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馬平川的鄉村大道,錯落有致的美麗民居,豐富多彩的文化牆……在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區板浦鎮尤莊村,一幅幅田園秀美風光盡收眼底。
說起尤莊村近幾年發生的美麗蝶變,村民都紛紛說:“多虧了好書記楊軍,帶領我們脫貧致富奔小康。”
2016年尤莊村被認定為省級經濟薄弱村。2018年初,海州區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農村“帶頭人”隊伍建設,在全區公開選拔村黨支部書記,年僅37歲的寧海街道規劃建設中心書記楊軍,經全體黨員投票,當選為尤莊村黨總支書記。
就這樣,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楊軍,懷揣著帶領老鄉致富奔小康的初心,成為了尤莊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掌舵人”。
上任伊始,楊軍走訪調研得知,村民們有多年編織柳編的手工藝傳統,但都是家庭作坊式的零打碎敲,抗風險能力較弱。為了帶動更多的村民抱團致富,楊軍積極聯絡生產廠家,拓展銷售渠道,借力電商平臺,利用線上線下方式,進一步擴大經營範圍,開展油草、紙藤、麻繩等工藝品手工藝製作,同時提供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原材料供應、統一產品銷售、統一售後服務。經過努力,尤莊村的柳編手工藝品銷售往江蘇、山東、安徽等地,帶動了120多名村民不出家門穩定就業。
耕地多是尤莊村最突出的特點,也是最大的優勢。如何把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發展優勢,帶領鄉親們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是擺在楊軍面前的頭等大事。尤莊村地勢低窪、土地貧瘠,加之由於受傳統觀念影響,村民們每年僅靠稻麥種植維持生計。對此,楊軍透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先後引進連雲港春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連雲港先進水產養殖合作社,流轉農戶500畝低窪澇地發展稻蝦共生專案,實現一水兩用,採取企業 集體 農戶股份制運作模式,共吸收14戶病殘戶和貧困戶就業,每人每年務工收入達2萬多元。
近年來,楊軍和村“兩委”還大力實施光伏發電、投資興建親親水站,集體經濟收入實現從無到有,由少到多。2018年底,尤莊村實現了脫貧出列,跨入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村集體經濟改善後,楊軍便把改善村莊基礎設施提上日程。近年來尤莊村修建1000餘米鄉村道路、鋪設3000多米汙水管網、安裝40盞太陽能路燈、修建9座農橋等,併為6戶建檔立卡困難群眾維修和新建了新房。在此基礎上,楊軍還興建了村黨群服務中心、文體活動中心、樂齡館、農家書院、兒童活動室,實現了“新八有”目標,使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進一步提升。
2018年,楊軍被評為海州區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先進個人。“只要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幹,尤莊村一定會越來越美,群眾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展望今後的發展願景,楊軍信心滿滿。(記者 張偉偉 通訊員 王一平 段芳)