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石王江宏:扶貧路上的“巾幗”力量

“村裡能有現在的發展,離不開俺們王書記的付出,有王書記在,大家心裡都有底。”提起這位從離石區人民法院下派到離石區信義鎮王村的第一書記王江宏,村民們都是讚不絕口。王江宏的到來,使王村村民們的生產、生活條件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到處都帶著“看得見的改變”,實實在在地為脫貧攻堅添了把“火”!

離石王江宏:扶貧路上的“巾幗”力量

王江宏宣講惠農政策。

王村位於離石城區以東18公里,小東川河中游,是一個既有現代新農村特色,又俱傳統田園風貌的美麗村莊。在這裡你可以到田園觀光、到果園採摘、吃鄉土野味、看民間工藝,真正體驗到城市浮華迴歸平淡生活的愜意。但是絕沒有人會相信,在這之前的王村會是一個交通不便、發展落後、貧困閉塞的小農村,全村311戶人家靠天吃飯,以種地為生。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使王村在幾年間改頭換面整村脫貧、群眾增收致富同步小康,除了黨的好政策,更離不開推動政策落地落實的扶貧幹部,特別是駐王村第一書記王江宏以其忠誠擔當的品質,為民服務的情懷,帶領王村黨員群眾在脫貧攻堅的路上留下鮮活而生動的事蹟。

離石王江宏:扶貧路上的“巾幗”力量

王江宏慰問困難黨員。

建強基層黨組織,凝聚脫貧攻堅強勁合力

科學規劃興產業,夯實攻堅貧困堅實基礎

脫貧的關鍵是持續增收致富,而王村不僅沒有致富產業,更沒有發展方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走出去打工,留在村裡的全是婦孺老幼,群眾自我脫貧的難度愈加困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王江宏認為暫時脫貧還不行,還要結合自身優勢發展特色產業,用產業帶領群眾脫貧致富,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為了儘快的探索出適合王村發展的產業路子,王江宏集中半個月的時間,與村幹部實地調研王村地理資源環境,並透過入戶走訪群眾,學習政策檔案,初步形成了發展鄉村旅遊的思路。在她的提議帶動下,村兩委班子學習借鑑鄉村旅遊成功典型案例,結合王村現有產業資源和地理環境優勢,科學規劃停車場、餐飲區、採摘區、休閒娛樂區等區域,為王村發展鄉村旅遊打下了長遠基礎。

同時王江宏藉助區委、鎮黨委的力量,做好全村規劃,為發展王村,積極建立休閒廣場,在餐飲業、旅遊業等產業下功夫,並將王村沿路外側的大門進行改造,外牆重新粉刷,將別具特色的民俗風情、村規民約等以文化牆的形式呈現。王江宏積極鼓勵村民修建農家樂園,並鼓舞動員能人大戶回家鄉興家鄉建家鄉,投資300多萬元建設水上樂園專案和戶外拓展訓練基地,發展了雙玉農家樂、美麗莊園等獨具特色的農家樂,鼓勵村民種植各類蔬菜、葡萄、草莓等無公害果蔬30餘畝,並大力發展採摘農業,有力帶動全村30多戶群眾實現就近創業就業。特別是2017年王江宏鼓勵單位人員“下鄉購地”,以12000元每畝每年的租金,盤活村裡部分閒置土地,進一步推動果蔬產業規模化發展,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經過兩年多的努力,透過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大大提高王村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現在的王村不僅形成了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格局,而且也成了遠近聞名的旅遊村。

扶貧扶智更扶志,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王村的貧困落後,不僅是因為沒有產業帶動,更多的是人們“等靠要”思想作梗,為了讓貧困戶真正脫貧,王江宏經常去往貧困戶家裡陪他們聊天,瞭解情況,積極為他們做思想工作。

“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有身體勤、思路清,才能真正靠自己的雙手擺脫貧困。貧困戶郭玉平家,妻子常年患病臥床在家,兩個兒子眼看著到結婚年齡,還沒有個正當穩定的工作,不僅急壞了郭玉平兩口子,王江宏也沒少為他家的事操心,一段時間天天往他家跑,為他家脫貧想了許多對策,但正所謂“人窮顧慮多”,學車怕出事,貸款怕負債,養殖怕賠錢。鄰居都對她說:“孩子啊,你連自己的家都顧不上管,還操他家的什麼心?”,但王江宏心裡認定:自己既然來到這,幫助貧困戶脫貧也是責任範圍內應該盡的力,只要自己工作做到位,他們思想上解放了,就一定能透過自己的努力過上好日子。也許是她耐心與真誠感動了郭玉平,也許是以兒子們結婚談物件為突破口做通了思想工作,大兒子參加駕駛技能培訓考下駕駛證,現在開貨車一個月六、七千工資,二兒子透過扶貧貸款搞起養殖,全家生活慢慢的也有了起色。現在郭玉平逢人就說:“沒有小王書記,我們家翻不了身。”看著村裡婦女們閒在家裡,不是家長裡短聊天八卦,就是打撲克麻將玩手機,王江宏挨家挨戶動員婦女參加呂梁山護理護工培訓,組織在村婦女參加手工技能培訓,鼓勵婦女們透過培訓“掌握一技之長,帶動全家脫貧”。從一開始的不被理解到後來全村婦女積極主動聯絡報名參加各類技能培訓,在小王書記的帶動引領下,村裡婦女們不僅提高了致富能力,更使她們贏得了在家庭、社會中的地位。

王江宏就是這樣從小事著手、從細微處著手,以自己的方式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志氣,樹立脫貧信心、增強脫貧能力,積極主動參與到脫貧攻堅中來。現在,王村19戶貧困戶全部實現了高質量脫貧。

真情幫扶貧困戶,凝結幹部群眾深厚感情

王江宏說道:“既然選派到村,就要把村裡當成自己的家,無論什麼時候,村裡的事都應該當成最大的事去幹。”兩年多來,王江宏因為老公在外工作,她一個人既要帶孩子,還要照顧年邁的父母,村裡的大小事情也都離不開她,但她卻從來沒有過半點抱怨,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和精力投入到了王村。2017年汛期的一天,天上下起了暴雨,人們都在家裡避雨,王江宏猛然想起,村裡還有幾戶人家住房有安全隱患,看看外面的傾盤大雨,在家避雨的王江宏心想著:村裡還有村支書和主任在,我不去應該也沒事。但是眼看著外面的雨越下越大,彷彿雨水不只落在地上,還落在王江宏心裡一樣,看著地上濺起的水花,王江宏心裡各種思緒翻滾不停。最終還是沒有忍住,匆匆給村支書打了電話,連傘都記不得帶,就一頭扎進大雨中,向那幾家住戶家中匆匆趕去,幫忙協助緊急轉移。原來思想倔強拒不撤離的幾戶人家看見淋成“落湯雞”的小王書記,一邊瑟瑟發抖一邊還在焦急勸解他們,便都不再堅持,開始積極配合村裡幹部進行臨時撤離,雖然事後病了一場,但王江宏的內心卻愈加踏實堅定,在困難面前她沒有退縮,不僅履行了自己的責任,還在群眾面臨危險的關鍵時刻勇敢的站了出來。透過這件事,王江宏讓王村的幹部群眾真正把她當作村裡的一份子。

“我和吳大娘感情好,她那會把我當成自家姑娘一樣看待,不論是家裡種的韭菜、黃瓜,還是自己做的攤餅、花捲都會留一份給我,有時即使我回了城也會託人捎到城裡來,讓我嚐嚐村裡純天然的味道。”王江宏告訴記者,62歲的吳潤保,身體不好常年需要治病吃藥,兒女都在外打工,身邊沒人照顧,生活不是很便利。王江宏作為村裡的第一書記,又是她的幫扶人,於是便主動承擔起吳潤保所有的醫療手續報銷和買藥接送任務,有時顧不上陪孩子就帶著孩子們一起跑,一次次往返於城裡和吳潤保家裡,從來沒有半分抱怨,還總是覺得自己力量單薄,不能幫助更多。後來聽朋友說網上有種叫“水滴籌”的大病籌款平臺,於是王江宏便廣泛發動單位同事、同學朋友積極籌集善款9000多元,全部交予吳潤保住院治病。雖然吳潤保最終還是走了,但王江宏用自己的真心真情與她們一家建立了如同親人般的感情。

“每次走進王村,聽到大家熱情的招呼聲,我由衷的感到高興,兩年多的時間,讓我在王村收穫了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欲問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風雨瀟瀟。作為王村第一書記,我將繼續紮根王村,招商引資,幫助當地村民發展產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人民服務,只要王村需要我,我都會盡我所能帶領大家共奔小康路!”王江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黨員幹部為民服務的宗旨,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了不平凡的使命。

今日離石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018 字。

轉載請註明: 離石王江宏:扶貧路上的“巾幗”力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