方式。小圓的父母為了幫孩子轉移已經深植在手遊中的注意力,購買了不少“新玩意”。從全家一起能玩兒的各種桌遊、能跳舞和打拳擊的體感遊戲機,到購置滑板和全套裝備,孩子受到新事物的吸引,從新的遊戲和體育專案中尋找到了樂趣,自然很容易跟手機說“拜拜”。
小江的父母只給他關上了“電遊”的門,卻沒有開啟“娛樂”的窗,孩子只有損失,沒有獲得,自然會產生負面情緒。而且沒有替代物,孩子的娛樂需求無處釋放,戒不掉手機,成為一種必然。
第三,管教的靈活性。小圓的父母給孩子制定了《遊戲公約》,在同意孩子週末玩兒遊戲的同時,也提出了可執行的附加條件,比如只有在平時認真完成學習任務,週末才能玩兒;每天玩兒不能超過一小時,並使用了騰訊成長守護平臺,直接掌握孩子的遊戲時間。《遊戲公約》還獎罰分明,如果孩子能說到做到,時間到就停止,那下週末還可以獲得邀請小朋友來家裡玩的機會,如果做不到,以後的遊戲時間將被縮短。而小江的父母不知道可以利用成長守護平臺監管孩子的遊戲行為,又怕麻煩老人,只好一刀切地乾脆禁止,給孩子造成一種“絕望感”。
最後,就是父母對自身情緒的管理,也直接影響管教效果。小圓的父母並沒有言辭激烈地批評孩子,而是特別就孩子玩遊戲的事開了家庭會議,理性地幫孩子看到問題,並提出各種辦法,讓孩子不會產生反感。而小江的父母隔著電話訓斥孩子,引發孩子的情緒波動,當孩子不能接受管教時,家人情緒升級,訴諸武力,這直接引發前青春期少年摧毀式的衝動行為。
孩子的好行為不是從天而降的,孩子的問題行為更不會自行消失。奧地利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曾提出一個著名的觀點:孩子發展中的困難都是由家庭的敵意和缺乏合作引起的。我們的孩子無可避免地成為第一代“網際網路原住民”,他們在電子世介面臨的誘惑是我們年輕時做夢也無法想象的。儘管管理部門和企業不斷為家長提供和升級管控工具,但這些技術與孩子之間還存在“最後一公里”,要想讓孩子不迷失在電子世界,只有靠家長去踐行適合孩子的教育手段。讓良好的家庭教育把握住孩子成長的方向,孩子才可能最終把握自己人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