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戰爭後印軍資料中介紹的中國輕武器

1962年,在印軍普遍裝備的都是二戰時的恩菲爾德7.7毫米手動步槍和布倫式輕機槍時,面對著無論是火力.精確性還是殺傷力都佔優勢的56式系列武器和過硬的步兵技能,常常不需要炮兵支援的情況下,把人數佔優的大鬍子們打得灰頭土臉,吃盡苦頭,因此他們對這些武器也經過一番研究,並寫成內部資料,以尋找對抗之策。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不足為信,僅供參考。,

1962年戰爭後印軍資料中介紹的中國輕武器

中國初期基本裝備的是二戰時七拼八湊來的老舊武器,1951年開始解決外購與自力生產的問題,根據蘇聯的建議,對遺留下來的兵器工業狀況進行分析研究,制定了第一批制式化武器的研製,雙方簽訂生產技術資料援助協定,該協定所包含的均為152毫米口徑以下的陸軍通用武器,但蘇聯對於更多先進的技術都未同意。當時確定的18種制式武器,包括槍械6種、迫擊炮3種、野戰火炮3種、高射炮3種、無後座力炮2種、火箭筒1種,而其中仿造蘇聯型號的多達15種,自行研發的則只佔3種,

1962年戰爭後印軍資料中介紹的中國輕武器

在此之前,已經自行仿造俗稱的波波沙(PPS-43)的54式衝鋒槍,在1962年戰爭中,中國軍隊主要使用以56式系列的步兵武器,除了56式衝鋒槍外,還有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班用輕機槍,以及56式高射機槍,它們分別仿自蘇聯AK47自動步槍,SKS半自動卡賓槍、RPD-44班用輕機槍,以及ZPU-4型四聯裝高射機槍。AK47俄語發音為「阿卡」;SKS半自動則應稱廠斯卡斯,RPD班用機槍則應稱作阿魯坡德。

1962年戰爭後印軍資料中介紹的中國輕武器

中國仿造的AK47稱為56式衝鋒槍(簡稱56衝)它從1956年被定型量產後服役了超過半個世紀以上,中國所制定的第一批制式化槍械中就包括了54式與56式衝鋒槍、54式手槍和57式訊號槍4種武器。其中56衝由於在中遠距離上即能壓制火力又能瞄準射擊,所以就像二戰美軍的湯姆森衝鋒槍一樣由步兵班的正副班長配備,中國軍隊步兵班主要使用新換裝不久的56式半自動步槍,此槍動作可靠,輕便靈活,400米內精度良好,而且節省子彈。主要是在中遠距離上進行精準射擊,

1962年戰爭後印軍資料中介紹的中國輕武器

而56衝在步兵班中最初的戰鬥任務是近距離火力壓制。但後來他們在經歷了對印度的戰鬥後,在遭到伏擊時,衝鋒槍手常常要擔負壓制火力,掩護重火器及展開,作用非常關鍵,同時傷亡也很大。其戰術思想發生了轉變,步兵班配備的輕武器強調的是在近距離快速射擊以進行衝鋒突擊。因此在對印度作戰後,56式衝鋒槍在步兵部隊中的裝備數量開始增加,由於印軍士兵害怕近戰,所以衝鋒槍不多,一般和步槍混編,而印軍隊使用的恩菲爾德手動步槍射速慢,彈藥沉重,實戰中印軍士兵往往減少攜彈量到半小時就打光。

1962年戰爭後印軍資料中介紹的中國輕武器

中國造俄式兵器時都非常注重儘量改到工時低、成本少,而AK47在最早被改成56衝的時候,最明顯的修改就是將其刺刀從可拆卸的匕首式,改換為較易生產的摺疊式三稜刺刀,另外還更換護木的材質,由原設計的樺木剛換為東北生產的木料。而另一個完全無法從外觀分辨的工藝改良,則是機匣的生產方式,它是仿效蘇聯對AKM的衝壓機匣,既節省材料、又能簡化工藝,但全槍壽命因此有所下降,1963年將槍托改成像蘇聯AKS-47突擊步槍般摺疊金屬槍托,向下摺疊後就可大幅減短全槍的長度,所以較適合傘兵、裝甲兵和山地叢林戰等部隊使用,

1962年戰爭後印軍資料中介紹的中國輕武器

摺疊槍托裝在槍上很容易鬆動,連帶造成射擊精準度不佳,所以後來又研發了使用向右摺疊槍托的56-2式衝鋒槍和,槍托由於探用街壓鋼板框架加裝玻璃纖維護板的結構,斜面卡榫定位才使槍托不再鬆動,因此射擊準確度優於56-1式,但仍達不到56式的水準,56式還出口到其他許多第三世界國家,主要物件包括北越、柬埔寨、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國,所以56式衝鋒槍在全世界的總產量可能已突破2,000萬支,是中國有史以來生產和配備數量最多的兵器。

1962年戰爭後印軍資料中介紹的中國輕武器

56年式輕機槍1955年8月蘇聯提供的產品圖、技術資料、工藝規程、工藝裝置等技術資料和600套散裝零件、356種專用量具,於1956年5月宣告試製完成,命名1956年式7.62毫米班用輕機槍,定型並進入量產,到1964年結束,56-1式它對前者修改了幾個地方:將兩腳架縮短,以使得射擊時的火線高從33毫米降到30毫米;增大腳架和槍管之間相對轉動的角度;為了避免彈鏈產生碰撞聲響,在彈鼓中增加了彈性襯墊,所以單從外觀並不容易分辨出來。56式系列輕機槍主要當作步兵班的支援武器,缺點是不能速換槍管,100發彈鏈供彈火力持續性好,在進攻中通常用來封鎖地堡槍眼,負責打擊800米範圍內的目標,雖然其彈頭在1500米仍有殺傷力,但是在500公尺以內的效果最好。

1962年戰爭後印軍資料中介紹的中國輕武器

56式提起感覺鬆垮垮的,好像隨時都會有零件鬆脫,而布倫式輕機槍整體就感覺緊實許多,布倫式輕機槍比56式射擊精度好,射程也遠,缺點是火力弱和重,一挺布倫式加210發子彈重量大致相當於一挺56式加500發子彈,中國重機槍是仿自蘇聯郭留諾夫機槍的53式重機槍,是笨重的輪式槍架,重量太大,不利於山地作戰,在戰爭中常常用於支援步兵連作戰和阻擊印軍潰逃,特別是阻擊印軍潰逃非洲有效,印軍裝備的維克斯中型機槍和勃郎寧中型機槍由於害怕迫擊炮往往不敢開火,大部分集中在營部不給前沿的步兵連使用,

1962年戰爭後印軍資料中介紹的中國輕武器

在對美作戰期間,中國軍隊深切感受到裝甲部隊的威脅,起初他們只能靠擄獲的美造“巴祖卡”火箭筒應急,1947年,蘇聯已參考二戰中德軍的鐵拳100型火箭筒研發出RPG-2火箭筒,它不像美式那樣將火箭彈裝在發射管內,而是在發射管口配用超口徑彈的模式,發射筒直徑為40毫米、火箭彈直徑則為80毫米,可達到100毫米/ 65度的破甲能力,如果發射角度得當和攻擊準確,也有可能擊毀當時西方陣營的所有主力坦克,1954年,中國軍事代表團訪問蘇聯期間首次看到RPG-2的效能展示,於是立即就要求後者提供設計圖、技術檔案和生產資料進行仿造,

1962年戰爭後印軍資料中介紹的中國輕武器

其間將蘇聯原版的鋁合金型材切削加工成型的握把改成用壓鑄成形,以節約材料和加工。之後再進一步將握把改為玻璃纖維再降低成本。最初將它稱為40毫米擲彈筒,1955年11月試製完成後,命名為1956年式40毫米火箭筒,簡稱56式40火,這種火箭筒體積小,重量輕,能跟上步兵及時進行火力支援,100米內可以打中人體大小的目標,擊中地堡後往往炸得碎石、殘肢、武器滿天飛,但後噴火對在複雜地形上使用影響較大,其量產一直持續到1965年,共生產了31536具,印軍也大量裝備美製M20式88.9mm火箭筒,但基本沒有用武之地。

1962年戰爭後印軍資料中介紹的中國輕武器

56式75毫米無後座力炮最早是於二戰初期由美國海軍所發明,蘇軍則到1930年代才開始研究,二戰期間蘇軍都沒有裝備無後座力炮,1956年推出的56式75毫米無後座力炮,來源不是蘇聯而來自美軍於1945年服役的M20式75毫米無後座力炮,透過削減身管厚度將戰鬥全重降至87公斤,由3個人分攤揹負行軍,它的射程與精準度都遠超過巴祖卡火箭筒,但射速較低,一般加強給擔任主攻的步兵連打擊精心選擇的彈藥庫和指揮等目標,不過高原氣候惡劣,命中率大大降低。最後是中國軍隊由於高原氣候,士兵負重有限炮彈,經常用手榴彈、爆破筒、炸藥包來消滅地堡,木柄手榴彈效能比較落後,常有被反投擲的情況。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879 字。

轉載請註明: 1962年戰爭後印軍資料中介紹的中國輕武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